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晓琳 《成才之路》2014,(17):84-85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也是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核心。音乐教师应将音乐性融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诸方面。  相似文献   

2.
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许多音乐教师或因为对教学新理念缺乏深层次的理解和思考,或因为在教学实践中对活动度的把握失衡,使不少课出现了“忘本”或者“越位”的现象,甚至有的课很难辨别是音乐课,还是思品课,抑或是地理课、自然科学课。另外,有不少教师把教学实践都集中在如何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没有很好地从音乐的本位去挖掘教学资源,导致了音乐课缺乏“音乐味”。  相似文献   

3.
4.
音乐教学应当用音乐作品感染学生,领略音乐艺术的魅力,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音乐素养,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但如今很多音乐课,都是在学生没有充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直接进行理论教学,更多地注入了“语文味”“思品味”“美术味”……却远离了“音乐味”.我们的音乐课应该回归音乐教学的本质,让学生在浓浓的音乐氛围中感受、表现、创造音乐美.结合自己的教学体验和观摩音乐公开教学的课例,我想谈谈音乐课堂中应怎样找回“音乐味”.  相似文献   

5.
每个学生的潜意识里都有创作音乐的冲动。作为教师,我们如何将学生们的这种最原始的冲动变成一种能力呢?在新课标背景下,音乐课不再是简单地教会学生唱一首歌曲,教师所要向学生传授的应该是一种能力和情感的培养,其中就包含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作为音乐教师,要尝试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即兴创作能力,让我们的音乐课堂更有音乐味。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音乐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音乐课堂被包装上了一层厚厚的华丽外衣,给人一种华而不实的感觉。音乐课堂应当教学目标简洁明确,教学内容简明扼要,教学环节简单明了,教学方法简便易学。这意味着在课堂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音乐课教学模式在不断地发展创新。教学实践表明,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是教学成功的重要手段,因此,音乐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以及积极性,让音乐课真正活起来。从几个方面阐述让音乐课活起来的措施,旨在指出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手段。  相似文献   

8.
中学阶段,学生生理、心理日渐成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对一些音乐理论性问题也开始关注,随着网络技术和音响媒体的普及,学生接触的音乐面越来越广,看到的艺术形式越来越新颖,因而学校音乐教育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音乐教师要善于抓住有利时机,精心设计,演好“开场白”,为上好整节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10.
陈桂兰 《小学生》2010,(12):31-31
歌曲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是通过词与曲的结合,来抒发人们对祖国、对生活由衷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一首高质量的优秀歌曲,就是一部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让学生热爱歌曲,唱好歌曲,就是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  相似文献   

11.
舞蹈作为一种以人体动作为基础的表现性的艺术活动,非常符合青少年活泼热情、好动好奇、模仿性强等生理心理特点。自古以来,舞蹈与音乐就是一对有机的结合体,是形体美与音乐美的交融,它在音乐课中有律动、歌表演,舞蹈表演等表现形式.在不同课型教学环节中,尝试融入舞蹈和体态律动,会有不错的效果。它有助于学生理解乐曲中的音乐语言和音乐形象,有助于启迪、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力和创造美的能力。舞蹈使音乐课堂充满了快乐和活力,使学生更加热爱音乐课堂。  相似文献   

12.
跳舞,谁都会。只要听到激情四射的舞曲,谁都会情不自禁的扭一扭。小朋友更是如此,听到喜欢的音乐,他们都会手足舞蹈、扭臀摇手,表达自己的情绪。但我发在开始音乐舞蹈创编活动时,年级越低的孩子参与的热情度越高,随着年级的增高,渐渐有一些孩子的积极性降低,兴趣减半,有的索性呆坐在座位上看着别人跳,原因在于他自己觉得跳的不好看时,害怕被其他同学嘲笑。  相似文献   

13.
一位有经验的老教师曾经告诉我:“上音乐课很容易,但要上好却很难;一个好的音乐老师必须耍有激情。”现在我才真正明白了这句话的涵义。音乐课可以说是众多课程中情感色彩最丰富的一门学科,处处蕴含着美,但很多学生却对音乐课不感兴趣,究其原因还是教师在课堂上缺乏激情。  相似文献   

14.
在实施音乐教学中,我曾感觉到这样的困惑:在给七年级学生上课时,课堂气氛会更浓,学生也乐于表现自己。给九年级学生上课时,课堂气氛就不那么浓了,学生也不敢表现自己;在学生集体演唱时声音很响亮,而要他们独唱时,很多同学却红着脸,躬腰驼背,手不停地捏着衣角,显得十分紧张,表情极不自然。究其原因:害羞和缺乏自信心。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羞涩”感就表现出来,害怕自己唱得不好,丢了面子。  相似文献   

15.
刘梅 《四川教育》2008,(4):46-46
音乐能陶治学生的情操,开发学生的右半脑,增强学生的直觉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实践这些功能时,目前农村学校中的音乐教育真有些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16.
音乐新课程刚开始的时候,许多老师觉得推翻所有一切旧的学习模式便是新课程的新之所在。于是,很长一段时间,音乐课成了语文不像语文、地理不像地理、体育不像体育、科学不像科学的四不像课,音乐课的本质被撕得七零八落。特别是小学低段的音乐课,  相似文献   

17.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音乐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首先培养人。”长期以来,我们的音乐教育过于关注技能技巧,而忽视人文素养。笔者在实践中认识到,借助音乐课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使他们自觉主动地阅读文学作品,是实施文学教育的另一门径。  相似文献   

18.
在音乐教学中,我常常听很多老师说到:“现在的学生太闹了!老师真是难当!”如果让学生老老实实地坐着,课堂气氛便呈现出死气沉沉;如果开放了课堂教学,学生就会热情高涨,跃跃欲试,呈现出无序状态。会被人指责为;“太乱了,这叫什么课”!那么究竟该如何看待课堂“乱”的现象呢?我的经验是:“乱中求序,活而不乱”。  相似文献   

19.
谦虚谨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曾几何时,我们都把能成为一个谦谦君子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然而一时代在前进,社会在进步,现在的社会己成为一个充满了竞争的社会。竞争表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知识上、能力上、体力上、思想境界上等等,不去竞争,将被淘汰;不会竞争,将无法生存;缺乏竞争力的人,将不能适应社会需要。其实孩子生来就带有一定的竞争意识,一些很小的孩子就会互相比较:比漂亮、比力气、比个子……可孩子慢慢长大,反而会越来越缺乏这种朴素的竞争意识。  相似文献   

20.
音乐教育的魅力并不在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表现在对学生心灵的启迪、激励、唤醒、感染与净化。因而,音乐应本着以审美为核心、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从学生兴趣出发,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又注重音乐和其他相关文化的结合,使学生在愉悦的音乐课堂氛围中学到知识,感受音乐带给他们的美。笔者认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更新教育理念,创设和谐、愉快的音乐课情境,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会创造,感受音乐之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