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六、七月份(210—250句) 210.“今天是六一儿(ér)童节,我们心里多么高兴(快乐、快活)啊!”(家长或老师可在六月一日这天教此句。) 211.“今天我打扮得多好看(漂亮、美丽)啊!”(家长或老师可先问:“今天你打扮得怎么样啊?”) 212.“今天我们开了庆(qìng)祝(zhǜ)会(huì),很多小朋友表演了节(jié)目。”(家长或老师可先问:“今天你们开了什么会?许多小朋友上台做什么的?”) 213.“老师发(fē)奖(jiǎng)品(pǐn)给我  相似文献   

2.
李娟 《吉林教育》2007,(5):64-64
“老师,老师,有件事我要告诉您!”班上一个小女生一看到我,就拉着我的袖子追着我说,“昨天家长会后,我爸爸一进家门就对妈妈说:‘我今天好有面子啊!’高兴得要在周末带我去麦当劳。”  相似文献   

3.
十一月份(66—94句) 66.“这是水(shuǐ),我们可以用水洗手,洗脸。”(家长或老师可以先问:“这是什么?我们可以用水干什么?”) 67.“看(kàn),×阿姨把地扫(shǎo)得真(zhēn)干净。谢谢×阿姨!”  相似文献   

4.
我们是钢丝     
王钢 《红领巾》2009,(7):16-23
今天是个踢球的好天气。可不是吗?太阳暖暖的,风儿轻轻的,云儿淡淡的,更重要的是今天星期五,吴老师竟然没有拖堂——下课铃声刚一响,他就匆匆闪人了。对了,今天他打扮得挺帅!女生们细心,特别注意到了吴老师的新领带和蚂蚁拄着拐杖也难爬上去的头发。她们小声议论:“吴老师去约会?不会吧,我们有师娘了啊……”  相似文献   

5.
我和×××这几天纪律为什么不太好呢?您不知道.因为这几天,坐在我们前面的×××,不知为什么他经常和我们骂仗.上星期写《欢送新兵》的作文时,我俩看了他的作文,他写“新兵打扮得象唱戏一样”,我俩笑了一下,他就说:“打扮得…… .”(学生骂人的话,故略)昨天,他又用毛笔在纸上画了一个不象样的人头,说:“这是你们两个的爸爸.”我哭了.啊!张老师,  相似文献   

6.
(一) 薇洁最近霉得要命,“发霉”的那种霉倒还可以应付,问题是她属于“倒霉”的那种。大霉没有,小霉不断。比如说:走过学生公寓,从上面飞下来—件不明物体,十有八九砸在薇洁身上;钱包一直处于有与无的边缘。今天语文课上老师说抽背课文。薇洁的头只差没碰到课桌了,心理直祈祷:上帝啊菩萨啊!你们大慈大悲放过我吧!可惜上帝菩萨不吃薇洁这套,语文老师低沉的一声差点把薇洁吓死:“薇洁,你背。”薇洁紧张得差点昏过去。刚背一句。《赤璧赋》……”便一直“fu”不下去了。当老师尖锐的目光像扫  相似文献   

7.
放学后,一个三年级小学生(我同事的女儿)回到家里,高高兴兴地对家长说:“我今天数学考了96分;老师说95分就是不及格!”她的家长刚刚听到96分时感到很高兴,后来却又不禁担忧起来:因为他的女儿仅仅高出及格标准1分啊!  相似文献   

8.
四月份(150-175句) 150.“我们都来种(zh(?)ng)葵(ku(?))花吧!”151.“我们先挖坑(k(?)ng)、下种,再盖土、浇水。(家长或老师可先教幼儿认识葵花籽,然后再边干边说以上两句话。见《纲要》语言第1、2条,常识第8条。) 152.“有样东西真(zh(?)n)美丽,四(s(?))片翅(ch(?))膀象花衣,春天飞(f(?)i)到花园里,停在花上采花蜜。”(家长或老师可先教幼儿学  相似文献   

9.
中午,我们兴高采烈地来到餐(cān)厅(tīn)吃饭。今天的饭菜真香啊,大家都只顾埋(mái)着头狼吞(tūn)虎咽(yàn),没有一个人讲话。突然,坐在我旁边的同学大声尖叫起来“:哇,菜里有树叶!”只见她的餐盘里果然有一片树叶!同学们马上纷纷议论“:准是阿姨们今天洗菜时不仔细,没发现这片树叶!”又一个同学说“啊!好脏!我吃不下去了!”正在这时,谭(tán)老师走过来了,问我们发生了什么事?我们连忙叽叽喳喳地“汇(huì)报”个不停,谭老师一句也没有听清。她示意我来说,这才搞清楚原来我们在菜里发现了“树叶”。只见谭老师像个侦(zhēn)探(tàn)似…  相似文献   

