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步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得以全面启动和推进。走进这门课程,我们可以真切感受到它的魅力。然而,在细细审视一些综合实践活动后,不难发现,一些主题实践活动存在着功利化、标签化、口号化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活动过程重形式表达轻内涵渗透、重结果得失轻过程历练、重环节过场轻细节关注,这导致实践活动的育人目标难以真正达成。但如果我们认真关注主题实践  相似文献   

2.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组织教学时预设难度较大。在教学中,活动前关注准备细节,活动中关注合作细节,活动后关注结论细节,才能达到我们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预设目标,才能使活动课更有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思想品德课教学具有时代性、实践性、思想性。在思想品德课中增加社会实践活动,收集社会实践的模式,符合新课标提出的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健全学生人格,实现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4.
数学实践活动作为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生自主活动,结合学生平时所学知识和已有经验,在综合的,有代表性的,富有生活情调的数学实践活动中,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在与同伴的合作交流中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数学素质。  相似文献   

5.
参观过根雕艺术展的人,都会相信这样的事实:一个没有根雕意识的樵夫,即使眼前放着一大堆再完美的根雕材料,也只能当作生火做饭的柴,自然这个樵夫不可能成为根雕的欣赏者,更不可能成为根雕匠;而一位具有强烈的根雕创新意识的人,会驱使自己从被人弃置的数以万计的树根中发现为数极少的根雕艺术品,此人会理所当然地获得“根雕艺术家”的称号。  相似文献   

6.
培养学生在物理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意识,是新课程"以生为本"理念的重要体现。只有当学生能够认识自己在学习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时,才能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物理学习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小学数学课本中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用效载体,教师应结合学生身边的数学素材,充分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鼓励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用眼观察、动口交流、动手操作、动脑思考,把数学应用意识和数学基础、数学能力进行融合,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与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8.
实践活动是人的心理、认识、意识产生与发展的基础。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可通过营造问题氛围,开放活动空间,引导有效反思等策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9.
新课标语文教材编排语文《综合性学习》板块,学生如何学习?有什么作用?综合性学习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提供扎实的基础。在实施综合性学习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积极意识观念,培养学生的自我关注意识、实践观念、共同合作观念共同合作观念等,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整体素养。  相似文献   

10.
<正>《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指出,学生应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的现象,发现并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因此,教师可以立足学生错误的认识、发生的争论、多彩的生活等,鼓励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使之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研究的内容,从而让学生的研究真实发生。1.立足"突如其来"的事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面向的是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自己成长的环境作为学习的场所,捕捉学生在生活中碰到的真实  相似文献   

11.
在2007年笔者开始进行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数学思考的小学生数学能力培养研究"。我们区确立的子课题是"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笔者逐步认识到在小学阶段,首要的任务是观念的培养、数学价值观的形成,而并非仅仅追求学生能解决多少真正的问题,因此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是首要的,也是重要的任务。笔者要持之以恒地对数学应用意识加以关注,并体现于教学设计,落实在课堂教学上。  相似文献   

12.
小学数学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生活愿望和实际需求,使每个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生活履历以及现有的生活经验来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达到独立分析数学现象,解决数学问题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尽量采用现实生活当中的素材作为实际教学案例,通过课堂教学实践、课外实践和家庭社会实践活动,让他(她)们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  相似文献   

13.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既是"问题体系"课程,也是"能力发展"的课题,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学生解决活动过程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第一要素是问题意识,本文从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实践中探讨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强化思维训练,产生问题意识;创设活动情境,激发问题意识;鼓励生活实践,发展问题意识。旨在为探讨同类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洪亮 《基础教育参考》2014,(6):46-48,58
早在2001年《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描述了数感的主要表现,将"建立初步的数感"列入数学思考目标的首项要求。时过十年有余,审慎观之,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问题:数感"被焦点"了,它一直徘徊在教学的边缘。我们的日常教学只关注了标准的程序、方法和技能,却忽视了数学的直觉、敏感和意识,使得学生的学习机械、繁琐,对数的感悟越来越迟钝。这促使我们再次重新思考,什么是数感?怎样才能让数感从教学的边缘走向中心?  相似文献   

15.
将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渗透融合,有利于引领儿童在“活动+劳动”实践中,激发崇尚劳动的情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强化主动参与劳动的意识,在丰富知识和技能中塑造优秀品格,培养和发展创造能力。文章以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为指导,探讨基于儿童劳动意识培养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6.
实践是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职业学校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依托校内实训基地、勤工助学、顶岗实习和校内实践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学生的创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学生问题意识可以多种途径或方法来培养,如训练观察事物能力、调动思维想象积极性、抓住兴趣点激发求知欲、丰富积累知识经验、培养认真负责态度等。  相似文献   

18.
培养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全面提升,教师需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对学生进行深入了解,对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法等内容有全面掌控。这样才能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目标,促使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相似文献   

19.
是否具备跨文化意识,是衡量一个学生是否养成英语核心素养的标准。组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开展以西方英语文化为主线的系列活动,在漫溯历史演绎中汲取、在区分表达差异中了解、在歌曲练习中掌握音律,引导学生多维度了解英语本土文化,养成英语跨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20.
素质教育不断推进,数学新课程改革也在不断提出新的要求。除了做好理论知识的传授之外,教师的教学活动还要更多地体现出应用性和生活性,这是数学的本质。而实践活动则恰恰是最能够体现数学实用性与生活性的载体,为此,探究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形式与开展策略非常关键,对于实现知行合一的教学目标是有重大价值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