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新文化运动中被启蒙者的"缺席"问题,导致"五四"启蒙主义文学的"平民主义"并没有真正得到落实.正是由于"五四"启蒙主义文学叙事的多元性具有现代性的思想观念、现代性的情感体验、现代性的思维和想象方式、现代性的艺术形式、现代性的语言系统的具体体现,才成就了"五四"时期启蒙主义文学在中国现代文学乃至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撼动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著名文学评论家李陀先生最近在《读书》杂志上发表一篇文章说,文学写作首先是个"手艺活儿".所以,每当他遇到一篇新小说时,常常不是从头读起,而是从随便翻到的一页读起,从这种随意的阅读里先感受一下写作的"手艺"如何,看它是不是一件好活儿;如果是,再仔细从头读起,如果感觉不好,就放一放以后再说.  相似文献   

3.
"手机说"是个奇怪的名字,它真正的含义是适合手机阅读的小说,因而"手机说"并不是一个主谓结构的句子,而是一个偏正结构的名词.现今各种文学大赛很多,各式的网络文学大赛也很多,但是以手机为首要阅读载体的文学大赛,即使包括短信、笑话等微型题材,却也并不是太多,毕竟将手机作为阅读终端,是这几年才勃发的风潮.  相似文献   

4.
何临青 《传媒》2015,(17):57-59
作为一位"90后",笔者第一次真正听到"海采"这个词是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你幸福吗"那组报道播出后,微博上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央视编辑是不是脑残"的论战时. 于是,笔者立刻在电脑上回看了当时那些为人们津津乐道,也议论颇多的节目,特别是那段"我姓曾"的"神问答".当时,就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因为在央视的屏幕上,除了不幸被"好事儿"网友整合成段子的主播口误和记者失态外,从来少有这么突兀的桥段.而这样的突兀,除了带来惊讶,还有一种认同和舒适感.  相似文献   

5.
在文艺广播节目中,文学节目大有听众,文学节目必不可少,文学节目有很大的需求市场,文学节目依然是大有作为。一、真正的文学精品是最"耐欣赏"的精神消费品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从衡量"收文"是不是档案的标准,档案的唯一性并非指档案只有一份,"收文"作为档案与"收文"是档案没有区别,档案馆档案重复与"收文"是档案无关等几个方面对"收文"不是档案论进行了质疑.  相似文献   

7.
"80后"文学一方面在内容上尽情书写属于他们自己的青春成长过程,一方面过多的依赖于网络媒介进行传播.这也就使得80后文学的受众群体也局限于有相同或相似经历的80后、90后的特定群体区域,"窄众化"趋势越发明显.  相似文献   

8.
"天津日报·文艺周刊"创刊于1949年,在半个多世纪的办刊历史中,始终坚持党的"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保持和发扬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不仅发表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而且培养和扶植了众多的文学新人,其中有的已经走向中国文坛,成为载入新中国文学史册的文学大师和知名作家.我国著名作家郭小川、方纪、孙犁,都曾为这块文艺副刊倾注过心血,使其成为哺育、培养和扶植文学新人的摇篮与苗圃.茅盾、胡风等大家都曾为"文艺周刊"撰写过稿件."文艺周刊"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最享盛名的报纸副刊之一.  相似文献   

9.
(接上期) 编辑的"诗外功夫" 常言道:"功夫在诗外."这是说要作好诗,需要丰富的生活体验、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广博的知识积累.  相似文献   

10.
纵观中国电影发展史,在"十七年"期间曾出现了一波文学与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热潮.本文首先就文学与电影这两种艺术形态之间密切的关系进行分析;其次,对"十七年"这一特殊时期的电影发展的历史背景及其特点进行概述;最后以小说《祝福》的改编为例,通过对《祝福》的改动,做到了由小说至电影的艺术创作,也成为"十七年"期间文学与电影跨文化传播的范例.  相似文献   

