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多一份肯定,少一分批评莎士比亚曾经说过:“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没有阳光,我们就不能生长。”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本质中最大的需求是渴望肯定。作为在校的中学生更是如此。我在班级工作中,一直坚持多表扬、少批评的原则,注意利用学生的微小进步来激励学生进取,使学生在自我满足的同时不断产生新的追求。例如,我对班上的后进生,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看待他们,只要发现他们的点滴长处,一点点的进步,便立即在班上予以肯定,并以喜报的形式通知其家长。实践证明,表扬和鼓励可以把人由心灰意冷变为奋发向上的。同时我…  相似文献   

2.
我当了十五年的班主任,多年实践使我逐渐懂得了,家访工作一定要了解学生和家长的思想性格特点,注意研究家访时学生与家长的心理,采取适当方法,讲究家访艺术。有的家长对孩子要求严,但管教不得法,动辄打骂,往往造成孩子在家长面前循规蹈矩,一旦离开家长就“无法无天”。家访时如多讲或只讲学生缺点,家长火冒三丈就会打骂孩子,会使孩子和老师产生对立情绪。访问这样的家长,我总是把《班级学生情况记载》带去请家长看(学生不在场),让家长全面了解孩子的优点和不足;同时向家长介绍教育孩子的方法。这样,家长能和老师很好配合。有些学生的父母教育思想、教育方法不一致,家访工作就应做到更细致些。几年前,我班有个女生,比较散漫。她父亲对孩子要求严格,性格爽直。家访时我  相似文献   

3.
郭品高 《课外阅读》2011,(11):187-187
那次家长会我接受了一次心灵的鞭策和洗礼!我突然发现,我们的家长也和我们的孩子一样可爱,他们更需要表扬!此刻,我深深体会到家校联系的重要性,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真的非常需要依靠家长资源。只要我们抓住这撒播爱的阳光的机会,就一定能催开学生心田上积极进取的百合花。从此我认识到在我们表扬学生的同时千万不要吝啬对家长的肯定,因为他们是荣辱与共的一个整体,我们能够很好地表扬家长,这样会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插上腾飞的翅膀,我们会收获一片教育的幸福。  相似文献   

4.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恰当的表扬,可以帮助学生肯定自己,树立信心,激发学习兴趣,产生做一个完人的精神冲动;善意的批评可以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缺点,从而积极改正。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新课程下的教师如何才能做到统筹兼顾,以表扬或批评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认清自我,把握方向,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呢?以下是我个人的一些具体做法,以求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赵东 《小学生》2012,(12):67-67
身为人师,不会做班主任工作,就不是一名合格的教师。在班级工作中,多年的实践经验告诉我,在管理过程中,只要做到四多,所有的工作就会得心应手,顺理成章。我的具体做法是:一、多加鼓励表扬与其说鼓励表扬是一种武器,倒不如说鼓励表扬是一种诱发自信的礼品。多鼓励表扬在各方面表现好的、有进步的学生,让他们时刻都有成就感,表扬优秀的学生无形当中在学生面前树立了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6.
班主任必须付出更多爱心和劳动去教育、引导学生,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特别做好学生个体的思想工作。我以为德育工作中个体教育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批评学生要有针对性;避免一概而论。 班级出现违纪现象,要找到出事的原因和对象,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说服教育工作,避免在班上斥责一通,这样做既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同时有可能损伤大部分同学的感情,打击他们的积极性,而且批评多了,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有一次我到班上开班会,看到有张凳子被摔得不成样子,很生气,于是就在班会上批评了一通。事后一个学生对我说“杨老…  相似文献   

7.
哲学家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就是渴望被肯定,而学生更是如此。”赞美是阳光、空气和水分,是学生成长中不可缺少的养料。班主任作为教育者,不妨拿起表扬的武器,对学生的点滴进步都予以发自内心的表扬和赞赏,努力让我们的每个孩子都能感觉到自己的进步。  相似文献   

8.
因为要准备一堂关于"表扬与批评孩子"的家长课程,我针对六年级的学生做了一次调查,问题是"你平时是被家长表扬得多还是批评得多?"参与调查的有三个班级,每班有学生45人左右,认为表扬多的各班人数均不超过5人,认为表扬和批评差不多的每班6人左右,另外三十多个孩子均认为被批评得因为要准备一堂关于"表扬与批评孩子"的家长课程,我针对六年级的学生做了一次调查,问题是"你平时是被家长表扬得多还是批评得多?"参与调查的有三个班级,每班有学生45人左右,认为表扬多的各班人数均不超过5人,认为表扬和批评差不多的每班6人左右,另外三十多个孩子均认为被批评得多.有个孩子说:"老师,我妈妈表扬我的几率几乎与看到'U F O'的几率差不多."  相似文献   

9.
我当了二十八年班主任。工作实践使我体会到做好家访工作,争取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密切配合,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环节。而要做好这项工作,不但要注意研究儿童心理,还必须注意研究家长的心理,不断提高家访工作的艺术性,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刚当班主任时,只知道家访工作的重要,根本不去研究家访时学生和家长的心理,更不讲究家访的艺术。如:我班上有个学生,父亲去世了,只剩母子两人,生活确有困难。这孩子成绩不太好,学习也不够认真。我出于一片好心去家访,在家长面前急切地摆出了要解决的问题,谁知他母亲听完,气得连连摇头,没说一句话。第二天这个孩  相似文献   

