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 毫秒
1.
与势利者相处,可以使我们恼怒,也可以使我们紧张和气馁,因为我们会感觉到内心深处的自我如此渺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讨大学毕业生焦虑倾向与社会支持状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和方法。方法:本研究采用经过修订的《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某市三所大学345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论:①大学毕业生焦虑倾向与社会支持各个维度间的内部呈显著正相关,大学毕业生焦虑倾向与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②在大学毕业生中,男生的焦虑倾向得分显著高于女生,除了主观支持维度之外,女生的社会支持得分显著高于男生;③理科毕业生的焦虑倾向显著高于文科毕业生,除了主观支持维度之外,文科生的社会支持得分显著高于理科生;④大学毕业生的社会支持状况和焦虑状况受到地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作者研究了Clance等人的自我能力否定倾向量表在我国大学生群体中的适用性,为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心理测量的实证依据,以期促进在实践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4.
《人性的枷锁》是毛姆的半自传体小说也是他的代表作。在这部小说中,毛姆在运用了传统的现实主义方法的创作中,也表现出一些自然主义倾向。本文从动物性、环境决定性和客观性三个方面分析其自然主义倾向的表现。  相似文献   

5.
王甜 《海外英语》2011,(1):222-223
英国贵族精神或贵族气质,作为中世纪英国政治文化传统重要组成部分,在英国社会的发展长河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从贵族作为天然的社会主人,作为政治舞台的轴心,贵族对于社会的责任和担当这些角度展现出了中世纪英国贵族在其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张艺谋的电影《影》一经上映就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在《影》这部电影中,讲述了一个关于权力博弈、国土争夺、生存欲望的故事,将闲适空灵的传统水墨画和欲望汹涌的权谋相结合,展现出了强大的戏剧张力,构筑了一个封闭、紧张、阴郁的艺术空间。在这个空间中,张艺谋非常注重人物的内在情绪表达,并且将情绪的焦点集中于身份的焦虑上。影片中人物受自我缺失、身份取代、身份矛盾等因素影响,深陷身份焦虑的泥潭之中,都拼尽全力试图打破困局,走出属于自己的路,构建自己的身份,寻找自我。  相似文献   

7.
自我认同已经成为现代性语境中的根本问题。《秦尼巴克》描绘了一个社会构成复杂的“异”时空。在这样一个边疆“异”时空中,锡伯族戍边移民的自我认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对黑暗腐朽的中央政府,锡伯族移民表现出明显的不认同,基于此,锡伯族移民的国家认同意识也很薄弱。而对生活在边疆的其他国家的人来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却表现出对中国边疆的某种程度的认同。《秦尼巴克》提供了一个分析和认识多元化语境下自我认同复杂性的经典文本。  相似文献   

8.
<正>公民意识是公民在公民社会中所形成的对于自身主体性、权利和义务、社会身份、政治地位等的理性自觉,是公民对于公民角色及其价值理念的自觉反映,包括公民对自身的社会地位、社会权利、社会责任和社会基本规范的感知、情绪、信念、  相似文献   

9.
小说《动物凶猛》以“文革”为时代背景,以北京部队大院的少年为主,展示对不同人物角色的身份书写。作者通过对“他者”的鉴别,建构起“自我”身份意识,并在渴望社会认同与满足自我现实需求的比较中,探索真实的“自我”。  相似文献   

10.
论UNESCO与WTO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不同倾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利兵  谢峰 《比较教育研究》2004,25(2):45-50,65
本文在分析了UNESCO和WTO两大国际组织的不同性质和宗旨的基础上,从约束成员国的方式、国际化进程的主要方式、对高等教育属性的认识、对高校学术研究的态度、主要合作对象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六个方面,对两者在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不同倾向进行分析和归类,以促进我们对高等教育国际化有一个更加全面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胡适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他倡导文学革命,号召民众用白话文进行创作.凭借着自己深厚的传统文学功底,他成功的回到历史为白话文学寻找到可靠依据,并受唐宋古文运动的启发,以此为参照,领导新时期文学革命.通过对中国白话文学史的梳理,胡适推演出白话文实为文学正宗的结论.白话文地位的确立无疑有助于文学的自然发展,也有助于更好的吸收国外先进科学方法,促使中国文学走向"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人的潜能是巨大的,需要教育来唤醒开发。教育的唤醒既要注重智商,又要注重对社会情商、交际能力、协调能力的开发,是对孩子人格、潜能和智慧的全面唤醒!教育家第斯多惠说:  相似文献   

13.
史学研究者之间对历史的认识产生歧异的根本原因在于历史研究中存在的"目的论"倾向,其主要表现就是采取了"事后认知和回推立论"的错误研究方法.比如说,认为辛亥革命前十年,中国社会的主流是革命派的活动的观点,就是典型的应用该方法得出的片面结果.为了克服这一倾向,我们必须坚持开放的研究态度,重视历史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