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2 毫秒
1.
本文以《金瓶梅》为蓝本分析了助动词"可"的演变过程,着重从语义句法结构等方面阐述了"可"由动词到助动词的转化过程,并分析了双音节词"可以"的句法结构、意义及其成词标准。  相似文献   

2.
高洁 《文教资料》2008,(15):32-33
<齐民要术>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不可多得的重要语料.中古时期助动词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变化,其中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出现了大量的双音节助动词,本文就<要术>中出现的双音节助动词进行了穷尽式的统计,并进行句法和语义分析.  相似文献   

3.
《搜神记》共有7类副词与助动词连用,以与可能类助动词连用为最。由于语法性质的不同,连用位序以副词在前、助动词在后为主,但语用有所需要时,助动词也可位于副词之前。二者关系随语序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4.
现代语言学把"联绵字"的内涵界定为"双音节单纯词",导致在"联绵字"分类上关于"叠字"归属有分歧。为了教学和研究的方便,"联绵字"内涵应重新界定为"由不同音节组成的双音节单纯词",这样就可以将"重言"与"联绵字"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5.
施海燕 《考试周刊》2009,(9):149-150
在古典日语助动词中,表示判断语气的助动词有很多,但是就表示"推量、推定"意义的助动词来说,主要有按时间分类的"む"系列的"む、らむ、けむ"和按感觉分类的"めり"、"らし"、"なり"两组文语助动词。在阅读古典文学作品时学习者常常混淆这些助动词的用法,难以判断其使用的语境或根据。本文通过例句主要从活用接续、机能和语源等方面对后一组文语助动词"めり"、"らし"、"なり"进行比较分析,揭示其异同及特点。  相似文献   

6.
一般语法教课书中,在讲到动词重叠时,往往只提到单音动词重叠式是 AA 式,双音动词重叠式是 ABAB 式。其实,双音节动词不但可以以 ABAB 式重叠,而且可以以 AABB 式重叠,不但双音节动词可以重叠为 AABB 式,而且单音节动词也可采用重叠连用的方式构成AABB 式。例如:  相似文献   

7.
将"夔一足"两种传统含义纠缠在一起的,表面上看是音节停顿的不同,实质原因则是儒家的治国理想。将"夔一足"与《庄子》的"技与道"相结合,则能发掘其新的含义:夔的修养只在音乐领域值得称道,而对更高修养境界的追求,应该永不停息。  相似文献   

8.
杨振林 《中学俄语》2012,(10):58-59
动词的体是中学俄语语法中的重点和难点。俄语中有些动词常与动词不定式连用,其中一部分我们把它称为助动词。一部分助动词与不定式连用时,不定式只能用未完成体,而另一部分助动词与动词不定式连用时,不定式只能用完成体。现就这个问题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三部分探讨了景颇语助动词的形成问题。首先从语法动能、语义差别的角度论证了助动词 在景颇语中是一个独立的词类。然后探讨了助动词形成的具体途径,指出它是通过动词虚化、状态词转 化、拟声构词等手段而形成的,并指出动词虚化为助动词的语义条件和语义变化以及由此形成的虚化 链。最后从理论上分析了助动词形成的各种相关条件,指出助动词的形成是与景颇语处于由粘着型向分 析型语言过渡、出现实词虚化、双音节化等趋势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尹学利 《语文知识》2010,(4):113-115
在"功能范畴假设"理论中,单音节V、双音节V、多音节V都可以进入"V在LP"构式。"了"的句法位置表明了"V在"是句法生成的复合词,跟V本身的音节无关。  相似文献   

11.
异类副词的连用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现象,其中否定副词与他类副词的连用最为常见。本文选取先秦两部有代表性的文献《韩非子》和《吕氏春秋》,对其中否定副词与他类副词双项连用的情况进行考察,研究连用副词的共现位次并分析其原因。  相似文献   

12.
“得”字既可以做助词使用,也可以做词素使用,但它们的形式几乎完全一样,为此,就要注意识别。从语言现象看,它既可以跟双音节的词连用,也可以跟单音节的词连用。当它跟双音节词连用时,除了在“恨不得”、“巴不得”、“舍不得”、“由不得”等带有否定副词,构成“△不得”的格式里是词素外,在“粗暴得”“激  相似文献   

13.
先秦单音节助动词考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理前人提出的单音节助动词,从句法和语义两个方面对这类词重新加以审视,考其语义,辞其功能,最后得到一个先秦单音节助动词的有定范围。  相似文献   

14.
现代汉语中有许多复合虚词(即双音节虚词)是由古代汉语中连用的两个虚词逐渐凝固而成。但今天的复合虚词并不等同于古代的连用虚词。本论以“于是”“以为”“可以”等为例详细论述了古代汉语中常见的连用虚词用法、意义及其与现代汉语中的复合虚词的区别。  相似文献   

15.
四川南江方言的词缀"儿",从语音上看有儿化和儿尾两种形式,儿化不自成一个音节,儿尾自成音节。后缀"儿"放在双音节或多音节后儿化,放在单音节后一般为儿尾。本文试从儿化、儿尾的构成、作用、音值等方面说明词缀"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研究《论语》古今形同义异双音节词,有利于了解先秦时期的语言风貌,对探寻古今词义演变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二语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的轻声词主要是双音节轻声词,其中有部分附加式轻声词不但在结构上有标志性很强的后缀,而且可以进行词性及词义的类推,对扩大二语习得者的词汇量有极大帮助。本文主要介绍了数量最多的附加"子"后缀的双音节轻声词,并对其教学提出了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语义、语用的角度,对汉语"人"部双音节单纯词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解析,目的在于以个案为研究对象,在微观上探讨汉语词汇发展变化的历程。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三国志>为蓝本具体分析了助动词"须"的演变过程,并着重从语义句法结构等方面阐述了"须"由动词到助动词的转化过程,同时分析了"必须"这双音节词的句法结构、意义以及其成词的标准.  相似文献   

20.
双音节单位"与不"常附着在表示行为或性质的词或短语后面,表示正反两方面的意义,可用于陈述句或反复问句,由并列连词"与"的一个常用结构"X与不X"派生而来。在语言的经济原则、"不"的指代性、语音节奏、韵律框架作用几方面因素的影响下,经过使用者的重新分析,"与不"逐步完成了它的语法化过程,从"并列连词+表否定意义的后项"这一结构,变成了一个新的双音节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