10.
家长不娇惯孩子,对孩子严格要求,这是对的。但是不要把批评当成主要或是惟一的教育手段。正确的教育方法应当是以表扬、鼓励为主,尽量多发现孩子的优点、进步和长处,激励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和上进心。这个道理一般家长都明白,但实际做起来,并不那么容易,更不是所有的家长都能做得到。特别是那些毛病比较多的孩子,平时听到表扬、鼓励很少,批评成了“家常便饭”。长此以往,孩子就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消极情绪。一旦这种情绪占了上风,孩子就更其实,任何孩子身上总是有积极因素的,或大或小,或多或少,只不过是有的孩子身上的积极…  相似文献   

11.
小晨是班里比较调皮的孩子,攻击性强、学习成绩差。通过多次家访我与家长统一了教育思想,为教育的奠定了基础;我尝试利用多种方式终于赢得了孩子的心,以次为契机我及时表扬小晨并引导他努力提高学习成绩;发挥集体的力量让小晨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小晨现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进步。  相似文献   

12.
王兰工作室     
赏识教育=零批评吗近几年整个教育界都在倡导“赏识教育”,我看到不少家长来信谈到自己的育儿心得的时候,都谈到自己对孩子经常的表扬和鼓励得到了很好的反馈。这是一件好事情。可是另一方面,我也看到一些家长来信“控诉”自己的孩子一点都批评不得,脾气越来越坏,这些家长们在“赏识教育”面前越来越困惑。赏识教育的提出和倡导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的?我觉得首先要搞清这个问题。它是在过去严肃、严厉的“严师出高徒”教育体制中产生的,是在老师、家长很“吝啬”给孩子肯定、表扬,唯恐他们骄傲、不思进取的环境中产生的。也就是说“赏识教育…  相似文献   

13.
学校教育需要家长的配合,班主任工作更需要家长的信任和支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育过程中若能取得家长们积极配合,对学生的教育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家访就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如何让家访轻轻松松呢?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赵英华 《河北教育》2005,(23):35-35
在钢琴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兴趣,应是教师和家长时刻关注的问题。因此,要对孩子多表扬、多鼓励,创造机会让孩子在各种场合下都能乐意向大大小小的听众们演奏;多听音乐、多看其他人演奏;多与别的小朋友比较,不断增强他们对音乐美的感受能力和音乐表现的欲望。同时,对孩子学习上的进步给予肯定和鼓励。实践证明,这个教育方法对唤起兴趣,激发学习的情绪能够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当他们演奏的节目得到大人的肯定和赞赏时,内心不仅会兴奋,还会很自然地产生更强的学习愿望,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表扬是抚慰灵魂的阳光,恰当的表扬如春风拂面令人信心倍增,因此,教师要多表扬、鼓励学生,以此培养学生的成功感、自信心。我们有责任让学生生活在爱的阳光下。当然,批评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种教育手段,批评是照耀灵魂的镜子,能让人更加真实地认识自己,但是,批评要注意分寸!有分寸的批评则如和风细雨般涤荡心灵,叫人甘愿敞开心扉、诚心接受,艺术的运用批评往往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可怕的冷漠     
新接的一个班级,经过半学期的教学,一部分学生的进步很快,一部分学生的进步缓慢,另有一部分学生竟然莫名其妙地退步了。反省这段时间的工作,分析师生教与学的活动状况,我不禁感到惊讶:那些进步快的学生,大多都是平时经常受到表扬的“尖子生”和后进生;进步较慢的学生,则是经常受到批评的学生;而那些退步的学生,却是我平时教学中忽略的中等生———他们很少受到表扬,也不曾受到过批评。思来想去,那一部分学生之所以退步,竟是我对他们冷漠的结果。有位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经常受表扬的学生进步最快;经常遭受批评的学生进步较慢…  相似文献   

17.
一、学生心灵的成长需要欣赏 孩子的心灵像久旱的田地,渴望被家长和教师的欣赏,渴望肯定的甘霖。有人可能会提出疑问,一味地肯定孩子,会让孩子听不进意见相反的话,会让孩子过分地在意别人的评价。这种疑问的错误是没有把表扬和鼓励分开。表扬和鼓励有很大的不同。表扬是夸赞孩子这个人本身,而鼓励是把夸赞重心放在孩子所做的事情上。  相似文献   

18.
家教信息     
接受孩子比表扬孩子更重要方新是一名心理医生,她以切身经历给记者讲了“心理医生妈妈”的教子方法。做妈妈的除了要给孩子安全感之外,还要让孩子获得自我价值感。爱可以让孩子获得自我价值感,这是孩子愿意活在这个世上最基本的东西。有人认为,经常表扬孩子,孩子才会拥有自信。但是滥用表扬,就会让孩子不去注意活动本身给他带来的快乐,而是从别人的表扬中去寻找满足。当然,教育孩子也需要批评,但一定不能总批评,总批评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创伤。我理解的批评,第一,要对事不对人;第二,在批评孩子时,要发现他的优点。孩子厌学,家长应该怎么办?北…  相似文献   

19.
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问题,是教育工作者必须致力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在对他们的教育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抓住闪光点。每个人都有闪光点,单亲家庭的学生也不例外。当他们在学习上有独特的见解时,教师要给予肯定;当他们取得哪怕是点滴的成绩和进步时,教师都要给予不同形式的表扬。以此换来他们的自尊和加倍努力。我班上  相似文献   

20.
家访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沟通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桥梁,是育人的一个重要途径。但在家访过程中切忌以下六点: 一忌告状式家访。告状式家访是指教师在同学生家长谈话时,带着情绪把学生在校的错误表现尽告其父母。其目的多在于让家长对学生严加管教,借家长的威严迫使学生改正错误。这种家访,往往事与愿违,形成师生的对立。家访是教师出于对学生的一种关怀和爱护,应以介绍学生在校的成绩与进步为主,并适当指出其不足,以使教师与家长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教育任务。对于犯错误的学生,我们更需要家访,但要注意方式、方法。因为,他们也有很强的自尊心,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