10.
一、作文,“集体失语”的尴尬现实常听一些家长慨叹:我孩子就是不会写文章!常听学生惊呼:啊!又要写作文!也常听一些老师无奈地说:唉!没法教了。这班孩子的文章写得太差了!文章干巴巴,没有好词好句;选材也不会……作文,演化为孩子们闻之色变的“魔鬼”!作文,演变成了家长、老师们面临的一大难题!作文,真的那样难吗?孩子们的表达真的就那么困难?那些还没有跨入校园的稚子为何常有天真的“惊人之语”?那些在日常生活中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的孩子们,怎么在作文课堂上需要书面写作时就“集体失语”了?是什么让能说会道的孩子变成了墨守成规、不敢…  相似文献   

11.
娱乐至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少家长面对自己孩子成天泡在网吧,或在歌舞厅疯狂而不能自拔,或乐此不疲地追星,在心急如焚的情况下脱口而出的口头禅,常常是“你玩得死啊!”就这么一句看似荒唐的骂人话,实际上却蕴涵着真理的智慧。  相似文献   

12.
“上课!”我紧张得终于说出了第一句。“老师,您好!”我满脸通红赶紧应答:“同学们好,请坐!”我今天讲的是数学课。  相似文献   

13.
那些家长     
她是一个很“黏人”的家长。每次“逮”到老师就唠叨个不停,恨不能把他儿子小时候尿几次床的事都告诉你,临了,总是那么几句,“谢谢老师关心啊!多照顾点啊!”因为都领教过她的执,所以我们老师看见她总巴不得绕路而行。倒不是不愿意照顾她儿子,实在是怕她的嘴巴“叨”去我们太多的时间。  相似文献   

14.
刘丹丹 《新读写》2014,(11):39-41
赵孝静,我的初中同学,那可真是一个十足的“倔头儿”。瞧,这不又“倔”上了。 班主任把我们几个成绩冒尖的同学叫到办公室,说回去征求一下家长意见,只要能掏200块钱就可在体育加试中得满分,末了特别叮嘱一句:“每一分都决定你们上重点高中的命运啊!”有几个同学当场就说家长早有此意了。班主任点点头,把目光转向赵孝静:“你呢?”赵孝静不假思索地回绝道:“我不买!”老师的脸一下子拉长了,语调压低了许多:“怎么?赵孝静啊,为什么每次你都这么倔呢!这可是上重点中学的关键……回去问问家长吧。”“赵倔头”一仰头,眉毛拧成了疙瘩:“这是我的事,我自己能做主!”  相似文献   

15.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美籍华人吴健雄在评论中美家长对待孩子学习的不同做法时说:“在中国,家长往往问孩子:‘你今天得了几个100分?’而在美国,家长总是这样问:‘你今天向老师问了几个有意义的问题啊?’”显而易见,美国家长的做法要正确得多,进步得多。  相似文献   

16.
今天,是个难忘的日子。 下午,我去接女儿时,女儿的老师说:“你的孩子今天举手发言了!”听了老师这句话,我激动得几乎落下泪来。我一下子紧紧抱住女儿,连声对老师说:“谢谢!谢谢!”老师这样一句平常的话为什么会令我这样激动呢?这得从女儿上小班时说起。  相似文献   

17.
<正>大象老师又布置(bǜzhi)奇怪的作业了,还是写作文。不过,这次不是写“开头”,而是写“结尾”,一篇作文只要写几句, 甚至一两句也可以! 狗狗高兴得“汪汪”叫。兔兔却直摇耳朵,他觉得,写结尾比写开头难多了。你还没想好整篇作文写什么,怎么来结尾啊! 大象老师表扬兔兔:“说对了,虽然只是写结尾,也要想一想整篇作文大概要写些什么。”  相似文献   

18.
《学前教育》2010,(7):85-86
开学了,当我们三个平均年龄仅为21岁的小老师走进小朋友家里进行家访时,从家长异样的眼神中,我们读出了他们的怀疑和不信任。“这么年轻啊?”“还有新毕业的呢!”“班里有多少孩子啊?”“你们还是孩子呢!”“你们能管得过来吗?”  相似文献   

19.
前不久,我被邀请担任“宝宝讲故事”比赛的评委。比赛结束后,摄影师笑眯眯地问一个小选手:“你觉得今天的表现能得多少分啊?”“我怎么知道,标准还不是你们订的!不过,我觉得自己可以得99分!”——一言既出,语惊四座。摄影师和小选手的父母面面相觑:“现在的小孩怎么这么早熟?她居然知道标准是我们订的!她才5岁!”……这个孩子斩钉截铁的一句“标准还不是你们订的”道明了这样一个真理——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是成人们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给孩子制订游戏规则、掌握游戏的话语权并且对游戏的结果进行诠释和裁定的过程。今天的家长们似乎都被卷入了…  相似文献   

20.
帮助     
去年八月底,有一位家长领着一个孩子来到大滩小学,用探询的口气问招收新生的老师:“我的这个孩子你们能收他上学念书吗?”老师觉得问得奇怪,回答道:“怎么不能呢?只要够上学年龄学校都收。”家长拉起孩子的右胳膊。啊!原来没有右手。老师先是一愣:没有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