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场景曲”,指的是描写一个场面,且具有一定叙事性的元散曲。元散曲“场景曲”中人物形象生动,富有意境,取得了独特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2.
乔吉是元杂剧创作的中后期代表,他目前所留存的杂剧从内容到形式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从语言、内容与结构等不同方面来探讨他的杂剧特点,并结合他的散曲,梳理他在作品中附着的自我形象,从而揭示乔吉在特殊的环境中,满怀期冀、失落、悲愤与自我安慰真实的心态  相似文献   

3.
元曲里几个单字的读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刻",<中原音韵>错收;"咽(銛)揉摸"等字,除<中原音韵>所收外,还有一个读音,且对应的意义也与之不同,<中原音韵>失收;"阁他谋"等字,又音性质类似于今天的文白异读.  相似文献   

4.
乔吉是元杂剧创作的中后期代表,他目前所留存的杂剧从内容到形式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从语言、内容与结构等不同方面来探讨他的杂剧特点,并结合他的散曲,梳理他在作品中附着的自我形象,从而揭示乔吉在特殊的环境中,满怀期冀、失落、悲愤与自我安慰真实的心态  相似文献   

5.
6.
宋金时期是中国戏剧观念转变与曲唱理论产生的时期,尽管这一时期以表演为主的"剧"观念仍然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曲、舞在戏剧表演中成分增加了。对于"曲"演变历史的回顾与记载,反映了中国戏剧观念正于此时发生着潜移默化的转变,与这种观念的变化相适应的,是中国早期曲唱理论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8.
王九思的散曲集《碧山乐府》题材丰富、内容广泛,其中一类为寿曲,即为人祝寿之曲和自寿之曲,反映了他对亲情友情、家庭伦理的重视,表现出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  相似文献   

9.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两部分,散曲不仅是古代从乐府到词这一音乐文学传播的继承和发展,作为戏剧的杂剧艺术,由于其曲牌联套的形式,也和音乐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在元人的观念中,对曲的重视更多于对关目故事,戏剧冲突的注意,可以说,元杂剧是成熟的戏剧,但元人普遍的观念中,杂剧创作还在辞章之列,元曲艺术是以曲为本位的。  相似文献   

10.
维佳 《下一代》2009,(9):5-5
严冬已过,春天来了。人们喜欢赋诗歌颂春天。因为春天是美好的,春天生机盎然而充满活力,春天又是催人奋进的季节。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多么宝贵,多么令人眷恋啊,让我们都来珍爱春天吧!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公开教学研讨活动《小河淌水》为例,对唱歌教学中的"一曲多唱"式的创编教学模式的教学条件、教学理念、教学要领以及教学流程等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12.
史航 《辽宁高职学报》2006,8(6):111-112
继唐诗、宋词之后而代起的元曲,不仅在文学、戏剧方面开创了一代新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音乐的表现上,也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在我国高等艺术院校中,尤其是艺术类高职学生的学习重点,往往只侧重了自己本专业的部分,对相关音乐史的知识理论常识掌握的少之又少。针对这一特殊性,将中国古代史中,元曲的小令及带过曲进行一点粗浅研究和论述,试图为高职学生音乐史类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一份可参考的资料。  相似文献   

13.
阮籍身处魏晋易代之际,上承两汉,下接南北朝,今共存诗九十七首。通过对其诗韵的分析,可看出其用韵(包括声调)或类于两汉,或近于南北朝,由两汉向南北朝过渡之特点昭然可辨。类于两汉者有东冬钟、鱼虞模、元寒桓删山先仙;近于南北朝者有支脂之微、齐隹皆灰咍、覃咸侵盐凡添。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前贤的基础上广泛搜集材料,细细爬梳,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将北朝后期的阳声韵、入声韵部分各分为16部,共32部,与南朝的用韵情况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5.
张爱华 《成才之路》2009,(22):84-85
元散曲保留着乐府民歌那种强烈的人民性和现实主义精神,其自然本色的艺术风格与民歌息息相通。但元散曲作为文人诗歌,有其不同于民歌的特点,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有其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16.
汤式是元末明初一位具有代表性和过渡性的散曲家。研究其散曲小令的用韵,将有利于大家了解这一时期散曲北小令用韵的一些特点。通过统计、分析、归纳得知:在其161首小令中,押韵方式共6种,有5类7首超越《中原音韵》的部界,用韵稍宽。与明代前期、中期、中后期代表性散曲家的北散曲小令用韵情况比较,发现汤式在小令用韵方面还是较为严格地遵守《中原音韵》的韵部押韵的。  相似文献   

17.
黄济 《中国教师》2008,(5):29-30
<正>一、曲与杂剧的产生和发展十二三世纪,宋王朝南迁,在宋与辽、金对峙的形式下,北方出现了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即散曲。到元代即定型,并发展成为杂剧。元曲,在文坛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与唐诗、宋词并称,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朵奇葩。曲是由词演化而来的,  相似文献   

18.
对于《切韵》是一部什么样的韵书,它的语音基础是什么,所代表的是何时何地何种类型的语音,历来存在争议。《切韵》序中交代"欲更捃选精切,除消舒缓。颜外史、萧国子多所决定",可见颜之推是《切韵》编纂大纲的拟定者之一,要想弄清《切韵》的性质,研究颜之推的音韵观点、用韵情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模糊是一种普遍现象,是语言的基本特征之一。文章从模糊美学角度试析元曲《寿阳曲·远浦帆归》周方珠教授的译文,着重从语言结构、音韵、意象、意境等方面来探讨元曲及其译文模糊美的再现。周教授通过"留白"的翻译手法,为读者留下了广阔的遐想空间,为元曲的可译性提供了一个完美的例证。  相似文献   

20.
作为元代少数民族诗人,萨都剌的诗歌对考察近代语音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将萨都刺诗韵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穷尽式的系联归纳方法,旨在考求其诗歌用韵系统,为勾勒元代语音发展史提供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