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德与法治课堂是师生对话成长的场所。课堂对话不能局限于简单的问答式对话,而要引导学生与自身的生活经验、成长中的问题和未来生活展开对话与思考,让学生思维真正"在场",在分析和解决问题中,促进抽象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发展,涵养辩证思维方式,更好地引领儿童生活。  相似文献   

2.
瞿春红 《班主任》2020,(8):50-51
<正>SFBC是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的简称,强调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构建解决问题的历程,其主要治疗任务是帮助来访者想象或是回忆起促使当下生活发生改变的过程。这是一种正向目标解决导向的治疗模式,认为当事者本人才是建构解决历程的最大资源。当科任老师不配合班主任工作时,我运用SFBC中的一些沟通技巧,向对方传递我的尊重与理解,和科任老师建立了互相信任的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3.
班主任人文关怀是班主任对学生生存与发展的关爱和支持,它有助于促进班主任的专业成长,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助于促进学校的稳定和发展。班主任加强人文关怀的基本策略有:加强师生对话、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赏析经典教育影像、营造关怀氛围、引导学生矫正不良行为。  相似文献   

4.
短期焦点解决(SFBC)是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由Stevede Shazer和InsooKimBerg夫妇及其同事在美国创立的一种短期咨询模式。正如短期焦点解决名字本身所揭示的,SFBC是一种正向目标解决导向的咨询模式,它强调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构建解决问题的历程,认为来访者个人是建构解决历程的最大资源。其主要咨询任务是帮助来访者想象他的生活会有怎样的改变,  相似文献   

5.
"目标教学"过于关注预定目标、忽视丰富的教学历程,教学行为退化为同质性、重复性实践,教室成为教师唱独角戏的场所,教学程序表现为线性态势,学生学习呈现为一种机械记忆,教师和学生丧失了教与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项目教学"是一种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其核心理念是"学生为本",教师注重蕴含问题的教学情境以及安全自由教学氛围的营造,学生学习是"思维交织"中的宁静学习,项目解决是师生与新生活的际遇、对话与互动过程。在这种对话互动过程中,师生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6.
班主任做班级管理工作,与学生交流思想,叙述师生友情,向学生了解情况,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做思想工作……都离不开师生对话,师生对话是一种信息交流,是一种情感沟通,也是构建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的上策,尤其在现代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成功对话显得十分重要。欲使师生对话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功效,班主任要讲求对话的方法与艺术。德、情、诚、趣、直、隐、忍、深是对话成功的秘诀。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必须克服没有思考价值的师生问答,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阅读、自我发现问题的时间和机会,要帮助学生明晰思考方向、抓住核心问题,要引导学生“潜心会文本”、与作者对话,要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学会自己读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  相似文献   

8.
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指教师在研究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的基础上,精心预设问题,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以课堂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产生质疑,引发课堂对话,帮助教师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有效的课堂提问通过师生的积极互动,产生新的教育资源,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同时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质疑能力,通过师生间的互相问与答的过程,让课堂充满着对话和交流,充满着生命力。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教师和教材、教师和学生、学生和教材之间的对话。有效的课堂对话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有利于教师积累教学智慧,促进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开展一系列的探究活动。问题的提出是学生探究的开始。近些年来,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逐渐走入了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之中。这种教学模式的主线就是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的过程。其基本的教学思路是:师生在特定的情境当中提出问题,在师生对话与探究中层层分解问题,从而完成问题的解决和知识的建构。从理论上来说,如果能让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并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教学效果势  相似文献   

10.
<正>小学科学课堂设计的目的就是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如果一切的教学都是预设,完全罔顾学生在学习中的反应和效益,将科学课堂教学当成一般的知识性教学,那么科学教学的价值也就无法凸显。在动态生成的科学课堂上,讲究的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碰撞与合作而即时生成的在教师预设教学方案外情况的处理和解决,这样能切实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观察等  相似文献   

