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炎冰 《钓鱼》2006,(12):22-23
走水吃标是指这样一种现象:在走水和风浪较大时被迫调低钓高,比如调4目钓5目.调6目钓8~9目等等。但是.浮标还在走。水线斜了,风线被水流冲弯了,把本应该露出水面的标尖一点点“吃”掉了。原来钓6目、钓8~9目,因为浮标移位变成了钓3目、2目、1目。这是假象。是走水把钓目“吃”掉了。  相似文献   

2.
<正>野钓水域的鱼情有别于池塘,不如池塘那样标准而且吃口好。野外水域的特点,一是杂鱼多,漂相乱。二是地形不规则,坑坑洼洼,水底不平,钓目忽高忽低。三是走水,水上面水流朝东走,遇障碍物折返,水下面水流朝西走,浮漂容易走水。四是风大,一般情况下刮4级以上的风,水面就不是涟漪了,而成了波浪,打向岸边的声音是“轰隆轰隆”的,声音很大,所以野外垂钓还得找避风湾钓。五是杂草树枝多,野外水库、湖泊的岸边杂草多,有芦苇、水葫芦、蒲草、  相似文献   

3.
蔡立年 《钓鱼》2012,(20):31-31
很多时候,尤其在大水面,常常遭遇走水。水流时快时慢,快时浮漂很快从左至右,慢时也会不断改变漂目,慢慢滑向另一边,让你无所适从,所以很多人都恨走水,认为走水不好钓鱼,也难钓鱼。  相似文献   

4.
马建华 《钓鱼》2008,(8):24-25
野钓场合在有风的天气里经常会碰到水流使浮标或钩饵无法定位的情况,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风使表层水顺风流动,而下层水则逆风流动,多数走标表现出来的现象是线组逆水而上。走标现象在小池塘一般表现不明显,但如果在大水面垂钓时,走标现象不但能够使钩饵离开窝点,水流还能够慢慢拉沉浮标,其负面影响非常突出,不解决好走标就难以有好的收获,因此有必要在此谈点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5.
《钓鱼》2008,(8)
野钓场合在有风的天气里经常会碰到水流使浮标或钩饵无法定位的情况,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风使表层水顺风流动,而下层水则逆风流动,多数走标表现出来的现象是线组逆水而上。走标现象在小池塘一  相似文献   

6.
白瑞东 《钓鱼》2005,(13):29-29
我用海竿钓鲢都是用炸弹钩加固定球漂,由于没有坠,鱼漂经常被风吹得四处漂荡。为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加铅坠,但是如果钓深度超过一米,由于鱼漂是固定的,在抛投时活动坠也只能停在鱼漂的上方,抛投很不方便,要是两米短竿,根本没法抛,而且鱼漂也不好调节。加之用的是飞钩,炸弹钩五个短钩正好在钓饵旁边,白鲦上钩后也会造成虚假鱼讯。通过多次试验,我探索了一种效果明显的钓组,现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7.
尚立和 《钓鱼》2007,(5S):18-19
所谓“活动鱼漂”,就是打开固定鱼漂座的大空豆,把插在鱼漂座上的鱼漂,能依据钓者事先的设置,在水线的一定范围内上下活动;活动鱼漂的设置很容易:调目钓目调校好后,只要把固定鱼漂座的下方那颗太空豆向下移动30-100cm就行了。  相似文献   

8.
走标     
张炎冰 《钓鱼》2009,(13):13-13
是因风或者水流造成的浮标位移。就钓组来说,走标有两种,一种是标走钩不走,都由风引起,是上层水在流动,下层不走或走得很慢;另一种是标、坠、钩同时移位,但不同步,是水的整体移动。  相似文献   

9.
范宁 《钓鱼》2005,(17):23-23
鱼漂的保养和收藏在某种程度上说要重要于其它钓具的保养和收藏,这并不是因为鱼漂的价格不菲而需精心呵护,最主要的是因为鱼漂本身材质的易损性和使用中的精确性要求,使我们在保养和收藏鱼漂时,需要加倍的小心、谨慎,善待这些钓鱼人的“眼睛”。  相似文献   

10.
窦宏 《钓鱼》2003,(18)
抛钩后先是躺着向前滑行,然后在铅坠以水线为半径、漂座为圆心划出的下行弧线接近45°时,鱼漂翻身而起。随后,铅坠继续向鱼漂的垂直位置靠拢,当运动到鱼漂的垂直线上时,铅坠变为向下垂直运动,于是停滞的鱼漂开始下行……这是受启于郅辽《杨氏“铅重关节”理论》(见《<钓鱼专刊>百期精选》第149页)一文中引述的台湾钓技理论作出的推断。称推论而不敢盲称理论,是因为铅坠的水下运动还包含着许多环节,而实践中我们只能从看到的现象去认识鱼漂和钓组,难免会有所遗漏。例如,掌握悬坠钓法都是从搓饵底钓开始认识鱼漂的,两饵一拖一触,鱼漂的基本状…  相似文献   

