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成语,其中有些成语来源于历史故事,有些成语来源于名言警句。学好这类成语,不仅有助于我们在生活学习中灵活地运用它们,还能帮助我们学习历史、巧记历史人物。下面笔者就把同学们比较常见的一些成语及其对应的历史人物列出来,希望能对同学们的学习起到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成语与名人     
成语是我们汉语中特有的一种语言形式,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短语或短句。大多数成语都有出处,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其意。怪不得老外学汉语最怕的就是成语。其实成语也很有趣。成语也造就了很多名人,有些名人也与成语息息相关,有些人因成语而流传千古。比如孙山(名落孙山)、墨子(墨守成规)、叶公(叶公好龙)。下面就与成语息息相关的一些名人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3.
赵永清 《语文天地》2011,(17):27-30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有些成语从字面上不难理解,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其意。在运用成语过程中,常有人因"望文生义"或"孤陋寡闻"而误用。笔者所列高频误用成语80例,意在帮助人们规范  相似文献   

4.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有些成语从字面上不难理解,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其意。在运用成语过程中,常有人因“望文生义”或“孤陋寡闻”而误用。笔者所列高频误用成语80例,意在帮助人们规范使用语言之精华——成语。  相似文献   

5.
成语是人们长期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有些成语从字面上不难理解,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否则,以"貌"取词,望文生义,就会闹出笑话。现举几  相似文献   

6.
韩起银 《文教资料》2006,(10):89-90
成语大多是古汉语演变、转化而成的,它在语音、文字、语法、修辞等方面都和古汉语息息相关或一脉相成的。学习成语与学习古汉语知识,是相得益彰的两方面,学好古汉语知识可以更好地掌握成语,学好成语可以更好地理解古汉语知识。从成语的内容看,它或来源于古代寓言故事、神话传说  相似文献   

7.
英文中的成语或习语(idiom),有些与动、植物有关,有些出自神话或圣经故事,有些源于典故,有些则与数字有关,形形式式,多姿多彩。如果擅于掌握,应用这些成语,必能表达出色,文笔生辉。  相似文献   

8.
正确使用成语是近年来语文高考必不可少的内容。正确使用的前提是能准确地理解该成语的含义及其在句中的感情色彩。有些成语可一望而知其义,有些成语就不能望文生义,如“万人空巷”不是“人们都集中在家中而使得巷子空了”,而是形容盛大的集会或新奇的事  相似文献   

9.
成语是一个民族语言的精华,它们大多来源于古代的文化典籍,或成于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或出自生动有趣的神话传说,与我们所熟悉的古汉语知识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了解成语中相关的文言现象,对我们熟练地掌握成语,密切古代文化知识的内部联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试对成语中的文言知识予以简要的例说。  相似文献   

10.
成语是人们长期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有些成语从字面上不难理解,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否则,以"貌"取词,望文生义,就会闹出笑话。现举几例:1.不刊之论--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不能误解为不能刊出的错误观点。  相似文献   

11.
高考对成语的考查非常注重感情色彩的正确运用。这就要求学生在积累成语时,一定要注意它的感情色彩。许多成语或褒或贬或中性,感情色彩是单一的。但有些成语,在感情色彩上却是褒贬共存(这类成语常常是多义成语)。对这类成语,如果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则易造成误判,因此,对这种褒贬共存的成语,尤其应该注意。现列举10例如下:  相似文献   

12.
成语是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约定俗成的、具有完整独特意义的语言。有些是表达一定概念的固定词组,有些则是含有特殊形象或概括的谚语。它具有一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只有掌握成语的特点了解其内涵,才会在运用中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13.
来源于历史典故、宗教经典或古代文献的相当数量的成语承载了古代汉语的主要元素和基本句法格式。分析和研究古代汉语"化石"成语的相关元素和句法格式,对于正确使用成语,进而以此为阶梯学习古代汉语具有一定的语用价值、认识价值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现在 ,大多数中学生课外接触的文言文是不多的 ,特别是农村初中学生就更微乎其微了。如果单凭课堂上学习的有限篇章 ,要他们运用古汉语知识阅读浅易文言文 ,显然是有困难的。而现代汉语中的绝大部分成语来源于古代的书面语言。这些成语 ,与现代汉语相比较 ,有相当一部分具有文言词语的性质 ,在语法上有些特殊之处。这就决定了成语的本质属性是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相联系的纽带。因此 ,我们可以利用某些成语知识讲清楚一些文言的含义与结构 ;同时又学到一些成语知识 ,避免闹出笑话。这样文言教学与成语教学就成了有机的整体 ,起到了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有些成语从字面上不难理解,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否则,以“貌”取词,望文生义,就会闹出笑话。  相似文献   

16.
汉语成语主要来源于古代书面语,是现代汉语中保留文言成分较多的语言形式。汉语成语的文言特征表现在结构、用词、语法、语音等方面。了解成语的文言特征,有助于我们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成语。  相似文献   

17.
同义成语可以分为意义相同的成语和意义相近的成语两大类型.对成语意义方面的辩析要从五个方面进行,即:一、多义成语的一个义项可以和某个单义成语组成同义关系;二、有些同义成语的语意表达的侧重点不同;三、有些同义成语适用的具体对象不同;四、有些同义成语语意所指的范围的大小不同;五、有些同义成语语意的轻重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8.
在我们的印象中,似乎成语都是我国固有的,哪里来什么进口的成语呢·其实,的确有很多的外来成语。这些外来成语主要有三个来源:佛教、基督教和外国文学作品。来源于佛教的成语有:盲人摸象、现身说法、昙花一现、聚沙成塔、恒河沙  相似文献   

19.
从1992年到2001年连续10年考查了成语的运用。成语是历年来高考必考内容。本文将对历年来成语题考查的特点及命题角度做简单的归纳分析,为成语的复习提供借鉴和参考。一、从成语的感情色彩这一角度命题有些成语具有较强的感情色彩,或褒或贬界限分明。如果不明了成语的褒贬。就很容易用错。例:(1)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  相似文献   

20.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惯用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汉语中的成语大多是四个字的,一般都有出处。有些成语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它的意思,如“后来居上”、“小题大做”等,而有些成语则必须知道它的来源或故事,才能读懂它里面包含的意思。我们读些成语故事是很有好处的。因为不少成语故事都有着比较曲折的情节、精心的布局(故事的结构安排)和生动的语言,多读便能把这些长处学到手。这样,不仅自己的阅读能力会得到提高,而且积累的成语多了,对写好作文也是很有帮助的——如果在一篇作文中恰到好处地用上三五条成语,那么这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