11.
真正五毒俱全、天良泯灭的贪官在现实生活中应该说只是少数.作为凡尘俗世中的"人",在贪官的道德世界中,也有他们自认为的"忠"和表现形式多样的"孝".  相似文献   

12.
赵礼文 《北京档案》2001,(12):10-11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在档案部门流行这样一种说法:"档案工作好不好,关键在领导."不管这句话是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反正怀柔县档案工作的变化诠释了这句话的正确.  相似文献   

13.
"编辑"词义从古到今的演变(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编辑"概念是编辑学研究的一个核心范畴."编辑"概念是怎样形成和发展变化的,"编著合一"是不是古代编辑的特征,编辑出版史要不要划分编辑活动和著作活动的界限,"编辑"一词怎样进入近现代新闻出版词汇,这些都是讨论的热点.本文想通过考察"编辑"词义从古到今的演变来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有人会问:"反映报道"是不是就是"连续报道"?这里,回答是或回答不是,都不容易说明白.我们可以这么表述:第一,"反映报道"的本义,应是在报道或披露某人某事某问题某现象之后,记者收集的社会各界对此的看法和意见.第二,在连续报道的"家庭成员"中,反映报道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凡尔赛文学"指的是先抑后扬、明贬暗褒式的低调性炫耀话语体系.在网络新媒体的助推下,"凡尔赛文学"从亚文化圈层迅速扩张,成为当下社会一种无法忽视的青年亚文化现象.符号化、自我矫饰、形大于实是"凡尔赛文学"最为明显的文化表征.与此同时,青年亚文化群体通过戏谑的姿态消解阶层冲突与身份焦虑."反凡尔赛文学"的抵抗性生成昭示着青年亚文化群体在与主流文化的抗争中寻求属于自身的话语塑造与话语表达方式,用一种温和的反叛方式完成自身的话语体系和情感诉求.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改革,从"大包干"开始.当时,当于"大包干"的报道铺天盖地,主调就一句话:一包就灵! "大包干"的威力到底有多大?"大包干"是不是调动农民积极性的最大因素?采访农村,观察农村,接触无数个农村致富的典型,我的结论是:引发农村发生革命性变化的,不是"大包干",而是逐步放开和逐步成熟的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改变了中国,改变了农村,也改变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和地位.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许多城市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创意城市"殊荣强化其文化形象,"文学之都"即是"创意城市"的七大主题之一.本文以坐拥各项优势资源的爱丁堡为主要分析案例,辅以爱荷华城、墨尔本、西雅图及南京等四个具有单项优势的城市作为次要分析案例,以场域与资本理论为依据,探讨上述各城市如何通过文化资源、经济强度、社会组织关系等优势建构"文学之都"称号.研究发现爱丁堡此类资源多元化的"文学之都"主要通过长期的历史与文化积累逐渐形成.然而,其他"文学之都"的成功申报与否,取决于其对单项优势资本的利用率与转化率.本文对其他欲申报"文学之都"的城市提出科学性建议,并归纳调动资本以树立城市文化形象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8.
顾彬教授在斥责一部分中国作家的作品是“垃圾”时,非常惋惜地指出,中国当代作家大多数不懂外语,到外面转了一大圈,仍然像卡在一个小房子里,不能张开眼睛看世界,不能跟世界文学对话,也不能站在异文化立场来反观自己,而不能反观自己就不能提高自己,正如不懂外语也就不能真正懂得母语。  相似文献   

19.
宋晓华 《出版科学》2007,15(5):17-18
编辑的"功夫"直接影响到刊物的质量,做编辑是要练"慢功"的,要做到心静、眼锐、手勤,脑活,如此才能真正做好编辑工作.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文学作品对外翻译出版数量以及图书馆馆藏数量逐年增多,中国文学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也在日益扩大,传播力不强仍然是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最大痛点.中国网络文学欧美热为研究中国文学翻译出版"走出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引发我们对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的再度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