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作品,目前显示出一种趋向:更尊重客观,更注意全面,更讲究展现事件和生活的原貌与客观过程。有一篇关于温州市第二职业状况的报道,记者访问了从事第二职业者,他们称赞这给他们带来了展现才能、增加收入的机会,他们的生活大大提高了;记者又访问了一些机关企业的领导人,他们叹息单位里出勤差了,心神散  相似文献   

2.
南方某城市的一位青年,问起到他们那儿参观学习的上海人:“你们的第二职业是什么?”几个上海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耸耸肩膀回答:“我们上海人是不允许找第二职业的。”那青年听后笑道:“今后,如果一个人没有第二职业,恐怕是很容易被现代激烈竞争的社会甩掉的。”其实,上海也有人在从事第二职业。他们当中,有层次较低的劳动者,也有层次较高的知识分子。别的不说,就拿新闻界来看,兼职编辑、兼职记者,甚至兼职编委直至兼职副总编,虽属少数,亦不罕见。至于编辑记者向“外报”“外台”“外刊”投稿,这原本不足为奇,而有的成了“写稿万元户”,“外稿  相似文献   

3.
笔者最近发现不少厂长对记者敬而远之,是企业怕揭丑而“影响”声誉吗?不是。是怕记者宣传成绩后,会给企业带来繁忙的接待任务吗?也不是!有些经济效益好的厂长怕见记者,是因为有个别记者不以记者为本,而是要资助,拉广告,让厂长为难。不少记者以拉广告、求资助作为自己的“第二职业”。他们一到工厂就先吹嘘自己  相似文献   

4.
当我风尘仆仆地从遥远的西非之角访问归来,便读到早已摆在案头上的我的青年朋友张飚同志的来信。他用热情而恳切的措词要我为这本由中青年记者们自述新闻工作甘苦的书——《新闻的幕后》作序。坦率地说,这封信既使我极为高兴,又使我深感为难。最近几年来,在改革和开放的社会大变革中,我目睹着一批批中青年记者纷纷登上新闻舆论的舞台,他们以自己特有的时代敏感,尖锐泼辣的笔锋,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内进行着勇敢的搏击,展现了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精神风貌。尽管人们对他们和他们的作品评价不尽相同,褒者大有人在,贬者也不乏其  相似文献   

5.
呼唤明白人     
集中观摩上海电视台国际部制作的纪录片,惊喜不已。这些纪录片的现代纪实手法,真实地再现生活的原生状态,客观地展现了普通人的生活与心灵: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所思所想。那些看似寻常的情景与细节引人遐思,它们的成功,显示出我国电视纪录片创作已经走向成熟,其代表作已跻身于世界优秀纪录片的行列。  相似文献   

6.
记者与访问对象交往的难点 记者几乎天天要跟新的访问对象交往,又怎样使他们像老朋友似的尽心竭力地合作,不仅能对他们所目击的事物做一般的介绍,而且能把他们目击时的多种感官的感受回忆出来,最终把记者的采写对象——已属时过境迁、事过境迁的事物“复原”出来?这实在是记者与访问对象交往的一个难点。 有位新闻研究生向笔者抱怨:不愿接受记者访问的人就挺多。谁愿意接受访问并能对他目击的事物做一般的介绍,我就要朝他打拱作揖了。岂敢奢望  相似文献   

7.
辽宁省《丹东日报》进一步加强对记者、编辑队伍事业心的锻炼和职业道德的管理,明确提出,党报记者绝不允许从事第二职业。 去年7月,丹东日报编委会结合工作总结,派出由机关党委、机关工会、总编室负责人组成的调查组,深入到丹东市内各委办局、国有大中型企业、市(县)区调查记者、专版编辑在基层的工作表现,重点了解记者的职业道德情况。近一个月的调查表明,读者普遍对党报记者给予好评,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对《丹东日报》的工作也十分满意。但也发现,有个别记者从事第二职业,编委会认为,党报记者任何不良的引起群众异议的行为,都影响我党的形象。随即,编委会印发了《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宣布:本报记者一律不准从事第二职业,一经发现,立即劝离或除名。截至目前,正式通知三位记者和编辑离开,已有一人停发工资,另二人限期作出留离决定。  相似文献   

8.
新闻的产生是记者通过访问、观察、思考的产品,它的产生是记者主体和客观事件融合的产物,是自我表现、自我创造的过程.美国新闻学家普利策用“;瞭望哨”一词,形象贴切地表述了记者主体意识的概念.在人民文化程度普遍提高、传播手段日益发达的今天,传统的单一的记录式新闻已不能满足受众的需要,现实要求记者超越生活,站在更高的层次,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它意味着什么?  相似文献   

9.
一个记者应该在群众中生根,应该到处都有朋友。现在有些记者去访问有点类似办公差,采访的方式也比较生硬,而不是朋友相处。记者一定要善于交朋友。交朋友要讲求方式方法,要做大量的工作,要生活在他们中间,很  相似文献   

10.
今年10月23日,法新社将隆重纪念建社150周年。法新社的人对记者生活和新闻工作是怎么想的?我带着这个问题访问了该社4名高级编辑、记者。他们是:国际部主编让·布尔内、拉美部主任保罗·鲁特雷、国内政治部女记者约塞特·米西、音象部主任  相似文献   

