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感恩,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中国绵延多少年的古老诗句,告诉我们的是感恩。“知恩不报非君子”“吃水不忘挖井人”等经典词句,结草衔环、一饭千金的美丽传说,无不体现着中华民族对“感恩”的认同和崇尚。  相似文献   

2.
蒋耀 《中学教学参考》2011,(27):115-116
感恩是一种积极的处世哲学,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准则,是生活中的大智能。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经典古训。  相似文献   

3.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目前我们的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长期处于长辈的呵护之中,从小娇生惯养,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奉献。班主任要高度重视感恩教育,唤醒学生的感恩之心,使他们懂得感恩,懂得尊重他人。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4.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种处世哲学,是一个人对自己和他人以及社会关系的正确认识,感恩是一种文明,感恩是一种责任,知恩图报,有恩必报,它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身境界的体现。人有了感恩之心,同时能对周围的人的关照与帮助表示感激,并把这种道德情感内化为自己的品质与习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也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亲切。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教育中,应该重视对学生的感恩教育,把感恩教育作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唤醒他们的感恩情怀,让他们学会"理解"和"感恩",真正实现感恩教育的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6.
感恩就是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给予自己的恩惠和帮助由衷的认可,并真诚回报的情感和行动。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有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知恩不报非君子”。感恩更是一种素养,是学会做人的支点,同善良、爱心一样,感恩是做人的最基础素质。然而,现在许多学生,特别是独生子女,生活在爱的包围之中,已习惯了被爱:他们总希望别人爱自己,但缺少爱人之心:喜享乐,淡亲情,对自己拥有、享受的一切少有感恩之情。[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莫月清 《考试周刊》2013,(10):159-160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现象与之相悖逆,特别在青少年学生中显得尤为突出。在学校学生骂老师,甚至殴打老师的现象在报刊上也屡见不鲜;在家庭中对父母的态度也极为粗暴。这些青少年学生对老师的严格管理不仅不接受,反而采取报复心理,对父母的呵护不仅不感激,反而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这些现象不仅令人心痛,更值得社会各方面广泛关注,特别是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更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它教诲世人,当我们受恩于人时,切勿忘了感恩。然而,这个流传了几千年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却日渐为当代学生所遗忘,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以自我为中心,漠视宝贵的亲情、友情、师生情,从而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精神“真空”,这种现象折射出长期以来我国感恩教育的缺失。  相似文献   

9.
樊应辉 《考试周刊》2014,(13):167-168
感恩教育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重要基础,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条件。本文针对孤儿教育过程中出现的缺乏感恩等问题,分析并提出了对孤儿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尹红 《考试周刊》2009,(26):234-234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人的最基本的美德.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经常看到这样一幕幕与感恩极不相符的画面:孩子看到父母烧好的饭菜不合胃口。便把碗一推.大叫:烧的什么烂菜,我不喜欢吃;顽皮的孙子坐在年迈的爷爷、奶奶身上骑马;爸爸、妈妈喂孩子吃饭,孩子还挑三拣四.提要求,不满足他,就不吃,等等。这些现象表明,很多孩子缺乏感恩意识,养尊处优,唯我独尊,认为父母及他人对自己好是应该的,只知索取不知回报,只知被爱不知责任。幼儿阶段是一个人性格习惯、品德形成的重要阶段,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将会影响其健康人格的形成,甚至一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感恩是健康人生之基石。古人云,多高的墙多深的基,根基不牢,地动山摇。搞建筑如此,做人更是如此。我国素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吃水不忘挖井人之佳句,这些名句揭示了中华民族知恩图报的传统美德。可是,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掘教科书中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让课堂焕发光彩,让学生受到教育呢?  相似文献   

12.
2007年以来,乳源县科教系统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轰轰烈烈的感恩主题教育活动。中华民族历来就有知恩图报的传统美德。而感谢父母则是感恩的重要表现之一。父母之恩,是天底下最无私、最伟大的恩情,也是最难以报答的恩情。  相似文献   

13.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道德。自古就有韩信得志而报“一饭千金”;魏颗赤待终获结草之恩;诸葛亮受先帝知遇之恩鞠躬尽瘁;史可法剑断乱发终报国恩,这样的故事不胜枚举。“吃水不忘挖井人”的真实故事也传扬久远,古训“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也告诉我们无论何时都应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学会感恩,知恩图报的传统值得我们不断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4.
感恩,是人性善之反映,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要重视感恩内容的挖掘,形成系列感恩教育活动,养就学生的感恩之心。  相似文献   

15.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有不少学生对前途迷茫,对社会冷漠,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迷失自我而不能自拔,感恩之心又何从谈起?作为学校,应该反思当前的德育工作。同时.对学生的感恩教育不只是学校的事情,需要家庭和社会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6.
于绪贵 《考试周刊》2011,(68):217-217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流传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百善孝为先”的古语,它们作为社会的传统美德历来被世人称颂。然而放眼社会,我们却不得不承认有些人日渐遗忘了这些传统美德。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塑造孩子的灵魂是教师的首要责任。中学时代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感恩教育,培养感恩情怀,已成为当前德育教育中一个重要课题。在这里,根据多年的教育经验,我简单谈谈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17.
亲情是一个人善心、爱心、良心的综合表现,尊重长者,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因而历来受到人们的称赞。试想,一个人  相似文献   

18.
现代小学生们感恩教育缺失,家长与学校的感恩教育做得不到位,小学生自我意识膨胀,对自由、民主的呼声却很高,他们在集体之中难以与人为善,替他人着想,这种思想对今后人格的培养极其不利,针对此种情况,提出了感恩教育的几个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19.
孤儿成长于社会的帮助中,在这样的环境下应该有比普通儿童更强烈的感恩之心,但是部分孤儿却对他人的帮助无动于衷,造成这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孤儿的感恩教育也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时代呼唤感恩教育》(见本刊第7期)讲述了一个令人感动的少年——陶星的故事,他的感天动地的孝行,他的坚韧和自强,他面对困境时的积极、乐观,深深地打动了读者。从陶星身上,人们不仅看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还看到了一种难得的品格——感恩。在日渐浮躁、日渐功利化的今天,感恩成为一种十分可贵的品质。人们呼唤感恩,其实正是呼唤人性的复苏和回归。什么是感恩?怎样感恩?在青少年中如何培养感恩意识?家庭、学校怎样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这里,我们刊登部分读者的来信来稿,他们对这些问题有很好的思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