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初次分配中的不公平问题,主要应该在初次分配中解决,不要推给二次分配。[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初次分配中应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初次分配不注重公平而寄希望于二次、三次分配,最终只能是"治标不治本".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现状的考察,指出在初次分配中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初次分配效率与公平的制度改革:演进与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之初,我国确立了"效率优先"和"初次分配注重效率"的提法,但"效率优先"模式只讲效率,不重公平,导致我国出现了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分配格局。从当前来看,实现初次分配由"效率优先"向"效率与公平并重"的过渡,是我国收入分配原则发展的必然趋势,并且已具备充分的实施条件。另外,从改革实践来看,我国政府对公平的偏好不断增强,这是初次分配从"效率优先"向"效率与公平并重"的重要过渡。  相似文献   

4.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什么是初次分配与再分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是国民生产总值分配的两个环节.初次分配是指在生产活动中,企业作为分配主体,将国民生产总值在国家、企业、个人之间进行分配.任何生产活动都离不开劳动力、资本、土地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共同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取得这些要素必须支付一定的报酬,这种报酬就形成各要素提供者的初次分配收入.  相似文献   

5.
以物权分析为切入口.可确认物权效率与物权公平的静态统一向动态冲突发展,依靠物权社会化的限制,使冲突转化为效率和公平的高层统一。物权制度的两个统一能够代表初次分配中的对立统一。初次分配中社会效率与社会公平的高层面统一.是市场失灵时政府干预的结果.政府限制权利滥用使权利社会化而导致收入分配均衡。效率优先论是“权利本位”的价值理念.关键在于追求什么目标的效率.以牺牲资源环境、他人公平为代价的净货币收入的效率优先不可取;占有规律决定了私人高效率不可能分给穷人“蛋糕”。准确认识效率与公平的两个统一可明晰政府与市场分工。维护社会公平是政府的“良心”。  相似文献   

6.
近十年来,我国劳动者报酬不断降低的非正常现象,加剧了国民收入分配向资本所有者倾斜的趋势,这是初次分配不公的结果与反映。党的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要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是经济发展新阶段,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一个极具深远意义的方针。  相似文献   

7.
论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公平与效率的含义,讨论如何正确看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8.
从党的十三大到十六大这15年期闻,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原则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十三大是“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十四大是“兼顾效率与公平”;十五大是“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十六大则进一步发展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前几次代表大会较侧重于效率问题,十六大则开始侧重于公平问题。针对十六大报告中这一个人收入分配的新原则,本文重点分析了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与再分配这两个分配层次是如何实现收入公平的。注重效率的初次分配有助于社会财富的增长,为收入公平的实现打下物质基础;注重公平的再分配有助于收入差距的缩小,为收入公平的实现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9.
本认为,公平与效率之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只有在现实社会条件的基础上,坚定地实行社会平等原则,不断提高公平程度,才能有效地促进效率的提高,为了实现公平分配,提高效率,本分析了在商品或劳动产品所实现的价值中,包含着自然资源价值,社会资源价值和劳动的劳动价值这三种价值内容,从而认为应当把其中的自然资源价值和社会资源价值分配给社会掌握用于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改造和开发,把其中的劳动价值根据按劳分配原则分配给劳动个人,由于按劳分配原则本身所存在的缺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实行简便易行并符合公平分配原则要求的按资分配和人道主义救助相结合的分配体制。  相似文献   

10.
初次分配是实现公平分配的基础,企业内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是在初次分配领域实现公平分配的微观基础,实现公平分配必须改革现有的占主导地位的资本要素、产权制度,发展和确立非物质资本所有者的产权和劳动联合体集体产权。  相似文献   

11.
中共分配理念的嬗变过程是一个不断调整效率与公平之间关系的过程:从过去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今天的"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都要注重公平"。文章在对公平和效率进行阐释的基础上,探讨中共分配理念的嬗变,并分析这种分配理念产生的影响、实现机制以及其中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初次分配不能解决的以及初次分配带来的收入公平问题,要通过再分配来解决。收入再分配也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问题。针对收入再分配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要完善税收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转移支付制度,另一方面还要解决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强监管,不断提高政策实施的效果,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成果.建立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3.
从"择校"看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义务教育的公共品性质决定了它应该是由国家投资、相对公平的教育。以择校现象为基点,以过去、现在、未来为文章的主线,从实证与规范双重角度探讨了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公平性。在此基础上指出。义务教育的不公平既是社会收益分配不公平的反映,又将进一步加大未来社会收益的不公平分配。  相似文献   

14.
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两者是内在统一,动态平衡的.在计划经济时期,过分注重公平忽视效率,导致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得不到满足.改革开放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经济发展进入黄金期;同时,社会矛盾也进入凸显期,由收入差距扩大而引发的种种社会矛盾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因此,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在实践层面上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所侧重,但是在法理上,特别是在党的治国理政的指导方针上,不宜提“谁先谁后“,而要强调“并重“,这样才能真正持久地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5.
教育公平在高校招生中一直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如何使得高校招生在操作中既能体现其公平性,又能为高校有效地招揽到合适的人才,已成为高校招生讨论的一个焦点。高校招生中的不公平主要体现在录取计划中的地区差异、自主招生选拔中的偏差、高校收费制对公平性的制约以及城乡受教育机会悬殊等方面,应着力探究高校招生公平的补救性措施。  相似文献   

16.
正确的公平效率观是追求两者的统一,把两者的对立性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最小化。从论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关系出发,通过阐明以往分配模式的局限,提出建立基于公平与效率平衡关系的分配模式。在这一模式中,政府应当介入第一次分配,发挥市场与政府的双重作用,从而达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综论我国学界关于公平与效率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自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界关于公平与效率问题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研究体现了现实与理论、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当前公平与效率问题的研究应与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以拓展该问题研究的理论视野。  相似文献   

18.
高校岗位津贴分配制度要以岗位工作的复杂程度、强度、效益度为主要依据,处理好不同岗位人员在津贴分配中的关系,注重津贴分配方案的导向性和动态性,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消费效率和公平不同于收入分配上的效率与公平。效率主要是通过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和竞争机制实现的,而消费公平要遵守“市场内公平”和“市场外公平”两方面的规则。“市场内公平”可以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直接体现效率,“市场外公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对“市场内公平”的补充和矫正作用.间接地达到促进效率提高的目的,二者共同构成现代社会消费公平大厦的基石。  相似文献   

20.
效率与公平辩思--兼谈"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往往在两种含义上使用公平概念,即理想化状态的平等和各个历史阶段上的具体内容上的公平.这两种不同意义上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不同的.前者与效率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与效率应保持平衡;后者与效率相随而生,是效率的前提和务件,与效率是统一的.因此,后者包含在效率优先之中,是效率可持续提高的保证,而“兼顾公平”中的公平是指其理想化状态上的平等.这对于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