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孙琳 《职教通讯》2019,(17):39-45
社区教育政策执行是社区教育执行者采取相关措施有效转化社区教育政策内容,进而实现效果的过程。然而,社区教育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波动较大,导致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境。从分析社区教育政策的执行背景出发,分析了社区教育政策执行的相关概念,并基于史密斯的政策执行过程经典模型,从政策本身、执行机构、目标群体、政策执行环境四个子系统来分析有关社区教育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优化路径,旨在为社区教育政策的有效执行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任何政策的有效执行,都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新加坡职业技术教育政策的贯彻实施也不例外.新加坡职业技术教育政策本身是否科学合理、政策执行的各种主要制度、政策执行资源及执行文化和社会心理等都将影响其最终的执行效果.  相似文献   

3.
公共政策执行主体偏差导致的政策执行失灵是公共政策执行主体研究中的一个重大命题。社区教育政策属于公共政策范畴.建构社区教育政策执行主体偏差模式,分析政策执行主体偏差行为问题,可以探究社区教育政策内容有效转化为实现效果困境的原因:社区教育政策滞后,导致政策执行主体行为的随意性;社区教育政策执行过度行政化,导致政策执行主体行为的单一性;社区教育政采资源短缺,导致政策执行主体行为的利益性。因此,完善国家层面的社区教育政策,可以从政策源头上避免政策执行主体因政策模糊而出现的政策偏差。社区教育政策执行主体多元化.主体间的相互作用和制衡,可以改变行政化路径依赖。在社区教育政策执行过程的利益博弈中.需要打破原有的利益格局.寻找各方利益均衡点。这是避免社区教育政策执行主体偏差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4.
在教育政策制定无误的前提下,教育政策执行的滞后问题成为影响教育政策实际效果发挥的重要因素,重视教育政策执行的滞后问题,深入分析其带来的各方面影响,规避其带来的消极效果,将更有利于教育政策的有效实施,促进教育政策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政策工具是指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为促进社会公共问题的有效解决或者达成既定的公共政策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手段和机制,理应成为转型期我国教育政策执行偏离研究一个崭新的视角。在剖析政策工具的内涵、分类及其选择模型的基础上,探讨政策工具在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重要性,通过政策工具自身的特性、政策目标、政策执行主体、政策目标群体和环境等五个影响因素揭示出教育政策执行偏离的"工具"原因,为教育政策执行偏离的矫正和教育公平的实现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社区教育能够更有效调动区域内民众的个人素质要求、文化知识需求,社区教育政策为社区教育活动提供方向引导,为配备设施、经费、人员提供保障。中日社区教育政策背景、时期、内容不尽相同,以文献研究资料为基础,将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区教育政策的转折与完善时期,与我国80年代开始社区教育政策逐步系统化时期进行比较,细化中日社区教育政策政府与民众的着眼点、政策推行制度与力度、民众政策执行意识等通过比较的方式,明晰社区教育管理目标、组织形式、管理体制,为我国社区教育发展提供可借鉴、可推广的政策模式。  相似文献   

7.
教师是教育政策执行的主体之一,其群体的规模性、工作的基层性和自主性决定了教师在教育政策执行中不可忽视的作用。已有的研究过分注重政策执行的制度性研究,忽略了政策执行中的人——教师作为教育政策执行行动者、监督者评估者和决策者的角色研究。明确教师在教育政策执行中的角色对于促进教育政策执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作为提高决策科学性的重要举措,对政策执行的有效性给予高度重视。近年来,我国教育政策执行出现了许多失真现象,严重阻碍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究其原因,不乏教育政策执行协调性的缺失。从理论上讲,教育政策执行的协调性符合政策本身所具备的协调功能,符合唯物辨证法的基本要求,符合行政管理的基本要义。从内涵上看,教育政策执行的协调性是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教育领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实现教育政策执行的协调性要处理好四种关系,即教育政策制定主体与教育政策执行主体间的关系、教育政策执行各环节的关系、教育政策所涉及各利益主体的关系、教育政策执行与影响教育政策执行的各外在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本身的特性、执行的行政制度、执行人员、政策执行资源以及执行文化等,都是影响其有效执行的主要因素。我国在实施双语教育政策的过程中,面临着执行效率低或难于执行的局面。因此,研究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的有效执行对我国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教师是教育政策执行的主体之一,其群体的规模性、工作的基层性和自主性决定了教师在教育政策执行中不可忽视的作用。①已有的研究过分注重政策执行的制度性研究,忽略了政策执行中的人——教师作为教育政策执行行动者、监督与评估者及决策者的角色研究。明确教师在教育政策执行中的角色对于促进教育政策执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教育政策执行是将政策理想转化成政策现实的过程,然而政策的理想目标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往往会导致教育政策难以有效执行.从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执行的社会实践出发,探讨教育政策执行的四种机制:政策认识的差异机制、政策利益的博弈机制、权力对政策的重塑机制和“关系”在政策中的嵌入机制.这四种机制相互联系、共同作用,形成一个整体性的中国式教育政策执行的机制模型,解释了从政策文本到地方策略的过程.这一模型对于教育政策制订和实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研究生“三助一辅”是有效提升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确保高校良性运转的重要政策,它的预期目标的实现必须在具体执行中考量效果。通过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对政策执行各因素的分析发现,研究生“三助一辅”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研究生“三助一辅”文本的内在限制影响政策执行力度、高校研究生的认知偏差影响政策执行过程、高校管理部门的行为偏差影响政策执行效果、单向度的高等教育环境影响政策执行效力等问题,制约着“三助一辅”政策培养功能的有效发挥。需要从优化政策顶层设计以推动政策执行落地落实、兼顾岗位需求与学生发展以提升目标群体政策认同感、完善监督考核机制以调动执行主体积极性、优化高校教育环境以营造良好政策生态四个方面来推进“三助一辅”政策有效执行。  相似文献   

