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1 毫秒
1.
文化再生产:我国教育的城乡差距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不仅具有促进社会流动的作用,还有再生产原有秩序的功能。早期教育和文化环境的欠缺,学校教育与考试内容的城市偏向,使得农村孩子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文化上的劣势,加上农村在师资与教育条件上的弱势,大大影响了农村孩子学业成功的机会。这种文化的再生产,使大量农村孩子被教育而淘汰,造成农村孩子低社会地位的再生产,并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与强化了我国城乡二元结构。  相似文献   

2.
学校教育存在着文化再生产现象,这是形成我国城乡教育差异的文化因素。学校教育通过以下几方面实现文化再生产:学校教育是一种符号暴力;学校通过符号暴力实现文化再生产;从文化再生产到社会再生产;合法化。  相似文献   

3.
布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认为,教育从本质上是一种符号暴力,是由一种专断权力所强加的一种文化专断,教育通过再生产统治阶级的文化实现了社会再生产。从布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我们可以发现,当前的教育体系并不利于农村教育的发展,不利于农村人口向上层社会的流动。农村教育应该在城乡一体化的框架之下适时的开展分流教育,既要满足农村人升学的要求,实现农村人口的向上流动,同时又要为城市和农村培养符合要求的劳动力。  相似文献   

4.
解析布迪厄教育再生产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演化过程中,教育究竟是引导社会变化,还是造成社会再生产的行动主体呢?针对此问题,文章试图通过解析布迪厄的教育再生产理论,探究教育通过何种途径和机制,再生产着教育本身以及这种再生产如何掩盖现代西方社会看似平等实际上并不平等的教育再生产真相。  相似文献   

5.
詹梅 《宜春学院学报》2013,35(8):139-143
布迪厄将教育称为一种"符号暴力",在他看来,表面上看似旨在传递知识、培育人才的教育活动,实际上是一种保存和再生产社会阶级关系结构的工具。教育以自身独特的魅力,将其秩序保存功能隐藏于文化传递功能之后。教育和社会秩序间这样一种相对独立而又相互依存的关系,时常让人们陷入二元对立的情境中。布迪厄在其《再生产》一书中,以独特的关系论视角向人们展示了教育如何在人们不经意间成为一种符号暴力。  相似文献   

6.
再生产是由再生产实体、再生产关系和再生产力三大因素构成的动态网络系统.再生产实体可分为活劳动实体和物化劳动实体两类;也可分为幼青体和成老体两个段期,且都具"六有--变性"属性.再生产关系是两个以上的具体再生产实体之间的维系.再生产力以三种形态存在,即产出的潜存形态、"产出--吸收"的运行形态和吸收的存贮形态.再生产效益是由再生产实体生命周期形成的再生产力差量与再生产周期形成的再生产实体差量共同表现的.  相似文献   

7.
布迪厄认为教育机构为行动者生产、传播和积累各种形式的文化资本提供了基本条件,因此,教育机构成为当代社会特权分配的关键机构和知识分子争夺符号资本的场所;教育机构向学生灌输了占主导地位的分层体系,通过这种灌输,社会再生产得以实施。  相似文献   

8.
刘炼良 《考试周刊》2011,(25):38-39
处理好"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与物质再生产"这两大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指导生态文明实践的理论基础。人类社会发展离不开人口再生产和物质再生产这个基础,但是人  相似文献   

9.
将非认知能力引入社会地位获得模型,创建了NCA-B-D框架。采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运用层级回归分析法和中介效应检验法,探究教育禀赋和非认知能力对个体社会地位获得的影响。研究发现:本人教育履历显著驱动社会地位生产及其再生产;父亲与母亲教育资历对子女社会地位获得存在赞助性升迁效应;非认知能力积极促进社会地位生产及再生产;非认知能力在教育引致客观社会地位当期回报与跨期回报中都发挥显著的中介效应;非认知能力在教育激发竞争性及赞助性主观社会地位获得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教育通过非认知能力中介路径促成竞争性和赞助性社会地位再生产。研究结果为NCA-B-D框架提供了证据支撑,揭开了教育改变命运之谜,为教育赋能夯实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文化再生产的视角出发,依次分析了儿童入学前家庭文化资本的城乡差异、入学后学校教育文化资本的城乡差异、以及通过教育中的文化再生产所引起的社会再生产和再分配。指出我国教育中存在隐性的文化再生产现象,并通过对城乡教育差异的环境分析,倡导为农村儿童构建趋于平等的教育竞争环境。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教育对经济的作用日益突出。拓展教育的社会经济功能,使教育全力支持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技能的劳动力是任何社会实现再生产的必要条件。现代社会使劳动力这一在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的要素的外延和内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脑力劳动者的比例呈越来越大的趋势。据统计:在机械化的初级阶段,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消耗的比例为9∶1,在中等机械化阶段,两者的比例为6∶4,而自动化阶段,两者的比例为1∶9。这说明,在当代和未来,劳动者仅有一般的…  相似文献   

