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数学教学中,能实现心理呼应的教学过程。这样的教学方法是笔者等一线教师应加以选择的方法。要实现心理呼应,提高教学实效,需要在数学教学中注重与学生的交流,想学生所想,做学生所做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师生心理呼应的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2.
心理匹配策略,是从感情维度上处理教材,呈现教学内容的一种策略。它的内涵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处理教材,优化教学过程,使之呈现的教学内容被学生主观上感到满足其需要,从而达到教学材料与学生需要之间的统一,有效调节学生的心理倾向。小学数学教学,教师要运用心理匹配策略  相似文献   

3.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处理教材,优化教学模式,创新呈现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从而达到教学文本与学生需要之间的有机统一,有效调节学生的心理倾向,激活学生的心理需求.让需要真正成为学生探究数学生活的动力源.  相似文献   

4.
教师的教学需要依据学生的心理进行,同时也需要智慧,在智慧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要利用学生的"爱屋及乌"心理让其热爱学习。其次教学还要基于学生学习的积极心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利用学生心理对教学活动产生促进作用,以期达到教学的最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心理状态对学习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根据教学过程的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对学生的心理进行调控,以取得较高的教学效率,也是其主导作用的一个重要体现. 对学生而言,学习过程是两个过程的统一:一是新知识的认知过程,二是情绪的体验过程.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需要,将其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发动起来. 下面谈谈我结合教学各环节对学生进行心理调控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6.
在常规教学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过程,不仅仅是掌握知识及培养学生掌握和利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发现并激发学生的潜能的过程,而是在这一过程中蕴含着极其复杂且有规律的心理活动过程.在常规教学中不但依据心理教育的基本理论来设计教学,还要在教学操作过程中,对学生的心理不断地进行调适,用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心理需要,激发其学习情感,推动教与学过程的最优化.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因而就要求教师在常规教学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了解和研究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需求及其发展的可能性,结合本学科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策略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与辅导,注重个别指导,尽可能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我们把这种心理教育的方式与方法称之为常规教学心理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7.
教学是一种心灵的注入,是一种文化的理解,属于一种文化心理现象,它离不开教学文化的滋养.从文化心理学来考察,教学文化具有心理品格,它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知、情、意、行的统一和师生的心理差异上.教学文化主体的心理需求体现在三个方面:对和谐包容的教学文化环境的心理需要;对健全人格和自我价值彰显的心理需要;对探究兴趣和成就动机满足的心理需要.教学文化主体之间的关系也是通过教学实践和师生之间的心理交流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它包含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建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建构、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建构和特殊的代际文化关系建构.  相似文献   

8.
陈黎军 《考试周刊》2013,(23):132-132
<正>教师教学的过程其实也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如果不能洞察学生学习过程的心理和思维特点,教学工作的成效必将大打折扣。初中物理教学也是一样,需要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其他学科相比,初中物理面宽而深度浅,学习过程中学生表现出一定的心理和思维特点,不掌握这些学习心理和思维特点,就不能很好地完成初中物理教学任务。为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和调查研究,就初中物理学习心理和思维特点进行了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人们常说沟通从"心"开始,而教学从本质上说也是一个"合作"和"沟通"的过程。新课程认为教师的本质在于引导,而引导实质上是教师与学生基于沟通基础上的一种启发:同时,新课程认为教学过程的本质并非教师仅仅教学生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的过程,即"学习是学生认知的过程,也是满足学习者心理需要的过程。"因此,作为音乐老师,应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根据学生心理变化发展规律进行课堂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唤醒学生的探究精神,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在此,笔者仅从心理学的角度,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谈心理效应在音乐课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心理匹配策略,是教师要从感情角度上恰当处理教材,优化教学过程,使之呈现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主观上感到满足其需要,从而达到教学材料与学生需要之间的统一,有效调节学生的心理倾向。教师要善于运用心理匹配策略,迎合其心理需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1.
教育的过程就是促进学生生命健康成长的过程,但是,有不少教师由于对作文教学的价值取向的偏差,在作文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漠视学生生活、轻视学生心理需求、偏离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现象。这种只见“学生”不见“人”的做法,将学生视作作文教学的对象,而不是与作文共同成长的生命体。学生无法感受到作文是自己生活和生命成长的需要,因而在作文中产生较多负面心理。  相似文献   

