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国城市化综合测度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的测度模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从我国的实际出发,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化综合测度模型,并以此对我国城市化问题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是,我国的城市化综合水平与人均GDP存在着正向相关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南充的经济也快速增长,城镇居民的生活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民消费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通过对南充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研究来说明以下两个问题:一是通过一些指数比较可以看出这十几年南充城镇居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二是通过寻找一些影响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相关变量建立回归模型,得出居民收入水平和市场物价水平对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有较大影响.且预测出未来三年南充城镇居民生活消费水平逐年增高。  相似文献   

3.
李思 《衡水学院学报》2010,12(4):121-124
从理论和实践上对我国城市化水平与服务业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利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我国人均服务业增加值是城市化的格兰杰原因,二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从长期来看,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提高是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量,而城市化对服务业发展的促进效应不显著;从短期来看,在修正机制作用下,城市化水平与服务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运用综合评价法对上海市1982—2006年的城市化水平进行了测度.同时,使用资源压力指数法对上海市城市资源压力进行了定量评价,并用城市化水平的3个相关因子与城市资源压力指数之间进行了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982年以来上海城市化水平呈现指数推进,上海市城市化水平与资源压力指数之间有很显著的相关关系.如何解决上海城市化推进对资源的需求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论文使用1995-2010年中国29个省的面板数据,构建包含城市化因素的地区经济增长模型,运用面板协整和误差修正方法,对中国城市化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看,城市化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拉动作用,表现为城市化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协整关系,且城市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带动经济增长平均增加2.33个百分点;从短期看,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表现为我国区域生产函数的长期稳定(协整)关系对短期经济波动具有显著的抑制调节作用的同时,滞后二期的城市化水平变动对短期实际产出变动存在正向促进作用.进一步,论文将实证结果与国内城市化水平提高的增长效应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比较分析,并讨论了本文研究结论的深层次原因以及相应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6.
何镇宇 《云南电大学报》2011,13(3):76-78,96
运用云南省1978年——200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方法,对云南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省经济增长与城市化之间存在长期的动态均衡关系,这表明经济增长和城市化之间呈现出一定的协调性,经济增长对城市化水平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短期内,城市化水平和人均GDP存在互相牵制机制;经济增长对城市化的作用强于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因此,推进城市化进程,需要继续保持经济较高增长,以进一步发挥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1978-007年云南的时间序列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对云南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云南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两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经济增长是城市化水平提高的格兰杰原因;经济增长对城市化的作用要强于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随着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成立,城镇化建设成为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目标。基于苏南五市2006—2014年的相关统计数据,运用面板数据的分析方法对苏南五市的城市化与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讲,苏南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城市居民居住水平以及村庄整治达标水平是影响城市化率的主要因素,但公共交通服务在城市化水平上表现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城市化与经济水平是社会经济关注的一个重要主题。通过对1990-2013年的宏观数据进行计量经济分析可以看出,高等教育与城市化变量与经济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并且高等教育对经济水平的贡献小于城市化的贡献。三者存在一个调整系数为-0.145的短期动态调整均衡关系,并且在长期中存在一个动态的误差修正均衡关系。通过提升城市化质量、改革高等教育办学机制,提升办学质量和营造成果转化环境,提升高校内部资源配置效率三个策略可以更好地发挥高等教育和城市化水平对经济水平的贡献作用。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大大加快。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2年《社会蓝皮书》称,2011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城市人口超过乡村人口,城市化水平超过50%。2011年由国家人口计生委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司组织的对全国106个城市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报告《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1》指出,到2020年中国内地城镇人口将超过8亿。中国从一个具有几千年农业文明历史的农民大国,进入城市社会为主的新成长阶段。这种变化不是简单的一个城镇人口百分比的变化,意味着人们生活方式、生产方式、职业结构、消费行为以及价值观念都会随之发生及其深刻的变化,因此,我们要特别关注城镇居民对我国主流价值文化的认同问题。