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视栏目类型化,能明确地告诉观众你的节目类型是什么。以电视法制节目为例,此类型栏目由于涉及了个人、家庭、社会团体的行为、伦理与法制,通常成为人们的热点话题和关注的焦点,它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立的报道形态,被称为“电视法制节目”。《目击者》是江西电视台五套的一档法制专栏节目。自2003年8月开播以来,该栏目迅速成长为该频道的名牌栏目,在江西地区观众中,拥有相当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从开播后头4个月的南昌地区收视率数据中得到了反映:从这组数据中可以看出,在开播头两个月,栏目收视率表现平平,由于栏目开播几乎未做前期宣传,观…  相似文献   

2.
柳邦坤 《新闻爱好者》2008,(11):118-119
主持人是栏目的魂,是节目的代表者。好的主持人是栏目成功的关键,一个电视栏目能否受观众的欢迎,从某种意义上讲取决于主持人。正是主持人的出现,才真正架起了电视与观众之问的桥梁,观众通过主持人,接受节目、接收信息。节目主持人将电视节目赋予了人格化力量,使电视真正成为了一种与观众面对面交流的媒介。栏目主持人之于观众,是一个传情达意的特定角色,主持人在栏目中具有特殊地位和主导作用,正如任远所说:“节目主持人,他们是广播电视节目在演播阶段的组织者、指挥者,是节目与听众、观众之间感情、信息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也是节目的代言人。主持人是节目的代表者。”  相似文献   

3.
陆康 《视听纵横》2005,(6):96-97
多年来,广大电视艺工作为了使荧屏丰富多彩,满足不同层次的电视观众的不同需求,想尽一切办法.不断改进节目内容、节目形式,提高节目的化品位,创作出不少新颖别致、深受观众喜爱的电视艺作品。但是.随着观众“口味”的变化,曾有着“新花招”的电视艺节目又慢慢成了观众眼里的“老套头”,观众没兴趣看.当然影响收视率,这样.又逼着你对节目、栏目进行改版.推出更适合观众“口味”的“新花招”,以赢得电视市场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4.
吴庆捷 《今传媒》2006,(8):36-37
一个受观众喜爱的收视率高的节目,主持人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十分重要。栏目和主持人可谓“相依为命”,成功的具有品牌效应的栏目可以使主持人为观众所熟知和喜爱;同样,优秀的、与栏目融为一体的节目主持人也可以使节目锦上添花,获得观众的喜爱。一、门当户对,好马配好鞍一名节目主持人需要找到适合自身特点的栏目,一个栏目也需要一名适合栏目特色的主持人。多年前“实话实说”节目是因为有了崔永元观众才喜欢看,在许多人心目中,崔永元已经和“实话实说”连成了一体,不少人是因为崔永元的幽默和平易近人而收看这个节目的;同样,看足球赛的球迷…  相似文献   

5.
沈琪 《声屏世界》2003,(12):40-40
节目主持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要被观众认可和接受,必须积极主动参与所主持栏目的策划工作,了解、掌握节目的全过程,洞悉观众的收视心理,在主持中正确体现栏目的宗旨,实现编导的意图,并具有驾驭节目的能力。主持人只有积极主动参与才能明确为观众服务的目的。众所周知,任何一个名牌栏目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作为一名节目主持人理所当然要积极主动地参与栏目制作的全过程,只有这样节目主持人才能真正了解节目宗旨并以独特的风格魅力走进广大观众的心中。前几年我主持了本台首创的休闲栏目《假日漫步》。这个栏目在双休日播出,观众面广,服务对…  相似文献   