11.
“记者”也者,按《辞海》的解释,是为新闻事业机关中从事采访工作的专业人员。顾名思义,记者的工作,一要采,二要访,然后将自己采访到的材料,组织整理成新闻报道。然而,也有这么一种“记者”,对于他所报道的对象压根儿不曾见面,更无一言半语交谈,却写出了洋洋洒洒的“报道”。我手头有一封江汉油田的读者来信,说是某报报道他们油田一个宣传科长的事迹,署名记者并未到他们油田采访,更未访问过这位科长和他的同事。原来,那篇报道是从油田现成的材料和报道中摘抄编成的。呜呼,“记者”竟成了“抄者”!  相似文献   

12.
新闻专业主义要求记者以客观、真实、准确的态度去报道事实,挖掘事实的真相,把事实原生态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记者追求新闻专业主义是一种职业理想,但一直以来,也有不少的报道使人们认为记者是冷血动物,媒体的所作所为是极其令人生厌的。面对这一现象,记者在新闻报道中体现人文关怀就显得更有"人情味",尤其是对灾难事件的报道。然而新闻报道要做到有人情味,记者和新闻机构的管理者必须要考虑到许多很实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沈阳军区前进报的领导班子特别重视编采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领导带头深入一线下连队,编辑记者长年累月在基层,报纸办得颇受官兵喜爱,贴近性和指导性都很强。本刊上期刊发了前进报社长郭宝山同志撰写的《"记者蹲点住班"采访活动实践对加强和改进新闻作风建设的启示》,让我们地方新闻同行受益匪浅。本期我们请"蹲点住班"的编辑记者给我们谈谈他们是怎样和基层干部战士打成一片的,是怎样到新闻源头找新闻的。难能可贵的是,他们的理性思考是那么深邃,他们的切身体验是那么深刻,字里行间展现了当代军事记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展现了年轻军事记者的激情和热情,展现了军事新闻工作者的能力和水平。相信他们的文章对我们会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4.
深入群众之中,了解和反映读者的愿望和要求,是党报记者的一个光荣传统.早在四十年代,周恩来就要求过《解放日报》的记者:“我建议你们除了必要地采访一些上层活动外,可以着眼于群众.譬如说,访问几个从战区流浪到重庆的擦皮鞋难童,或者访问嘉陵江几个渡口的船夫,或者访问重庆市内的公共汽车售票员,谈谈他们的生活和愿望.这种别开生面的新闻报道,也许会得到读者们的欢迎,不妨试一试.”  相似文献   

15.
兴安盟有茫茫草原,密密森林,有淙淙泉水,巍巍青山,风光旖旎迷人。然而,这个地方给我印象最深的还不是自然景色,而是兴安盟人。我们访问了乌兰浩特市的工厂企业,边陲城镇阿尔山,兴安林区、察尔森草原上的蒙古包,以及多民族聚居的三合村,与盟,旗各级领导进行座谈。一般说来,采访对象总是希望记者把他们的工作成绩宣传报道出去,而我感到,兴安盟人更迫切的是希望给他们提供尽量多的经济信息,为他们开发经济出些新点子,提些好建议。他们很看重记者,认为这些人走南闯北,上知中央精神,下晓各地不少情况。无论座谈  相似文献   

16.
围绕苏联共产党前总书记安德罗波夫病逝的有关报道,是从1984年2月4日苏联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突然推迟对印度的访问展开的。2月4日,当印度联邦国防部和苏联塔斯社一经宣布,双方一致同意把这次访问“推迟一些时间’,立即引起了西方记者的大量猜测。法新社记者4日那天发回的专稿中说:“只有出了严重事件,才有可能影响这种高级访问。”路透社记者认为:“这可能同苏联主席安德罗波夫的健康状况有关,安德罗波夫已经有近半年没有公开露面。”“由于塔斯社是4月1日正式宣布这次访问的,所以,显然造成这次推迟访问的事情肯定是在过去的3天里发生的。”日本《读卖新闻》驻苏记者小岛更明确地指出:“安德罗波夫总书记的健康状况是主要原因。在这种情况下不公布理  相似文献   

17.
记者是令人羡慕的字眼,他在许多人的眼里是光彩荣耀的.甚至是神圣的。大到高端访问,小到老百姓的故事.无处不展现记者的身影、笔墨和风采。记者这个职业对许多人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相似文献   

18.
记者在实际的采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复杂情况。那么就需要处理好新闻真实性的几个辨证关系。真实性不能单纯的是一个客观的记录,一定要多方面考量、多方面甄别、多方把握,这样才能更好更全面展现新闻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9.
沈阳军区前进报的领导班子特别重视编采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领导带头深入一线下连队,编辑记者长年累月在基层,报纸办得颇受官兵喜爱,贴近性和指导性都很强。本刊上期刊发了前进报社长郭宝山同志撰写的《“记者蹲点住班”采访活动实践对加强和改进新闻作风建设的启示》,让我们地方新闻同行受益匪浅。本期我们请“蹲点住班”的编辑记者给我们谈谈他们是怎样和基层干部战士打成一片的,是怎样到新闻源头找新闻的。难能可贵的是,他们的理性思考是那么深邃,他们的切身体验是那么深刻,字里行间展现了当代军事记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展现了年轻军事记者的激情和热情,展现了军事新闻工作者的能力和水平。相信他们的文章对我们会大有裨益,[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64) 访问,是记者通过与被访问种的谈话,向客观事物进行____的一者重要方式。(65) 怎样进行访问呢?一、要选准____;二、研究访问对象的____;三、讲究____;四、注意____艺术;五、作好____。(66) 选择访问对象,先要找新闻的____,此外还要选择那些最了解____情况或____情况的人。(67) 研究访问对象的心理,目的是消除他们的____心理,使他们愿意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