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发生干涉时,某些区域振动加强,某些区域振动减弱·如何判断这些振动加强点和减弱点的分布呢?一、条件判断法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一维耦合单原子链晶格振动以及色散关系.结果发现,存在能量转变点Em/P,当能量大于此转变点时,耦合原子链中重原子静止在平衡位置,轻原子作热振动;而能量值低于此转变点时,重原子作振动,轻原子只作小振幅的振动.  相似文献   

3.
题目图1中,波源S从平衡位置y=0开始振动,运动方向竖直向上(y轴的正方向),振动周期T=0.01s,产生的筒谐波向左、右两个方向传播,波速均为口=80m/s.经过一段时间后,P、Q两点开始振动.已知距离SP=1.2m、SQ=2.6m.若以Q点开始振动的时刻作为计时的零点,则在图2的振动图象中,能正确描述P、Q两点振动情况的是[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用“峰峰”相遇、“谷谷”相遇来解释定义振动最强点,用“峰谷”相遇来解释定义振动最弱点对记忆十分方便,但不便于理解。学生们往往会产生错误认识。如图1所示为两列波的干涉图样,A1、A2为振动最强点;B1、B2为振动最弱点。学生们往往会认为A1、A2永远处于波谷、波峰的位置。对于A1、A2之间的点C则认为其处于平衡位置不动。  相似文献   

5.
王佐峰 《物理教师》2002,23(7):56-56
在讲波的干涉时有这么一道题 (以下加强点和减弱点均指振动最强点和最弱点 ) :在x轴上x =2m和x =-2m处有两个振动完全相同的相干波源 ,它们激发的波的波长λ =1m ,那么在 y =3m的直线上有多少个振动加强点 ?在x =3m的直线上有多少个加强点 ?分析这类题目时 ,应从两波源连线的中垂线入手 ,当两波源同步时 ,中垂线上的点一定为振动加强点 ,当两波源振动总是相反时 (相位差为π) ,中垂线上的点一定为振动减弱点 .在波源连线上相邻振动加强点的距离为λ/2 ,相邻振动减弱点的距离也是λ/2 .并且加强点和减弱点相间等距出现 .实际上若两…  相似文献   

6.
韩虎林  王利婷 《考试周刊》2010,(22):174-174
振动是汽轮机组常见的主要故障之一,也是难题之一,严重时会导致重大事故。随着大型机组对汽轮机效率要求的不断提高,汽轮机动静间隙变小,轴封、油挡、隔板汽封等发生动静摩擦的越来越多,机组发生碰磨时,振动会出现明显变化,是其故障的反映,再加上油温、油质、振动波、机组工况、机组启停对振动的影响,使振动的研究和分析成为电力行业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关键.  相似文献   

7.
题目图1中,波源5从平衡位置y=0开始振动,运动方向竖直向上(y轴正方向),振动周期T=0.01s,产生的简谐波向左、右两个方向传播,波速均为u=80m/s.经过一段时间后,P、Q两点开始振动.已知距离SP=1.2m、SQ=2.6m.若以Q点开始振动的时刻作为计时的零点,则在图2的振动图象中,能正确描述P、Q两点振动情况的是( )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汽轮机组引起振动的影响因素,并从机组安装角度出发。具体论述了减少机组振动的几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以一道题目为例,论述求解机械波传播中两质点振动速度相同的时间问题时,步步振动推算法将两质点的振动分步分时段推算,清晰明了,但过程较麻烦,适合求解特殊位置特殊时间的质点;平衡位置对称法根据距平衡位置相等的两质点的振动速度相同,巧妙地解决了空间和时间都有周期性的问题;振动函数求导法充分借助数学工具,将复杂的物理问题通过数学构建函数关系,再运用数学方法求解,适合解决非特殊位置非特殊时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如何在机械波解题中快速建立振动与波动的联系,从而确定振动质点的运动方向,下面就以横波为例介绍六种方法供参考. 一、相邻质点带动法参与振动的各质点沿传播方向依次带动,故各质点均做受迫振动点越在先前越先振动,离波源越远的质点越在后,其振动总是滞后前面质点.例如:图1为某时刻向X轴正方向传播的一列波,则波形图上P点、F点的振动方向如何?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利用C 语言编制了ANSYS到FLAC的接口程序,模拟了砂土粘聚力、内摩擦角、标贯数、桩长细比、动荷载等因素对液化砂土中桩的弦振效应的影响,得出了相关的规律曲线及各因素影响的敏感曲线.研究结果表明,桩基弦振效应随砂土粘聚力、内摩擦角、标贯数、动荷载频率、桩弹性模量的增加而减小,随桩长细比、动荷栽振幅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给出了一阶具有正负系数的中立型微分不等式解的振动准则,然后应用该准则研究了一阶中立型非线性微分方程,获得其解振动的判别准则.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激光腔内双模振荡及模式竞争。讨论每个模式的强度,并得到稳态条件。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两类含超前变量的双曲型偏微分方程的振动性,给出了所有解振动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5.
负反馈电路中的自激振荡和正弦波振荡本质是相同的,现行教材中,对其振荡条件的推导,前者是从负反馈的角度出发,后者是从正反馈的角度出发,正好得出相反的结果,本文通过其本质的分析,并直接从正反馈入手,将二者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6.
文章研究了Rossler化学反应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利用数值结果,相图和李雅普诺夫指数分析了系统的周期振荡态和混沌态运动过程.利用四种方法实现了系统的混沌控制.结果表明,系统的状态由单周期振荡态变为周期2、周期4等多周期振荡态以及混沌态,最终系统的混沌行为被有效的调制到稳定的周期振荡态.  相似文献   

17.
研究一类舍高阶Laplace算子非线性时滞中立型双曲偏微分方程解的振动性,建立了该方程在给定边值条件下振动的若干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量子力学、量子统计学和声子模型为基础解释了干滑动磨擦的二项式定律,提出了一个由二项式组成的公式.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paper,proposals in the following arcas of turbogenerator torsionaloscillation(TTO)researches in China are presented:* Concerning the focal points of TTO studies;* Concerning the modelling and data acquisition of TTO;* Concerning the computation and analysis of TTO transients;* Concerning the monitoring and analyzing devices of TTO;* Concerning the countermeasures against TTO.It is concluded that researches centered on torsional oscillations caused by system dis-turbances and switching events should begin the carlier the better.  相似文献   

20.
振荡体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振荡体系研究的结果进行了综述,分5个方面对振荡体系进行了讨论.它们分别是:(1)典型的非线性化学振荡体系;(2)液膜振荡体系;(3)微生物振荡体系;(4)萃取振荡体系;(5)中草药振荡体系.文中重点介绍了BZ振荡体系,BZ反应机理,BZ反应的特征;振荡体系的研究方法;化学振荡体系的类型(包括经典类BZ反应,非催化类BZ反应,耦合类BZ反应和异相类BZ反应).最后对非线性化学研究进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