12.
心理与教材同步策略,是指从感情维度上处理教材,呈现教学内容的一种策略。它的内涵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处理教材,优化教学过程,使之呈现的教学内容被学生主观上感到满足其需要,从而达到教学材料与学生需要之间的统一,有效调节学生的心理倾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谢定来 《教育》2015,(5):62
心理学认为:"需要是一种主观状态,是个体生存过程中对既缺乏又渴望得到的事物的一种心理反应活动。"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对数学学习的需要是一种层次较高的需要。小学数学教学,首先要掌握学生需要什么,以需要作为开展学习活动的内驱力;然后,根据他们的需要去教学,去组织以教材为主线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开展教学活动、落实教学目标。学生的需要与教材的编排,与教学的要求同步。任何违背学生需要的教学行为,都是违  相似文献   

14.
积极心理是影响初中生数学学习过程与结果的关键要素,积极心理可以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建构,更容易促进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教师也应当拥有积极的教学心理.核心素养目标的实现,必然需要将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要素融合在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必然要保证学生的学习处于积极的心理状态中.可以说,积极心理是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5.
美育的目的是完善审美心理结构。小学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既要激发、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更要注重激发、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审美需要、实现美学的教育。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美育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其实质就是充分挖掘文本本身的审美因素,能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建构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有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本文将对美育的实质与意义作一定阐述,并结合教学实际重点论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审美教育的途径与创新。  相似文献   

16.
心理匹配策略是指教师恰当处理教材,优化教学手段,使教学过程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知识基础,进而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有效调节学生的心理倾向。小学生具有善良、率真、多问、好动、乐学的特点,教师要善于运用心理匹配策略去匹配学生的这些天性,挖掘数学学习材料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7.
略论数学教育情感领域教学目标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数学学习不仅需要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也需要情感基础。情感的两极性可能导致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两极分化。目前数学情感教育的当务之急是:协同数学文化教育与数学技术教育;教学设计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需要;善于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进行心理辅导。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是对民族文化心理、精神、品格、审美特点的形象化阐释。它不同于其它学科的理性化思维,在教学中有一个感染与感动的过程。学生在学习中充当一定的角色,除了思维参与外,还需要有心理与情感体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有特定的情境设置。一、教师与学生、施教者与学习者之间的关系是情境的一个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是演员又是导演,尤其是语文教学,教师要随时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理解水平、自身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深度与相关资料的占有情况创造相应的情境,扮演不同的角色,引导学生进入某一情境,参与思维与情感过程,完成学习任务。(…  相似文献   

19.
史颖珠 《成才之路》2011,(29):60-61
音乐教学中的心理暗示法是学生与周围环境接触过程中发生的一种心理现象,因此,它需要给学生学习的环境创设一定的暗示,这样教学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戈莎 《天津教育》2006,(12):48-49
体育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学生的身心始终处于运动状态。从现代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是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思考、概括以及批评性评论等方法来实现的,这就需要有充沛的体力、饱满的精神和乐观的情绪,以保证发展学生的敏锐的思维、良好的记忆及丰富的想象,这些都是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所必需的生理和心理素质。在体育教学中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不良因素有很多,例如恐惧心理、逆反心理、自卑心理、妒忌心理、冲动心理、排斥心理、自制力差以及心理承受力差等。因此,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认识的积极性指向自我运动与心理各种能力的提高上,是体育教学中心理教学的首要任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心理教学,可通过以下途径。一、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心理氛围是优化学生体育学习的重要的“软环境”,是时刻伴随学生课堂学习的心理背景。任何教学活动都是由师生双方配合完成的,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的地方在于其更需要学生的参与。从学生心理的角度出发,如果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创造了良好的教学气氛,就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吸引学生主动地掌握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如果体育教师对于教学工作充满热情,采用幽默、艺术的语言,就能营造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