6.
千鹤 《现代视听》2011,(8):39-41
节目主持人作为电视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栏目定位的代言人和栏目诉求的传递者,担负着沟通栏目与观众的重任,在电视媒体竞争中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一个与栏目有着较高"契合度"的主持人,会更好地引领节目走向,更多地吸引观众的眼球,从而制作出受观众追捧的栏目,为电视品牌栏目的塑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到2008年11月,央视七套农业节目的改版改制就满五年了.五年来,<致富经>栏目抓住发展的机遇,坚持不懈狠抓节目质量基础建设,已经取得明显效果.2008年上半年,中央电视台观众满意度调查报告显示:<致富经>栏目在观众满意度,知名度、观众规模等三项指标上在央视七套节目中排名第一,已经逐渐成长为农业节目的品牌栏目,其中的观众满意度指标,2008年上半年在央视经济生活类栏目里,排名第一.  相似文献   

8.
周明华 《视听界》2014,(6):104-105
如今,观众获得资讯的渠道越来越多,扎根在观众身边的县级台如果在栏目设置、节目制作上墨守成规或一味跟风模仿,将失去观众和市场。服务观众,制作不同类型、满足不同收视需求的节目,从观众的需求中寻找栏目创新点,是激发电视节目生命力的有效途径。一、从实用需求层面定位栏目内容选择消费时代,电视节目不是艺术品,也不是用来评奖的。  相似文献   

9.
如何使电视法制节目更贴近观众吴静春在《如何使电视法制节目更贴近观众》一文中指出,目前全国法制栏目已经超过200个。充实提高法制栏目质量的渠道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从内容上贴近观众。首先要找准栏目定位,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栏目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受到群众欢迎,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其次要选择与观众息息相关的内容。要加大信息量,加快节目的整体节奏。最后还要紧跟时事。二、表现形式上贴近观众。形式与手法应避免单一化,在叙事手法和讲述结构上要精良,做到通俗易懂。要让观众参与到节目中来,引发民众对法律事件的种种思考。好的节  相似文献   

10.
目前 ,中国已是电视大国 ,全国居民拥有电视机3亿多台 ,电视观众9亿多人。尤其是在城镇中 ,有线电视普及到千家万户 ,观众普及率更是高得惊人。电视台为了指导观众准时收看节目 ,在全天节目正式播出前(或在每段节目播出前) ,都要预报出每个栏目(节目)的准确播出时间 ,有的甚至对播出的重要栏目作简单的内容介绍。这实际上是向观众承诺 ,请观众选择喜爱的栏目准时收看。对此 ,观众是信以为真的。但是实际情况却往往令人失望。某些大电视台 ,甚至包括中央电视台的某些频道 ,遇有重要体育赛事或重大文艺演出时 ,节目提前却没有预告 ;片头…  相似文献   

11.
何琳 《新闻前哨》2008,(4):57-58
一个受观众喜爱的收视率高的节目,主持人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十分重要。栏目和主持人可谓“相依为命”,成功的具有品牌效应的栏目可以使主持人为观众所熟知和喜爱;同样,优秀的、与栏目融为一体的节目主持人也可以使节目锦上添花。电视节目主持人职业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由于电视专栏节目的内容集中,篇幅短小,信息量大,观众参与反馈性强,三定(定期、定时、定量)播出,容易形成观众收看习惯;形成固定观众群。观众到时收看栏目后,有的还会很快给电视台写信或挂电话提出他们感兴趣的问题,或对栏目进行评价。专栏节目的个性应该体现在内容和形式上,内容要注意新、短、精、奇、宽;追求长期的整体效果。在形式上要根据栏目具体情况,不拘一格选择适合栏目内容的表现形式;可以把几个板块节目搞成拼盘;也可以把思想、知识、艺术有机结合在一起,搞成综合性杂志型节目。可以用主持人串联节目.播报提示画面内容,也可采用主持人与观众对  相似文献   

13.
时下,谈话节目在电视台栏目的发展和竞争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着深远的品牌影响力和生命力。如何有效的驾驭谈话节目,赢得观众对节目的忠诚度,使节目贴近观众是每个谈话节目主持人应该聚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前,尽管有不少电视台的栏目都办得极精彩,各种节目都有它的经典之作,但仍难以满足受众的欣赏要求,面对越来越“苛刻”的观众,几十个频道很难选出个适合他们口味的节目来,电视受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现在的电视节目独家新闻太少。如何在激烈竞争之中立于不败之地,不断开拓和创新?具有远见的电视人一贯重视和研究观众收视率的准确性,根据收视率来确定如何办栏目。通过调查,不光了解观众的收视率,而且要研究观众的收视心理。准确掌握各不同层次观众对不同节目的需求,以便找到栏目的准确位置和创造出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精品节目…  相似文献   

