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快速汇总结果,我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总人口数是13.4亿,其中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49.68%,乡村人口占50.32%。与2000年同比,人口总量净增加7390万。前一个10年(1990~2000年)则增加了1亿3000多万,这10年相对于上一个10年出生人口减少了5600多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  相似文献   

2.
高考政治“意义”类试题,根据设问的角度来划分,可以分为经济意义、政治意义和经济政治意义三类。一、经济意义例1 1990年至2001年,我国的城市化率提高了11个百分点,达到37.7%;大量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城镇总人口从1.787亿增加到4.806亿。据测算,我国城市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即新  相似文献   

3.
我国目前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经超过农村人口,这标志着城镇化国家的初步形成。这是中国国家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1999-2014年中国31个省市的空间面板数据,基于房价上涨的视角,运用空间探索性数据分析法(ESDA)和空间计量模型研究了中国半城镇化率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半城镇化率持续上升的成因。研究发现:(1)中国人口半城镇化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并且存在向东部沿海地区集聚的特征;(2)房价上涨显著推升了本省人口半城镇化率,而对周边省市影响不显著,本省房价上涨1%,本省半城镇化率上升约0.077个百分点;(3)推升人口半城镇化率的主要是住宅价格,其次是工业用房价格。研究表明,房价快速上涨不利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相似文献   

5.
研究者在上一篇文章中计算了近30年来高等教育对城镇化的直接影响系数,在此基础上文章根据最新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有关数据,对其中有关结果作了必要修改,并进一步构建了基于农村人口转移率的高等教育对城镇化影响系数的预测模型,解析了今后决定高等教育对城镇化影响系数值的相关变量;同时,通过现有数据,估算了今后农村人口转移率的变化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和普通高校招收本专科生增长率;而后预测了2021-2035年的城镇化率、普通高校本专科入学率和高等教育对城镇化的直接影响系数。结果表明,在每年5.75‰的人口自然增长率、0.068个百分点递增的农村人口社会转移率和3%的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数增长率下,中国城镇化率2025年时即超过70%,2035年时将超过80%;普通高校本专科入学率2030年时即达到80%;2021-2035年间高等教育对城镇化的直接影响系数则保持在18%~20%。  相似文献   

6.
随着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提高,农村转移人口急剧增加.以社区为依托的教育是农村转移人口真正融入城市,实现文化融合与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农业转移人口的社区教育要注重其外部保障和内部教育需求,注重宏观环境建设和内部教育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7.
郑宏 《教师》2011,(30):125-125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快速汇总结果,我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总人口数是13.4亿,其中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49.68%,乡村人口占50.32%。与2000年同比,人口总量净增加7390万。前一个10年(1990-2000年)则增加了1亿3000多万,这10年相对于上一个10年出生人口减少了5600多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  相似文献   

8.
正重庆是"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大工业与大农业并存"的格局,具有幅员面积大、城乡差距大、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等特点。我市户籍人口3276万人,其中城市人口1118万人,农村户籍人口2080万,三峡移民110万人。而且,在总人口不变的情况下,重庆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需转移28.2万乡村人口。人口大规模快速地向城市迁移,给社会保障和技能培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新增的进城人口要能在城市稳定扎根,政府就要提供各种进城人口急需的培训,就是要提高他  相似文献   

9.
根据重庆市1985—2013年的户籍人口自然变动指标统计数据,选择户籍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等指标参数,运用R/S分析法研究重庆市未来户籍人口自然变动指标的变化趋势;并通过Hurst指数试验预测重庆市未来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情况;参考气候倾向率的概念,计算重庆市户籍人口自然变动倾向率。研究表明:重庆市未来户籍人口变动指标的变化趋势与过去29年的变化有很好的自相似性。未来10年,户籍人口出生率将降低1.102‰;户籍人口死亡率将增加0.066‰左右;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将降低1.168‰左右。根据户籍人口增长率的20年Hurst指数试验结果表明,重庆市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趋势的持续性很强,期间没有转折,没有升高降低的突变点。通过对未来户籍人口增长趋势的预测,为人口调控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借用经济学中的弹性概念和规模经济原理,用城镇人口增长土地弹性来分析1990~2012年间梅州市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问题.研究以五年为一个阶段,将研究分为5个时间段.研究发现,前四个阶段即1990~2010年间,梅州城镇人口和城镇土地规模都在增加,但是城镇人口增长土地弹性均小于100%,说明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处于相对协调阶段.2010~2012年间,城镇人口增长土地弹性为462.63%,说明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处于协调阶段.最后分析了影响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的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城市化因素和政策因素.由于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的相互作用机制复杂,还需对两者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结合新疆吐鲁番市近十年城镇人口的发展变化,从学校数量及规模、学校服务人口和服务半径分析了吐鲁番市2006-2011年学校布局调整实效。运用联合国法预测了吐鲁番市2015年、2020年、2030年城镇化率,并利用城镇化进程中学龄人口转移模型估算出转移的学龄人口,从在校生人数、班级数和教职工数、学校规模三方面预测了城镇教育需求,为新一轮城镇化发展中吐鲁番市学校布局的规划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2.
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目前城镇化水平达到47%左右,正以年平均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已经成为世界上城镇化率增速最快的国家之一。城镇化引发的连锁反应,首先表现为农村人口大量向城镇流动。据专家估计,现今已经流入城市但尚未在城市扎下根来的"农民工"大概有1.4亿。到2030年,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将要达到65%左右,20年时间将会有4亿农村人口由农村转入城市,每年转移2000万人。城镇化的提  相似文献   

