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禺戏剧中的事件创设了一种紧张急迫的戏剧情境,产生了强烈的剧场性张力.曹禺以潜伏危机的方式推出紧张急迫的事件,营造一种具体而压抑的场域情势,支配人物的心理,主导人物的行动,营造强烈的剧场裹挟力.他总是围绕一个主要事件链条式地推出连环性事件,环环扣紧,层层加码,不断蓄势,强化冲突,产生出了强大的行动支配力和剧场冲击波,强化剧场效果.他又以集束式的背景事件来强化现实危机,加剧人物之间的情感搏斗与性格冲突,增强戏剧情境的紧张势态,形成一种剧场张力.于是,曹禺戏剧中的事件彰显了突出的戏剧价值.  相似文献   

2.
与历史悠久的戏剧创作相比,剧场性的理论探讨则是较晚的事情。在国外,最早将"剧场"(theatre)作为一个概念引入戏剧研究的,是19世纪初德国的奥.威.史雷格尔。到20世纪初,对剧场性的认识有所深化。但欧洲以剧为诗为传统,对剧场性的探讨一直处于批判与肯定的争议与起伏之中,经历了由古典主义到现实主义再到反现实主义的三个阶段两次转向。1919年,美国戏剧家乔治.贝克《戏剧技巧》的问世,对"剧场性"有比较全面的认识。从此,西方戏剧界对于剧场性比较重视,20世纪30年代后兴起了"剧场主义"思潮,否定剧本的价值,消解戏剧的文学性。到20世纪50年代,剧场性研究在当代西方得到了发展,尤其是"场"论的出现拓深了剧场性的认识,并在60年代又兴起了"剧场意识"的潮流,抵御着影视对戏剧的冲击;在中国,对于剧场性的探讨是在20世纪开始的。1914年,黄远生在中国戏剧理论界第一次提出戏剧文学的剧场性问题。20世纪20年代,陈大悲、洪深、熊佛西等都重视剧场性,但都没有从正面展开研究,剧场性在戏剧界并未得到真正重视。进入20世纪30年代,左翼戏剧运动勃兴,剧场性也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但除了向培良、洪深、熊佛西继续提倡,但没有涉及剧场性本质,直到曹禺的出现,才第一个有了明确的剧场性观念,始终将它放在首位。此后,剧场性并未被戏剧界真正认识。直到1983年,高行健在"戏剧观"讨论中首次明确提出"剧场性"概念,但既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而且认识不全面。到90年代开始,剧场性又被学术界重视起来,但仍存在不足。因此至今中外学术界和戏剧界对剧场性都缺乏全面的认识,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3.
戏剧是一种"群趣"艺术,而曹禺是一位为演出而写戏的作家。他在创作中特别照顾中国观众的审美习惯和趣味,很重视也很懂得激发剧场时空中的"群趣"。本文探求剧作家曹禺作为一位汲取中西艺术精华的现代剧作家在剧场性"群趣"上的超越性追求,这对于当代戏剧创作及剧场性的营造都是富有启发性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性格力度与艺术强度——曹禺戏剧人物的剧场性张力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禺总是以富于性格力度的人物描写来营造一种剧场性张力.他以人物的偏执态度与极端行为去撞击受众的心灵,形成剧场的震慑力;以人物沉郁的主观情堵与矛盾的心理去感染受众的思想情绪,形成剧场的裹挟力;以深刻的灵魂拷问与严正的道德审视去抓住受众的心魂,形成剧场的穿透力.正是在这种富于强度、广度和深度的性格描写中,曹禺戏剧产生了强烈的剧场性,抓住了受众的心魂.  相似文献   

5.
戏剧作品要在有限的剧场空间里揭示深刻丰富的社会人生世相,就须使剧场小舞台演绎为人生大舞台。因此,剧作家对“人”与“戏”关系的处理便显得尤为重要。曹禺早期戏剧能够依据角色性格发言行动,突出合乎角色情感逻辑的细节,展示角色间互为作用力的关系,这是剧作家依托“人”“戏”关系成功营造“剧场性”的关键。曹禺后期的剧作,在人物塑造以及剧情建构方面与前期相比则呈弱化之状,由此造成的审美萎缩,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6.
古罗马剧场文化是时间和空间交互作用的文化.其剧场建筑形制对它的剧情表现有相当影响和特定的意义即什么样的戏剧就表现为什么样的剧场,且这些剧场还都是其文化的特定表现.古罗马剧场与它的戏剧一样,有其自身的光辉.中国剧场也与其本身文化紧紧相连.通过二者赏析,东,西互补,进而丰富繁荣我国剧场文化.  相似文献   

7.
曹禺剧作强烈的剧场性缘于其独特的剧场意识,构建其剧场意识的两大基石是观众意识和舞台意识,它们是成就曹禺前期剧作强烈剧场性的法宝。建国后,剧作家原有的创作个性自觉服从于时代的创作共性,创作主体身份从一个写戏者转成一个宣传者,舞台的审美娱乐功能被宣传教育功能所替代。观众的定位也随之发生从"被感染"到"被教育"、从"融入剧情"到"理性观剧"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曹禺剧作强烈的剧场性缘于其独特的剧场意识,构建其剧场意识的两大基石是观众意识和舞台意识,它们是成就曹禺前期剧作强烈剧场性的法宝。建国后,剧作家原有的创作个性自觉服从于时代的创作共性,创作主体身份从一个写戏者转成一个宣传者,舞台的审美娱乐功能被宣传教育功能所替代。观众的定位也随之发生从被感染到被教育、从融入剧情到理性观剧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在借鉴国内外英语教学中戏剧技巧使用的基础上,介绍了在英语课堂中如何使用读者剧场的教学形式,就具体的读者剧场形式的英语教学步骤和教学计划给出了具体例子。  相似文献   

