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盛雷 《新闻实践》2012,(10):35-36
创办近四年来,节目收视率稳步上升,受到观众和业界学界的普遍好评  相似文献   

2.
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托马斯·谢林评价这本书"运用经济学理性选择的基础理论,使那些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看似平凡其实重要而且令我们困惑不已的现象背后的逻辑变得一览无余。即使是训练有素的经济学家也会享受阅读的乐趣——发现那些作者已经知道但我们还不清楚的东西。我就是这样的。"本文是该书推荐序。  相似文献   

3.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下文简称《物权法)》颁布之前,对赃物是否适用善意取得的问题未有明确的规定,只是在一些法律文件和司法解释中对这个问题作了零散的规定。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物权法》在第九章中明确规定了善意取得制度,但对赃物是否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并未明文提及。本文认为,《物权法》实施后,对赃物是否适用善意取得应适用《物权法》,赃物的善意取得应类推适用《物权法》对遗失物的规定。  相似文献   

4.
为"纪实"直拍小偷是否妥帖?在突发事件中先救人还是先拍摄?在新闻史上,这样的争论一直未停止过。而在全媒体传播的时代,自媒体盛行的今天,新闻专业主义在一些报道中不自觉被弱化的时刻,新闻报道面临的问题更加多元,有更多涉及新闻伦理、新闻善意、新闻建设性参与社会的问题,值得人们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5.
佚名 《新闻世界》2008,(1):31-31
姚明智慧的言语曾被球迷们津津乐道。比如—— 有人问:长得高有什么好处?姚明答:“上面的空气新鲜点。”  相似文献   

6.
胡蓉蓉 《大观周刊》2011,(26):155-155
善意取得亦称即时取得,是指无权处分人转让标的物给善意第三人时,该第三人可以取得标的物所有权,所有权人不得要求第三人返还原物。我国《物权法》中明确规定了善意取得制度,但对于赃物是否适用善意取得却是空白。本文欲从善意取得制度的理论基础及价值取向出发,借鉴国外相关立法措施,结合我国实际,指出赃物应当有条件的适用善意取得。  相似文献   

7.
8.
人类阅读思想必然要经历理性的坚守、破坏与创新这三个阶段的历史变迁。启蒙、宏大体系、秩序是理性主义的关键词,也是理性主义阅读观的关键词。理性主义阅读思想主要受到后现代主义、功利主义、技术至上这三种思想的破坏。我们应坚守理性主义,坚持多元化思想,尊重现实主义阅读思想,努力创新人类阅读思想。参考文献8。  相似文献   

9.
关于档案学理论研究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对“档案学理论研究是否存在‘理论脱离实践’问题?究竟是怎样的原因导致了这一问题的提出?”、一个好的档案学理论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理论?”、档案学基础理论应该研究什么?是‘概念’还是‘观念’?”等问题谈了作者的个人思考和认识。  相似文献   

10.
高情感稿件是近来被媒体定义的一种稿件类型.它不同于以往的泛婚恋、泛家庭话题。这种稿件主要是挖掘事件中超出一般情感的因素,并把它进行充分全面地展示。以此来吸引读者愉快阅读、深度阅读,进而形成读者对高情感稿件的依赖。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碎片化"阅读方式正在迅速影响着广大读者。对此,全社会要积极正视阅读方式的变迁,科学平衡传统阅读与"碎片化"阅读,协力打造"书香中国"和培育"学习型社会"。  相似文献   

12.
民生新闻以其特有的地域性、亲民性、平民化、本土化特点,给电视新闻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主持人提供了自由丰富的发挥个性、展示魅力的平台。作为民生新闻的主持人要有亲民意识,这种意识主要体现在:平等、体验和善意的交流中。  相似文献   

13.
关键 《新闻知识》2005,(5):45-46
中国记遇到了历史上最好的时代。每一个有作为的记在这个时代都会有所作为。我自己刚进入新闻这一行时,面对优秀的老新闻工作,心理忐忑不安。他们那妙笔生花的笔,缜密的思维,精妙的章结构,让初出茅庐的我感到羡慕。那时我从事的是关于工业的报道,计划经济时代的新闻,留着那个时代刻板的痕迹。在每一个采访单位采访时,离开这个单位我还没搞清要写些什么,因为心里没底。所以在初入新闻界这个大门一年中,  相似文献   

14.
15.
2003年7月,中央决定,县(市、旗、城市区)不办报刊,已办的要停办,仅对解放前由我党创办的报纸、民族自治县的报纸及民族文字报纸予以保留。这是我国有史以来力度最大的一次报刊整顿。  相似文献   

16.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是图书馆报界人士存在的两种思想,现阶段,数字化浪漫占居学术主流,这种现象的存在主要受计算机技术的浪漫,经济学的浪漫,未来学的浪漫,教育学的浪漫的影响,分析其中的浪漫不难发现其非理性,过分的浪漫更易产生浮噪,因此,浪漫主义应与现实主义完美的结合,我们应从数字化炒作回归到理性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万舒敏 《新闻传播》2013,(8):195-196
面对我国新闻传播活动中诸多包含显性或潜在"恶性取向"的伦理失衡问题,越来越多的呼唤媒介"人本精神"的探讨成为当今热议的焦点。而源于国际法的"善意原则"恰恰可以凭借其丰富的内涵,在传媒活动中成为应对此类问题的良方。基于此,在对相关文献、案例进行梳理、归纳及总结的基础上,运用文本分析、文献研究等方法,从"善意原则"的适用理念谈起,典型案例与相关理论相结合,以国际新闻报道、非觉察性采访手段、突发性事件及恶性事件、媒介审判四类传媒活动为代表,理性分析其"善意"失衡与相关对策,力图在"善意原则"指导下寻找新闻与伦理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18.
财经评论需要把抽象的内容大众化,包括专业概念的通俗化,分析过程的通俗化,并找到通俗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与很多电视节目主持人相比,张越算是很普通的。但是,她却把广告商从来不会关注的电视节目在有限的电视资源中撑出了半边天。这不能不说是她的不一般。  相似文献   

20.
陈巧艳  羿克 《今传媒》2010,18(9):30-34
当前法学界对最终用户的法律地位与法律责任问题仍有争议。其中软件复制品的善意持有者是否受"善意取得"的保护是争论的焦点所在。但是,对于软件版权领域究竟能否适用民法中的善意取得制度这一前提性问题,则鲜有论及。本文通过对善意取得制度存在的法理基础与软件盗版风险控制机制的分析,认为软件版权领域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