基于这种考虑,这次我们进行的社会调查重点是城镇(包括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居民,调查对象绝大部分生活在城镇,其中21.6%生活在小城镇,32.1%生活在中小城市,26.7%生活在大城市。在城镇生活的人总共占调查对象的80%,而在农村生活的人占19.6%。从数据处理的结果看,城镇居民对我国主流价值文化的认同度要高于农村居民,但也存在不少值得注意的问题。这里,我们根据调查数据着重疏理一个城镇居民在我国主流价值文化认同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的主要原因,并针对问题提出一些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河南省几个城镇居民在各方面的消费作为评价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和SPSS软件对河南省城镇居民最近几年的消费结构进行了评价.验证了河南省近十年中城镇居民生活状况的变化情况,分析了影响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期,恩格尔系数不适合用来衡量我国居民生活状况,新的社会时期需要更多从精神消费和幸福感受来衡量居民生活水平和社会发展状况.在这种背景下,刘思敏提出旅游消费兼具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特质,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过程中,用"旅游恩格尔系数"来判断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已是大势所趋.但通过对河南省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实证研究表明,刘氏旅游恩格尔系数虽然从关注居民生活质量的角度,提供了一种正向测量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指标,但在计算模型上仅采用旅游消费作为计算指标却存在商榷之处,还需要构建新的模型来弥补此计算方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
根据1995—2011年山东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生活消费支出两组数据建立回归模型。应用Eviews6.0软件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人均消费支出影响巨大,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线性关系,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用于消费支出增加的部分为0.6131%。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城镇居民在总体收入水平逐年增加的同时,收入差距有所扩大,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对高低收入户在收入、消费结构方面做了详细的对比分析,提出了提高城镇居民家庭生活水平,扩大消费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居民消费结构是反映人民生活质量变化和社会经济状况改善的一个重要指标。运用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模型),从边际消费倾向和需求收入弹性两方面对呼和浩特市1994-2007年的消费结构进行实证分析,发现1994-2000年及2001-2007年这两个时间段的消费结构发生显著变化:消费支出中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和医疗保健项目支出的边际消费倾向有明显的下降趋势;相对应的,交通通讯和衣着等方面的消费支出的边际消费倾向呈现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选取安徽省1995-2012年间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数据,通过ELES模型(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对安徽省城乡居民基本需求支出、边际消费倾向、需求收入弹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安徽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和质量明显高于农村,城镇居民更倾向于享受型和发展型消费,而农村居民在满足温饱的条件下,更侧重于居住条件的改善。为进一步完善安徽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可以从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增大对农村的基础设施投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以及转变居民的消费观念入手,减少城镇与农村的二元消费结构现状。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因子分析法在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评价中的应用。从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着手,构建了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江苏省的相关数据为基础,应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出能够较全面衡量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水平的公因子,由此得出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选取的31个省市地区的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主要生活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提取了两个公因子,并给出了公因子的得分以及综合评价。根据综合评价的结果得出上海地区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最高,而且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9.
试论当前我国城市贫困问题产生的原因(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城镇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和显著改善的今天,部分城镇居民反而陷入贫困境地。这是因为:1.历史原因: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占有资源相对贫乏,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和文化教育落后,建国后所处的恶劣国际环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经济体制的经济政策;2.客观原因: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扩大,经济体制改革,经济政策调整,不同行业收入差距悬殊等;3.就业者个人和家庭自身方面的原因:家庭人口规模及就业面,就业者受教育程度及素质差异等。  相似文献   

20.
试论当前我国城市贫困问题产生的原因(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三方面分析了在城镇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和显著改善的今天 ,部分城镇居民反而陷入贫困境地的原因。1.历史原因:我国人口众多 ,人均占资源有相对贫乏 ,生产力水平低下 ,经济和文化教育落后 ,建国后所处的恶劣国际环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 ;2.客观原因: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收入差距扩大 ,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政策调整 ,不同行业收入差距悬殊等 ;3.就业者个人和家庭自身方面的原因 :家庭人口规模及就业面 ,就业者受教育程度及素质差异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