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职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基本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职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人们愈来愈关注高职学生的“素质教育”问题。职业素质是从事某种职业应具有的修养,包含从事本职业的基本能力和技能、人文素质、知识修养、职业理论、敬业精神、科学态度及适应社会的心理。职业素质是各行各业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是从业者职业生涯中内在的、稳定的、经常起作用的品质结构。良好的职业素质是学生职场成功的主要条件,高职教育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加入WIO后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对每个就业者不仅就专业知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从业者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也提出了要求.为了让学生毕业后被社会认可、接纳,在教学过程中,尤其在职业教育中,教育者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的培养十分必要.职业意识、职业行为的培养,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的说教中,而应从小事抓起,贯穿在每节课的教学中,使学生潜移默化,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本文就自己多年在烹饪教学中的体会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敬业精神是人们对自己所选择的职业的高度认同和热爱,同时也是社会责任感的具体化,一个高职毕业生要想较快地就业并在就业中得到发展,离不开敬业精神的支撑.因此,高职院校在教给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应努力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  相似文献   

4.
高校学生呼唤职业指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职业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社会所承担的一定职责和所从事的专门业务。不同的职业组织、职业活动、职业收入,影响不同人的社会地位。美国社会学家布劳和邓肯根据人们从事的职业衡量人们的社会地位,认为决定人在社会中的地位、阶层的标准是权势、声望和经济收入,而这三者都植根于职业。因此,当一个人在选择职业时,他不仅选择职业的种类,同时也在选择未来生活的方式。职业文化、职业语言、职业思想以及职业服饰等诸多因素都会对从业者的工作与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更会影响到从业者对其后代的教育与培养。所以,人们在选择职业时便会产生…  相似文献   

5.
职业理想教育与敬业精神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业理想教育是高等学校思想教育的永恒课题 ,它贯穿于高等学校思想教育的始终。社会现实中的人才市场化和职业生活的流变性 ,甚至于学校的通识教育和学科综合化趋势 ,都不会改变不同职业区分和存在的事实。只要社会区分为不同的职业 ,只要为社会服务的高等学校区分为不同培养目标和职业方向 ,只要学生毕业后要选择不同的工作岗位、从事不同的职业活动 ,高校的职业理想教育就必然存在。职业理想教育虽然要培养和引导学生对职业方向的希望与向往 ,但更为根本的是以此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 ,提高其职业素质。一方面 ,职业理想教育包含着敬业精神…  相似文献   

6.
所谓敬业就是要敬重自己的职业,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努力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尤其要把敬业精神的教育抓好。这是道德建设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职业岗位越来越多。如何对待自己的职业和岗位,这是每个人都要遇到并需要正确认识的问题。我们认为,不管从事何种职业,都需要专心致志,勤奋认真,有高度的责任感,都要敬重自己的职业。近代人梁启超曾写过一篇题为(敬业与乐业)的文章,论述了个人为什么要对自己的职业怀着一种敬重的心情,他认为,其一,人…  相似文献   

7.
一、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出发,确立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教育内容 (一)培养敬业精神,树立乐业意识 所谓敬业精神就是珍惜和忠实于自己的职业,具有较强的职业自豪感和责任感,立足本职,扎扎实实为社会做贡献的精神.现代企业用人不仅注重能力,更注重工作态度,其中主要看是否具有敬业精神.敬业精神是个人对社会责任心的体现,无论哪种制度的国家都提倡这种精神.  相似文献   

8.
敬业精神,是基于对工作、对事业挚爱基础上而产生的专心致志以其事业的一种意识。它集中表现了人们对工作、对事业的崇高的精神境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但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部分人敬业精神的缺失已成为不容回避的社会问题。要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弘扬敬业精神。一、对敬业精神的基本认识敬业精神具备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对自己从事职业的思想认同和精神支持。这是敬业精神最根本的特征,它为从业者提供价值判断和动力因素。(2)将整体和个体有机结合。大凡具…  相似文献   

9.
工匠精神是职业素养中的高层次精神体现,是从业者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职业品质的最高追求。中职院校作为培养职业人的专业性教育机构,把工匠精神的内涵融入班级文化建设十分重要。本文简要概述工匠精神在中职院校的内涵,着重分析将工匠精神融入中职班级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主要策略,旨在帮助中职学校的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工匠精神,并为自己的职业规划提供精神指导。  相似文献   