11.
用气门心装鱼漂是广大渔友惯用的方法,它经济实惠。但调整好的漂,在提拽过几次后,往往发生上下位移,还需重新调整鱼漂。这影响了钓鱼速度,并使垂钓者感到不便。一位渔友向我介绍了一个气门心装漂的方法,实践证明效果很好,今介绍给钓鱼爱好者。取一段  相似文献   

12.
范宁 《钓鱼》2007,(4S):10-11
影响钓组灵敏度的因素很多,包括鱼漂本身的大小形状、钩饵触底状况、子线粗硬对钩组所生的支撑、母线重量软硬粗细对鱼漂的牵制、鱼就饵时力量方向与大小、水的流速与密度等等均会有所影响。这些因素相互影响并且随时变化直接导致钓鱼产生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无限的,用有限的思想和文字是无法如实描绘的,利用一种模糊理论来看待以上问题其实就简单得多。那就是认识本质的重点,忽略掉某些细节。  相似文献   

13.
《钓鱼》2007,(9)
所谓“活动鱼漂”,就是打开固定鱼漂座的大空豆,把插在鱼漂座上的鱼漂,能依据钓者事先的设置,在水线的一定范围内上下活动;活动鱼漂的设置很容易:调目钓目调校好后,只要把固定鱼漂座的下方那颗太空豆向下移动30 ̄100cm就行了。今年3月18日,我第一次到烟台市  相似文献   

14.
王征 《钓鱼》2005,(5):33-33
擅长抛竿钓鱼人习惯用铃铛或观察竿梢上的动作获知鱼讯。一般不用鱼漂,如果用鱼漂大多数都是用于钓鲢鳙。把抛竿装漂象手竿那样钓就困难了,因为水的深浅无法知道,鱼漂固定装在哪个位置也是无法预定的,短了不沉底,长了无法抛。  相似文献   

15.
文龙 《钓鱼》2004,(24):15-15
竞技垂钓,在比赛后期经常会碰到一种吃钩动作很轻、鱼漂信号很小的鱼情。对付这种鱼情,讲究的是“以小制小”:用较小号的浮漂、钓线和鱼钩,调出最合适的灵敏度来应对。冬季钓鱼,鱼吃钩的鱼漂信号本来就小,而在鱼钓得很猾时,鱼漂动作就更难看准了。  相似文献   

16.
我用海竿钓鲢都是用炸弹钩加固定球漂,由于没有坠,鱼漂经常被风吹得四处漂荡。为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加铅坠,但是如果钓深度超过一米,由于鱼漂是固定的,在抛投时活动坠也只能停在鱼漂的上方,抛投很不方便,要是两米短竿,根本没法抛,而且鱼漂也不好调节。加之用的是飞钩,炸弹钩五个短钩正好在钓饵旁边,白鲦上钩后也会造成虚假鱼讯。通过多次试验,我探索了一种效果明显的钓组,现介绍给大家。一、改进钓组将炸弹钩的五个短钩剪掉,保留弹簧,另在弹簧中间加一长钩,两钩相差2厘米,装饵时不要将钩埋入饵中。铅坠为一头大一头小的圆锥体,中间钻0.25~0.3…  相似文献   

17.
范宁 《钓鱼》2004,(19):37-37
购买鱼漂时,第一步就是目检。方法是将鱼漂拿在手中,漂颈位置架在另一只手的拇指、食指间,边转动边检查漂身左右是否对称、漂尖与漂脚是否构成一条直线等。如果出现漂肩高低、宽窄不对称,漂身左右明显不等以及漂尖插入漂身的位置不同心等,则证明这支鱼漂不是一支做工精细的高质量产品。另外,在目检时还需注意检查鱼漂漂尖色目环是否清晰,间距是否过大或过小。因为,鱼漂的漂尖部分是我们直接观察鱼讯的主要参照物,  相似文献   

18.
张炎冰 《钓鱼》2004,(4):28-28
我不赞成“化氏大法”的提法.山东人爱的是“烙饼加大葱”,吃得实惠。我嘴笨,在老鬼钓鱼学校当教练是只练不教,练什么?平常招式,基本功。所以会钓鱼的学员看眼就走了。选择鱼漂的目的是要把原来钓不上来的鱼钓上来,同支鱼漂,今天在这个池塘钓得挺顺,明天换个池塘就不行了,这能怪鱼漂吗?天变鱼变.不仅有动作怪异.还有原来动作上不了鱼。  相似文献   

19.
廉洪 《钓鱼》2005,(23):35-35
风天钓鱼时,浮标一般会随风产生的潜流而走动。按照一般的规律,浮标走动的方向与风向形成相反的运动的现象。即刮南风时浮标会逆风向北地走标。大家知道,风的形成是由于空气中的温度冷暖不一,暖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冷暖的交换而形成了风。风的流动使空气在地球地心引力的作用下达到了整体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20.
张炎冰 《钓鱼》2005,(4):26-26
鱼漂的造型都是上圆下尖,表面光滑的流线型,取其在水中运动时阻力最小的特点。如果鱼漂的工作状态是漂身露出水面,或者浮着漂着躺倒在水面上,取何种造型与它运动中受到的阻力无关,我们就不会像现在这样重视它了。然而,近几年来鱼漂造型有了新的变化,俗称“小瓜仔”和在涡流理论指导下的葫芦形鱼漂就是其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