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党内法规保留原则是党内权力配置与制度建构的重要手段,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第四条第二款可以从事项、程度、方式等层面提炼出重要性保留、创设性保留与绝对性保留等保留标准。就其生成逻辑来说,党内法规保留原则源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形成于党长期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制度建设过程中,确立于新时代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构建过程中,2019年修订后的《制定条例》明确了党内法规保留原则。党内法规保留原则的贯彻落实需要立足现行制度的完善,从党内法规保留制度与相关制度的衔接层面进行科学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2.
厘清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轮廓与细节,是实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全覆盖总体目标的逻辑起点。需要明确的是,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绝非各个单项法规简单叠加而成的规范群落,而应该是一个以党章为根本遵循、由异质规范有序排布而形成的阶层体系。结构的立体性和构件的多元性,决定了必须通过宏观框架、中观规范、微观文本等三维向度,方能透视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全貌。按照这三维向度进行体系解构可以发现,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在宏观架构上逻辑严密,在中观规范上项目完备,在微观条文上内容协调,充分彰显出结构科学性、内容完整性和价值统一性。在今后建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过程中,为了使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大厦拔地而起,应该切实统筹好这三维向度,围绕"搭台建梯""立梁架柱"和"选材备料"等三项要点精准发力,为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提供方法指引和实践指南。  相似文献   

3.
4.
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是基于中华民族传统历史文化、革命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政治情感、政治思想、政治心理、政治价值等,侧重文化塑造、价值观培育;党内法规制度是各级党委制定的以规范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具有较强的政治属性、法的属性、制度属性、实践属性,侧重规章构建、制度执行。党内政治文化与党内法规制度都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充分彰显中国共产党党性,目标是擢升党的执政能力。在共同服务于党的领导和建设过程中,二者的互动过程呈现了以德治党与依规治党关系的具体化。  相似文献   

5.
党内法规部门就是对现行的党内法规按照所调整的党内法规关系的不同,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调整方法的不同所作的分类,把同类的法规规范称为一个法规部门。党内法规部门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对中国共产党颁布的现行的所有党内法规进行分类而由同类党内法规规范所组成的整体。  相似文献   

6.
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重要制度安排,党内法规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存在于党内政治生活的实践中,这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共产国际直接干预和影响下的必然结果,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斗争实践的制度产物。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法规建设历经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面抗战时期以及解放战争时期四个主要发展阶段。它的建立和实施对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推动党的革命任务与目标的实现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重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深入思考中国共产党根据革命形势的发展变化推进党内法规建设的过程,对于我们今天深刻理解和把握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实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走向深入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7.
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加强执政党党内民主,是毛泽东执政党建设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强调坚持和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的重要性,并将发扬党内民主作为加强民主集中制的关键,指出扩大党内民主,必须正确处理好党内民主与集中、分权和集权的关系,必须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正确开展党内斗争,特别是要加强党内民主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8.
9.
毛泽东对党内组织监督的意义、原则、重点、方法、制度等问题作了较深入的阐述.他认为,党内组织监督具有三重意义,党内组织监督的原则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党内组织监督的重点是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党内组织监督的重要方法是定期召开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会议,党内组织监督的重要制度是民主集中制、集体领导与个人负责结合制度.毛泽东党内组织监督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组织监督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思想武器,在当时产生了积极影响,至今仍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丁玲 《培训与研究》2008,25(11):57-59
毛泽东对执政党的党内民主问题作了探索。他提倡实行党内民主,强调要处理好民主和集中的关系,主张实行集体领导,但毛泽东的党内民主思想也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政党,同时也是执政党。坚持党的政治阶级性是维护政党权的需要,扩大党的政治容纳性是维护执政权的需要。坚持两者的辩证统一,是对党的领导和执政能力的一个考验。执政党的政治容纳性,主要体现在执政党的执政理念、组织基础、社会基础、政策主张等方面。执政党既然掌握了公共权力,那么,它就占据了公众进行利益表达和利益综合等方面的主渠道,因此必须处理好代表特定阶级、阶层和群体与代表社会整体的关系,这也要求执政党政治应具有容纳性。政治容纳性是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的内在规定;中国国情需要执政党的政治容纳性。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留学史上,中国共产党人占有一席之地,尤其中共领导层的留学生更是以其耀目的光辉吸引了世人的关注。中国共产党领导层的留学生不仅形成了一个有机的群体,而且以其整体的形象形成了共同的特征,尤其表现在留学目的上,他们高度一致,都是以学习他国经验探索中国改革道路为终极目的。与此同时,他们以其丰富的知识和特殊的留学背景,在党内占有重要的地位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进程中,随着她所处的环境、面临的任务及内部状况的变化,其党章逐步完善与不断创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从弱小走向强大,从革命党走向执政党的全部历程,记录了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和路线方针与时俱进的发展轨迹。中国共产党党章的历史变迁与时代创新,折射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曲折过程,反映了党对革命和建设认识的理论升华,彰显出中国共产党人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可贵品质,凝结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曾三次选择了自己的旗帜。第一次是中共一大上选择了马列主义为自己的旗帜;第二次是中共七大上选择了毛泽东思想为自己的旗帜;第三次是中共十五大选择了邓小平理论为自己的旗帜;在中共十六大上又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写进了党章。中国共产党四次选择自己的旗帜是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5.
李大钊把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回答了"为什么建党、建设怎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初步构建了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的建党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中国化作出了重要历史贡献.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全面系统地研究李大钊的建党思想,对于缅怀李大钊的丰功伟绩和崇高精神、推进全面...  相似文献   

16.
把握历史主动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是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的问题。在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把握历史主动主要体现在六个向度上,即主动把握历史发展规律、主动选择发展道路、主动抓住发展动力、主动总结经验教训、主动坚持理论自觉、主动增强历史担当。历史已经证明,只有把握住这六个向度的历史主动,中国共产党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才能保证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才能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的教育理想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想与中国现当代教育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对中国现当代教育变革、改革和发展奋斗目标和美好前景的向往和追求,体现了共产主义最高理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长远理想和具体阶段性理想的统一。党的百年教育理想,体现崇高与现实、普遍与特殊、总体与具体、变化与不变的辩证统一,与党的革命理想和社会理想、教育发展道路、教育制度、教育方针政策等紧密联系,是对教育促进社会发展、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普及教育和教育公平等的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18.
略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法性"(legitimacy)不是一个法律概念,而是一个政治学概念,指的就是民众对执政党或政府的自觉拥护、支持和认同.合法性问题,是关系到执政党能否继续执政的根本性问题.对中国共产党执政50多年来的合法性基础进行历史考察,可以概括出不同历史阶段上其合法性的主要表现为:革命合法性、意识形态合法性、领袖魅力合法性、经济绩效合法性等,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两点基本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取得全国领导权的最关键阶段,也是中国共产党社会政策的萌芽时期。这些社会政策是应急式的和区域性的,带有一定的试验性,其内容主要集中于城乡分别管理、土地改革和阶级划分、调和性劳资关系和城乡工资差异、社会保障和社会救济制度等方面,但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20.
关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执政选择具有不同的方式,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具有历史的合法性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党的执政地位的社会认同需要更新资源。从世界范围政党执政的通例来看,中国共产党巩固执政地位的关键是始终保持正确的路线和政策方针,坚持执政为民,最大限度地获得广大人民群众对党执政权力的支持。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在党的建设过程中,都对保持和巩固执政党地位问题有清醒的警觉,并作了深刻的阐述,是指导执政党建设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