10.
敬业度是员工对职业的一种承诺和投入,是承担某一责任或者从事某一职业所表现出来的敬业精神。研究发现,目前教师敬业度低的原因主要受学校管理水平、职业发展机会、福利待遇、教师工作的认可等因素的影响。培养教师的敬业精神,不断提升教师的敬业度,成为学校管理中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内教育的发展和进步,各大院校的建设和兴起,增加了毕业学生就业竞争。中职学校作为国内职业教育的培训学校,招生对象主要为初中毕业生,大部分学生未来职业就业和发展均面临社会的激烈竞争。并且,中职学校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其对专业能力的提升过度重视,忽略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及班级文化的建设,这显著增加了中职学生就业难度,降低其在职场工作能力。工匠精神是个体精神体现,是从业者职业能力、职业品质及职业道德的最高要求,其对个体职业素养提升具有重要意义,而班级文化建设和学生职业素养存在密切关系。因此,在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及班级文化建设中融入工匠精神,旨在提升中职学生对专业的热爱,使其在工作中不断创新,发挥个人能力,在行业发展中贡献自身力量。本文对中职学校中融入工匠精神的内涵进行概述,重点讨论并分析将工匠精神融入职业素养和班级建设的意义、必要性及途径,旨在加深学生对工匠精神的深刻理解,为规划职业提供精神指导。  相似文献   

12.
中职学生职业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学校教育的影响举足轻重。根据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特点,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人才的知识、技能,特别是劳动者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的要求,在中等职业教育工作中加强学生职业意识培养就成为中职学生就业时能否迅速适应岗位、为社会接纳的关键。针对中职学生职业意识的特点,学校应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努力解决好理想、能力和方法问题,从小事抓起,把职业意识教育贯穿于从学生人学到毕业的全过程,贯穿在每个教学环节中,使学生潜移默化地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相似文献   

13.
日本职业教育的目标,一是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二是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三是培养学生从事一定职业的技能和能力,促进个性发展。日本职业教育主要由学校职业教育和社会公共及企业内的职业培训教育两大部分组成。其中学校职业教育主要是从高中阶段开始,有高中职业学校、高等专门学校、短期大学、专修学校。 (1)高中职业学校 日本高中教育主要分普通高中(简称普高)和职业高中(职高)两种。普高主要对学生进行统一的普通高中教育课程;职高则按职业方向进行教育,设有农业、工业、商业、水产、家庭、医护等35种职业科目。 日本职高的…  相似文献   

14.
职业素质是从业者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是由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构成。社会发展对劳动者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对社会和个人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学生择业就业的竞争能力,将来能够更好的立业创业,高职学校必须注意采用多种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相似文献   

15.
<正>"科教兴国、职教兴业",把培养大批高素质的产业大军作为民族教育的首要任务。中等职业学校所培养的技能人才,充实了第二、三产业一线,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然而,近年来不时听到一些企业人事或劳资部门的负责人反映职业学校毕业生或实习生的集体观念淡薄、敬业精神缺乏、跳槽过于频繁等问题,这使得我们不得不思考中职学生的职业理想教育问题。职业理想是指人们对某种职业的向往和追求,包括从事这种职业所追求的某种质量标准和成就。一个真正有职业理想的人,必然不怕困难、挫折以及失败,能勇敢的面对现实,以坚强的意志  相似文献   

16.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基础扎实、知识宽厚、能力强、素质高”的德才兼备人才,是学校面向21世纪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才兼备、高素质的人才,要求广大教师树立优良教风,认真履行教书育人职责。一、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教师作为社会分工中的一种职业,有两大基本职责:一是把人类社会不断积累和创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使他们获得从事社会工作的本领;二是以自己的言行,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使他们懂得在社会上如何处事做人。简要地说,就是教书育人。正因为教师的辛勤工作,使社会得以延续、发展、文明昌盛,所以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  相似文献   

17.
职业素质是从业者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是由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构成。社会发展对劳动者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对社会和个人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学生择业就业的竞争能力,将来能够更好的立业创业,高职学校必须注意采用多种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相似文献   

18.
德育是培养人品德的活动,它在青少年品德形成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是实现学校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德育是品德教育,包括思想、政治、法纪、道德等品质的教育。技工学校的德育教育成功与否,对技工学校培养出来的人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建设者,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职业技术学校的德育教育还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增加符合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特点的教育内容。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技工学校、职业技术学校不同于普通中学,学生踏入校门的那天.就已经注定了他们将来所要从事的工作的性质。而学生往往意识不到这一点,他们由十没病对生活…  相似文献   

19.
职校开展职业指导的探索王惠民职业学校担负着直接培养从事某种社会职业人才的任务。怎样把学生培养成新时期四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并且实现社会职业期望、社会责任感与个人职业理想的和谐,做到“人职匹配”,提高教育的社会效益,是职业学校办学面临的重大问题。我校从...  相似文献   

20.
杨贤梅 《考试周刊》2011,(79):226-227
处于"职业适应期"的中职毕业生的离职率较高,频繁"跳槽"。为使学生早日适应工作环境,从学生转变为职业人,学校与学生个人都要重视培养职业适应能力。学校要加强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注重对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人际交往等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在社会中实现就业、就业稳定及实现职业发展。而学生不仅需要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念、能够正确认识和接受职业自我,学习和掌握求职的方法,主动捕捉机会,还要学会在遇到困难时能够选择合适的方法调节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做出正确、理智的选择,顺利度过职业适应期,从学生转变为职业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