12.
社会记忆是一种关于过去的集体回忆和情感体验,不仅生产过去,还组织着社会的当下和未来,是唤醒共同体成员的集体意识和行动意志的积极力量。社会记忆通过形式、内容和意义的再生产,为思想教育活动开辟新的路径,提供资源补给,推动重大疫情下思想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实现必要的社会动员。一是大众媒介图式的生动刻写促进思想教育工作方式创新,二是社会“象征意义体系”的激活丰富了思想教育工作内容,三是当下社会记忆的产生与再生产助推思想教育工作思维转变,促进理性思维、主体思维和精准思维的发展。个体记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涌入社会记忆,促进思想教育工作人文关怀与获得感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自近代以来,伴随着工具理性在我国的传播,科学技术日益被塑造成一种主导的意识形态并逐渐渗透到教育领域。教育是再生产科技意识形态的有力工具,通过学校的"选性传统"人为地赋予科技知识以"高位",然后经过教育者的不断宣传和强化,保持这种位知识的再造与延续。这正是教育再生产科技意识形态的机制。  相似文献   

14.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要提高国民素质、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是21世纪教育发展的首要课题。要提高教师素质,则必须先有正确的观念,充分认识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教师劳动的特点和教师劳动力再生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再生产理论是20世纪中后期兴起于西方社会科学领域的一种现代社会批判理论,其中尤以布尔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最具代表性。布尔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核心关键词是“文化资本”、“惯习”和“符号权利”,了解其基本意涵,寻找出我们教育中的不公平现象,以及找出阻碍高等教育全面发展的问题,将会使我们目标明确地进行变革,从而使高等教育适应世界发展潮流。  相似文献   

16.
文化再生产视角下中国教育的城乡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文化再生产的视角出发,依次分析了儿童入学前家庭文化资本的城乡差异、入学后学校教育文化资本的城乡差异、以及通过教育中的文化再生产所引起的社会再生产和再分配。指出我国教育中存在隐性的文化再生产现象,并通过对城乡教育差异的环境分析,倡导为农村儿童构建趋于平等的教育竞争环境。  相似文献   

17.
农民工阶层基本处于社会的底层,当前其阶层有再生产的趋势。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农民工子女的阶层再生产中起着助推的作用。农民工子女通过自身努力能够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是社会公正的体现和社会稳定发展的需要。在教育仍然是重要的社会地位获得机制时,家庭与学校必须联合起来共同抵制农民工子女阶层再生产。但我们也要认识到教育功能的限度,抵制农民工子女阶层再生产还需要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社会制度。  相似文献   

18.
试题不仅是评价师生教学成效的载体,而且是进行社会再生产的合法载体。作为后者,试题不但是社会阶层再生产的合法载体,而且是文化传统再生产的载体,其运作机制是通过区分受教育者的语言能力/语言资本来进行的。从语言社会学视角对试题作为社会再生产合法载体的分析,有助于人们对考试的公平性、合理性有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都是在既有文化基础上的传承、建构、变革与创新中完成的。没有文化的再生产就没有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没有社会的进步。而人的发展依靠的是教育的完备,教育又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导的一种知识建构活动,因此,课堂教学要体现人的价值生成,要为具备高素质的人的再生产服务,从而为文化再生产开辟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要提高国民素质,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是21世纪教育发展的首要课题。要提高教师素质,凡必须先有正确的观念,充分认识老是劳动的社会价值,教师劳动的特点和教师劳动力再生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