15.
电视台为了指导观众准时收看节目,在全天节目正式播出前(或在每段节目播出前),都要预报出每个栏目(节目)的准确播出时间,有的甚至对播出的重要栏目做简单的内容介绍.对于这种承诺,观众永远是信以为真的.其实往往不然,对于这种似乎是一诺千金的承诺,不少电视台,甚至包括中央电视台的某些频道遇有重要体育赛事或重大文艺演出时,提前没有预告,片头前的广告经常超过,逼迫观众收看广告,致使节目后延;有的节目明明预告的是正常的播出时间,却硬将多加的广告时间做为节目时间来预告,以误导观众准时收看.……  相似文献   

16.
刘洪 《视听界》2001,(3):49-49
电视台为了指导观众准时收看节目,在全天节目正式播出前(或在每段节目播出前),都要预报出每个栏目(节目)的准确播出时间,有的甚至对播出的重要栏目做简单的内容介绍。电视台在这样做的时候,实际上已经向观众承诺,几点几分将准时播出某某节目。对于这种理应是一诺千金的承诺,某些电视台,甚至包括中央电视台的某些频道遇有重  相似文献   

17.
小议串词     
在电视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时,电视专栏节日也越来越受到观众的喜爱与关注.而电视专栏节目是否被观众认可,除了节目本身的内容和形式之外,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栏目串联同的精彩与否.串联同通常是指主持人将该栏目的节目介绍给观众时所讲的话,业内人简称“串词”.虽然串词在栏目中所占的比例很小,但是份量却异常重要.因为串词是要把本栏目的一些相关或不相关的节目有机地串联起来.现在有许多观众反映,有些电视专栏节目的主持人似乎可有可无,因为他(她)讲的串词苍白、空洞、呆板,有些仅仅是报了一下节目的标题,有些节目内容严重重复,有些则故弄玄虚、没话找话……那么怎样才能避免以上毛病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考虑:  相似文献   

18.
电视传播的一个优越性,是可以把节目定时定量地送到千家万户的餐厅、客室、卧房,这样就给电视节目栏目化提供了契机。栏目可以把在内容上具有某种一致倾向的节目在一个固定的时间内播出,并且可以预告观众在这个特定的时间内收看。栏目必须具备自己的特点,在观众中产生特定的影响,从而具有广泛的号召力,使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才能形成一个为观众所欢迎的栏目。中央电视台的《神州风采》就是这样一  相似文献   

19.
谷峰 《新闻世界》2020,(2):19-2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地方电视台的农业栏目随之应运而生。要留住众多的农村电视观众,就要把栏目办成农民观众自己的栏目,使农民观众在栏目中找到想要了解的致富信息、国家农业方面的政策法规等。而办成农民观众自己的栏目,内容上要充满"农味",做到"让农民说,让专家说,让政策说;打造一支心系"三农"、懂"三农"的编辑记者队伍,同时要扩大节目内涵,创新报道方式,切实提高节目质量。  相似文献   

20.
我们的电视节目,无论是新闻类的,或是专栏类的,都是为一定类型的受众而制作的,是否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收视群体可以说是一个栏目(或节目)成功与否的关键。代表这个栏目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实际上扮演了一种角色,一种既体现栏目宗旨又体现特定的观众群体需要的角色,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受众的承认和肯定,完好地实现栏目的意图。否则,主持人既会与栏目形成隔离感、距离感,也会使观众感到格格不入,难以接受。比如,让鞠萍以少儿节目的主持风格去主持老年人节目《夕阳红》,结果会怎样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说,节目主持人准确的角色定位是节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