10.
胡斌 《现代语文》2006,(10):126-127
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有戏剧演出,比如剧场、银幕、广场、寺庙、校园,还有博物馆等,不间的场所有不同的观众群体,不同的演出场合有同样重要的研究价值。我们还可以把戏剧进行解构,去单独阅读其本,单独欣赏其唱腔与念白,单独观赏其舞美与灯光,单独从研究的角度去分析其化现象背后的各个层面。  相似文献   

11.
彼得·布鲁克的戏剧理想可以用"即时戏剧"来概括。即时戏剧极为注重剧场空间,认为所有形式无论是僵化戏剧、神圣戏剧,都只能在剧场空间中、在观演的直面中获得生命或失去生命。因此,剧场空间中,演员须极为重视与之同在的观众,戏剧主题关乎当下,艺术表达须具有直达观众的直接性,从而获得演出时空中的意义丰富性。简言之,即时戏剧无论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将评判标准寄托于观众与演员直面的剧场空间,从而给剧场注入永恒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在借鉴国内外英语教学中戏剧技巧使用的基础上,介绍了在英语课堂中如何使用读者剧场的教学形式,就具体的读者剧场形式的英语教学步骤和教学计划给出了具体例子。  相似文献   

13.
台湾地区现行学制内的戏剧教学是依《艺术教育法》(1997),在《国民教育阶段九年一贯课程总纲纲要》(1998)、《国民教育阶段九年一贯课程纲要》(2003)中,正式纳入于国民教育“艺术与人文”学习领域之内;高级中学(含高职)则设于《普通高级中学艺术生活科课程纲要》(2008)“艺术生活”科内的“表演艺术”类课程中。这些法令确立了戏剧课程为新增的一门通识艺术教育。依表演艺术教学的法令规章与学理内涵的探讨可知,这种表演艺术的核心是在“表演学”(Acting)的学习。其教学以创作性戏剧、教育戏剧、教育剧场、儿童剧场、青少年剧场等方式实施,以避免表演艺术成为专业职业的训练导向之教学。在实施方面,建议对学校排课、师资、辅导员职责与奖励制度、课程系统化以及培养表演艺术高级人方面做考虑。  相似文献   

14.
白傻子对《原野》的剧场性营造起了重要作用。一、在“积极赋形”中打破剧场的沉寂,创设规定性的戏剧气氛, 刺激受众的审美经验,形成了戏剧的剧场直觉强度;二、以痴傻人非逻辑的乖戾言行打破戏剧动作的逻辑,制造一种强烈的喜剧性,牵引受众的审美心理,增强了戏剧的剧场感知力度;三、在“双向服从和双向支持”中支配戏剧人物的心理,制造一种紧张的心绪与气氛,激发受众的审美欲望,加大了戏剧的剧场襄抉力度:四、在“泄漏”与“告白”中推进和完善叙事, 制造戏剧的情节链,引起受众的审美期待与感觉,造成了戏剧的剧场吸引强力。  相似文献   

15.
中外学术界关于剧场性的概念主要有十种,本文对各自的得失进行了分析和辩正,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戏剧艺术的基本特征概括起来具有八大特性 ,即剧场性、假定性、综合性、扮演性、集中性、冲突性、个性化和多样性。它融合了文学、美术、表演、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成分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7.
周贻白先生不仅是海内外著名的戏剧史专家,也是第一位专门研究中国剧场史的学者。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当《清华中国文学月刊》、《国剧画报》等刊物,连续发表神庙戏台的文物图片和研究论文之时,先生即已累积了大量中国古代、近代的剧场史料,随后即出版了他的这部《中国剧场史》。书中处处表现了先生十分成熟的戏曲史观,首创之功是四方从同的。尤其是“剧场的形式”一章,概要而又清晰地勾画出了中国戏剧舞台产生和发展演进的历史轨迹;结合民族戏剧的出演需求和剧团组织讨论剧场的民族特征,也值得借鉴;关于神庙剧场的四种形式和茶楼戏园的深入考述,则为我们的继续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8.
"剧场感"是戏剧教学的重要因素,也是戏剧教学区别于其他文体教学的重要特点,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忽视。"剧场感"的营造在硬件上需要布置舞台及配置道具,在软件上则是师生的"研"与"演"。教师组织文本的解读,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想象人物、还原剧场,再在此基础上观摩对比视频范例,对自己的想象还原进行补充修正,制作创造性道具,并亲身体验"演戏"或"看戏",构建"想象—观摩对比—构想—实践"学习链。  相似文献   

19.
《窦娥冤》是元杂剧中的优秀剧作,从文学角度看,它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当剧本被作为文学作品阅读、分析和研究时,可以从戏剧的剧场性特点出发,对剧本中存在的重复叙事现象进行分析和理解,这样有助于对剧本文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戏剧长久以来被视作文学的一个分支,大多数译者都是从文学的角度出发来对待戏剧翻译。而戏剧的另一面———剧场性却很少受到译者和翻译批评界的重视。本文作者认为戏剧的双重性———戏剧文学文本和戏剧表演文本使得戏剧翻译成了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译者不仅要处理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而且还要弄清楚语言符号和其它戏剧符号之间的关系。戏剧的舞台呈现特征———现场直观性、双向交流性、瞬间一次性———都会影响到译者的翻译策略选择和评价。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就必须考虑语言的动作性,语言的口头性,以及观众的文化期待视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