11.
曾芳 《中国教师》2012,(19):60-62
<正>课堂教学对话是指课堂上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的活动过程。根据建构主义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要求学生在与客观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自己积极地建构知识框架的教育思想,笔者理想中的课堂对话方式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学生与学生平等对话、师生与教材平等对话。那么,如何创设科学课上的有效对话氛围呢?通过近几年的课堂教学实践,我们得出了如下主张:  相似文献   

12.
小学班主任是学生成长路上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班主任应多与学生交流,在沟通中相互理解,实现师生双向发展。沟通交流能使班主任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和学习成长中遇到的困惑,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科学课是深受农村广大师生十分喜爱的一门课程,它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学生观察事物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之功效,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启蒙教育和帮助学生探究自然规律、构建人文和谐等综合素质的重任,为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世界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对话教学,是指师生在以教材为中介进行沟通和对话的独特情境中所展开的活动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它以参与者持续的话语投入为基本前提;以通过师生有意义的交流,不断探究和解决教学中发生的问题为主线;以参与者的反思、互动、交汇、整合为必不可少的要素;是以优化师生的生命经历,最佳地实现学生的德性成长和社会性发展为目标的一种教学范式。  相似文献   

15.
<正>创新素养是核心素养的核心,它主要有两种表现:创新品格和创新思维。创新品格,包括好奇心、开放性和恰当的价值观;创新思维,指善于独立思索和分析,能以新颖独特的方法去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过程,即个体解决问题的视角和方法是新颖和发散的。创新品格植根于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发展过程中,这个发展过程离不开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成长的对话教学。教学对话主要包括:人与文本的对话,师生对话,自我对话等。一、与已知对话,于类比中求新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为了实现师生的平等对话,教师应搭设开放的师生平等对话平台,构建开放课堂,以人为本,努力营造"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果即成长"的课改研究氛围.对课堂上突发性的问题进行启发、引导、点拨、疏导,张扬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把自己当作和学生共同研究的学习伙伴,做到与学生一起成长.  相似文献   

17.
以叙事治疗理念为指导,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互动,应用解构、外化、重写对话、局外见证、书信等技巧,走进学生的内心,聆听学生与其压力的故事。同时解构问题故事和身份认同,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忽略的支线故事,以问题故事以外的独特事件为基础,发展偏好故事和身份认同,唤起学生的内在力量,重写生命故事,从而促进学生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8.
初中物理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门重要学科,在学习单滑轮问题时,学生需要运用受力分析原理来理解物体之间的关系和作用,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文章通过运用受力分析原理解决初中物理中的单滑轮问题,帮助学生理清物体之间的关系,破解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9.
对话教学,是指师生在以教材为中介进行沟通和对话的独特情境中所展开的活动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它以参与者持续的话语投入为基本前提;以通过师生有意义的交流,不断探究和解决教学中发生的问题为主线;以参与者的反思、互动、交汇、整合为必不可少的要素;是以优化师生的生命经历,最佳地实现学生的德性成长和社会性发展为目标的一种教学范式.  相似文献   

20.
建构主义理论运用于科学教学的15条原则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随着建构主义理论在科学教育领域中的运用与逐渐流行,一种基于建构主义的新的科学教学模式正在兴起。这种教学模式要求在科学教学中,应把科学知识的学习看作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应把科学探究作为学生建构科学知识的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视学生为科学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承认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了解并正确处理学生的前概念;运用概念转变策略,帮助学生实现概念转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起学生科学探究的欲望;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为学生的知识建构提供支持条件;提供真实的情境,让学生获得经验,在情境中建构知识的理解;鼓励学生发问,提出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建构知识;开展多种形式的对话,在对话中建构知识;鼓励学生合作与交流,为知识的社会建构提供机会;鼓励学生反省,学会自主监控学习过程;重视学习方法指导,为学生知识建构提供认知工具与策略;提供学习资源,让学生参与寻找用于解决问题的信息;采用形成性评价,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