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价值1.研究背景2001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将"数学活动经验"作为数学知识的一部分在课程目标中提出,2011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再次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四基"要求,"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和"数学知识"并列的独立目标.十年的相关研究进展对"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价值、作用、内涵和具体实施等都有了进一步认识.尽管一线教师  相似文献   

2.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教学逐渐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育人",数学"综合与实践"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四大内容领域之一,承担着发挥数学学科育人价值的重要使命.本文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为载体,深入挖掘数学"综合与实践"的内涵特征,发现数学"综合与实践"的"综合性"特征有助...  相似文献   

3.
吴萍 《教学月刊》2013,(7):47-50
一、对《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理解《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首次将英语课程的性质明确地界定为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属性,并对工具性和人文性作了阐述。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明确将"注重素质教育,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作为基本定位;将  相似文献   

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是21世纪第二个十年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指南.在义务教育领域,《教育规划纲要》围绕"保量""缩距""提质"三大目标,将发展我国义务教育事业核心任务设定如下:一是使义务教育普及成就继续巩固,二是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全面发展,三是使义务教育发展质量不断提升.在《教育规划纲要》的指导下,稳步提高我国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已得到相关发展监测指标的印证;同时,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任务也在相关督导评估下得以落实;建设我国义务教育质量的成效也可以从相关质量监测报告得到证实.后《教育规划纲要》时代,要以推进义务教育公平发展与质量提升为基本方向,以促进义务教育学生的健康持续发展为价值旨归,以义务教育现代化治理体系与能力建设为战略重点,共同助力我国义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立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国家"战略重点"地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价值取向是"质量或水平"的均衡,将其确立为"战略重点"是义务教育的自身特点和我国国情的应然选择,高师作为教师教育的思想库和实施基地,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肩负着"输送和培训师资"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6.
目前最新修订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在其"实验稿"的基础结构框架不做整体变化的前提下,在认真总结十年课改经验的基础上,对教育价值、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内容标准与实施建议等方面进行调整、充实、修订与完善。回顾了十年音乐课改,有针对性地归纳了《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比较了《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与"修订稿"。同时对"修订稿"加以思考,提出在今后实施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史宁中教授说:"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价值在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养成。"《数学》2011年版课标明确指出"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相比实验稿课  相似文献   

8.
杨银付 《辽宁教育》2013,(2X):15-16
<正>2012年9月5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这是《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下发的第四份教育方面的"国发"文件,可见国家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之重视。如何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为当前我国义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深入推  相似文献   

9.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明确要求"到2020年,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价值取向和发展路径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为适应新的历史阶段要求,我们根据重庆沙坪坝区义务教育的发展现状,开展实证性研究,探索具有地域特点的义务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新路。  相似文献   

10.
<正>伴随着"公平与质量"成为主导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推进教师交流轮岗,统筹配置师资日益成为各级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手段,界内学者的呼声也日益高涨。2014年8月13日,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颁发了《关于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意见》(教师[2014]号),《意见》指出,要全面推进义务教育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1.
吴飞芬  钱峰 《江苏教育》2012,(31):27-28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课程性质"部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它们是互补的、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两者必须整合发展。因此,在英语课堂的教学功能上要培养学生自我实现的理念、尊重学生的尊严、价值取向、需要和愿望,开发学生的个性、潜  相似文献   

12.
正学生的生活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础。《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本课程注重学生生活的价值。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学生的生活对本课程的构建具有重要价值"。因此,要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德育实效性,在教学  相似文献   

13.
高洪 《人民教育》2012,(18):3-6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明确,义务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的任务;在阐述义务教育发展任务时,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战略性任务,使均衡发展成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义务教育两个"重中之重"是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思想,为未来10年义务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确定了目标,明确了任务。一、义务教育两个"重中之重"是义务教育性质和发展阶段决定的。  相似文献   

14.
记者:韩教授,您好!《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已经正式颁布,在进行修订解读的时候,您特别提到要"突出综合课程的独特价值"。请问,历史与社会有哪些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5.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为"修订版")在课程总目标中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修订版"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总目标的内容而提出,是要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体现了数学课程对时代对创新性人才培养要求的主动适应性。"修  相似文献   

16.
<正>自2000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以来,我国的语文教学界对语文课程的内涵阐释有了一系列变化。2000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的解释是:"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增加了"语文课程"之说:"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应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  相似文献   

1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明确,义务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的任务;在阐述义务教育发展任务时,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战略性任务,使均衡发展成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义务教育两个"重中之重"是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思想,为未来10年义务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确定了目标,明确了任务。  相似文献   

18.
《教师》2012,(1):128
尊敬的各位读者: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已于2011年全部修订完毕,其修订后的单行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为了及时给全国中小学教师提供修订好的2011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学习教材,湖北教育出版社组织原课标修订的各专家组长联合编写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简称《数学标准》)把"解决问题"和"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情感与态度"一起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的四大课程目标,并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界定,不仅明确指出语文学科的基本特征,也体现了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其中,"人文性"侧重于语文学科的关于人的内在价值取向,而"工具性"则着眼于语文学科的实用功能——工具价值取向。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识字教学同样兼有人文价值和工具价值,识字教学工具价值取向取决于汉字的交际功能又决定了汉字教学的科学性。识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意义虽然早被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