13.
结合历年人口、教育宏观统计数据,分析了当前我国人口变化特征及其对基础教育学龄人口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了2020—2050年我国基础教育学龄人口变化趋势。研究发现:目前学前教育学位需求高峰已过,但2011—2017年的出生堆积使得当前义务教育阶段正迎来学位需求高峰;基础教育学龄人口在2020—2050年主要呈现下降趋势,到2035年后基础教育学龄人口规模只有当前五成左右的水平;当前基础教育学龄人口流动速度加快和规模增大,向城镇地区、东部沿海地区集中趋势明显,2020—2050年基础教育在学(园)人口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升,2030年后学前教育在园人口和小学在学人口的城镇化率均超80%,初中在学人口城镇化率超90%,基础教育进入以城镇教育为主体的时代。基于此,建议建立学位需求的动态监测机制和预警机制,建立人口与教育资源配置的协同机制,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推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相似文献   

14.
一、试题解析 甲市2008年户籍人口出生9.67万人,出生率为0.699%;死亡10.7万人,死亡率为0.773%。甲市户籍人口这种自然增长态势已持续14年。图1显示四个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据此完成1~2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急剧向城市特别是大城市流动,客观上导致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日益突出。上海市作为外来非户籍常住人口最多的特大城市之一,解决非户籍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已成为保障非户籍人口教育公平,促进城市健康和谐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文分析了上海非户籍人口子女教育的现状,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并提出了下一步上海逐步解决非户籍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一经公布,我国的老龄化问题便抢占了人们的视野.按照官方定义,在国际上人口老龄化的标准是: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而根据公报,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我国目前不仅老龄化人口多,而且发展速度快,已居全球首位,并快速步入"少生、少死、高寿"的老龄化社会.对中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在快速的发展且受到世人的关注。众所周知,在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城镇化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投身于现代工业与服务业,不断地推动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从而推动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但是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城乡差别大且农业人口进入城市面临着重重的阻碍与困难,尤其是在现行土地政策及户籍政策下,我国的城镇化进程更是呈现出众多的矛盾与问题,甚至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中国传统社会的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结构具有内在的稳定性,本文采用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估算近代中国的城市化率.这一研究方法,同时也解决了因中国近代城市人口统计资料奇缺而导致的衡量城市化率的困难和失真,并在勾勒城市化率变化曲线的基础上,划分中国近代城市化发展的阶段性.  相似文献   

19.
一、我国农村教育系统效益的现状1.总量上反映的农村教育系统的效益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农村劳动力人口(15~64岁)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33年,比城市低2.87年;15~64岁农村劳动力人口中具有小学及以下受教育水平的占47.62%,文盲人口占8.74%;农村劳动力中具有高中及以上受教育水平的人口比例只有8.46%,比城市低了35个百分点;农村劳动力中具有大专以上受教育水平的比例不足1个百分点,比城市低13个百分点。具体数据见表1。表12000年我国城乡15~64岁各级受教育人口水平比重及人均受教育状况2.质量上体现的农村教育系统的效益农村教育系统…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非户籍人口在城市中市场、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融入都有明显的进展,但在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制度体系中仍然遭遇一定的排斥,因此,亟需从权利公平的角度讨论影响非户籍人口平等获得公共服务的制度问题。尽管各地对非户籍人口的公共服务有所进展,但主要是基于工具理性的原则,而不是以社会公平的价值观为主导,因而地方政府在此方面动力不足。权利公平对非户籍人口社会融入具有重要意义。落实非户籍人口在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体系中的平等地位,关键是要强调社会公平的价值观,在"权利公平"基础上落实"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在当前居住证制度下推动非户籍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包含若干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