13.
中国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已完成从试验探索到全面落实的演变。相关政府部门和高校作为贯彻落实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的关键主体,在遵循政策执行的逻辑意蕴中凸显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向度。根据托马斯·史密斯的政策执行模型分析框架,结合有关创新创业教育的3180份文本资料进行归纳和分析政策目标导向、政策执行机构、政策执行环境、目标群体等制约因素,并在此基础上选取4所高校进行调研。结果显示,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目标聚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导向,有力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但仍存在着政策目标评估工具缺乏贯通性,执行机构联动性不足,以及目标群体认同度有待提升、资源投入相对有限等制约因素。为此,应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教育政策设计,理顺政策执行的府校关系,提高目标群体参与的积极性和政策认同感,建立“政产学研用”协同机制,以保证政策的有效执行。  相似文献   

14.
从理论上探讨教育政策执行偏离的主要因素在当前教育政策研究中显得尤为必要,而系统分析法则为此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视角。教育政策执行是一个涉及诸多因素和变量的极为复杂的活动过程。影响教育政策执行并导致教育政策执行偏离的因素有许多,但从系统角度看,教育政策问题、教育政策、教育政策执行主体、教育政策执行客体、教育政策工具、教育政策执行环境等是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从理论上探讨教育政策执行偏离的主要因素在当前教育政策研究中显得尤为必要,而系统分析法则为此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视角。教育政策执行是一个涉及诸多因素和变量的极为复杂的活动过程。影响教育政策执行并导致教育政策执行偏离的因素有许多,但从系统角度看,教育政策问题、教育政策、教育政策执行主体、教育政策执行客体、教育政策工具、教育政策执行环境等是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教育政策执行是教育政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教育政策执行研究极度匮乏,主要原因在于:教育政策执行研究的多学科属性导致该研究的问题归属不明、不具备长时段追踪研究的组织制度保障、本土理论缺失.开展教育政策执行研究需要解决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研究主体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祁占勇  杜越 《教育研究》2023,(5):145-156
教育政策执行的影响评估是指通过事实与反事实的双重归因,确立教育政策执行与教育政策目标群体内外影响变化之间的因果关联,完整、清晰、客观地阐释政策执行对受众群体的最终影响变化。评估的目的在于精准识别并处理政策执行活动中的矛盾症结,有效推动教育政策活动的开展。将影响评估引入教育政策执行评估,尽可能析出并解读教育政策执行的“净影响”,对完善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乃至优化教育政策决策具有重要意义。因果分析和变革理论为教育政策执行的影响评估的本质阐释提供事实与反事实的逻辑自洽。定量主流下的倍差分析法、工具变量法、断点回归法、倾向值匹配法等非试验方法和随机干预试验法,为教育政策执行的影响评估何以可行指明方法论层面的行动逻辑。问题导向下构建完整因果链、制定科学的影响评估设计、收集并分析支撑数据、输出因果效应等一系列流程,则为教育政策执行的影响评估的具体操作搭建运行机理。  相似文献   

18.
实施民族教育差别化支持政策是时代变迁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以及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举措。借助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有效厘清民族教育差别化支持政策执行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系统把握执行样态。通过分析民族教育差别化支持政策执行中的困境,发现政策文本的内在局限、治理结构的协调不畅、执行主体的素质欠佳、目标群体的认知偏差及外部支持力度不足等都是阻滞政策有效执行的重要因素。破解政策执行困境的关键在于,认识政策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复杂性,耦合政策文本的顶层设计与基层实施,实现执行机构的高位推动与联动治理,加强引才留人与提升人员执行能力,打破目标群体的固化认知与激发其内生动力,持续优化政策执行环境。  相似文献   

19.
教育政策执行是教育政策研究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虽然教育政策从现实问题上升到政府议案,直至教育政策终结的评估和反馈之届的改进、完善或终止等是连续统一的过程,但为方便教育政策的理性研究。国内外学已普遍认可和接受这种阶段性划分研究,以追求实践过程中教育政策的科学性价值。教育政策执行是指政策的执行依据政策指示和要求,为实现政策目标、取得预期效果,不断采取积极措施的行动过程。从这个定义可以得出,教育政策执行过程本身给地方教育执行组织留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的空间。[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新加坡双语教育的成功与其政策的有效执行密不可分。政策本身的科学合理性与可操作性、中央集权的行政管理制度、双语教育政策执行人员素质、双语教育政策执行的政策资源投入力度以及良好的双语教育政策执行文化和社会心理环境都是其有效执行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