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对“审美文学史”论的科学性进行了辨析,指出“审美文学史”的文学史观建立在对中国现代文学史非科学非客观的基本估价上,其理论前提是以形式与内容、感性与理性、审美与功利相分裂为特征的“纯审美”标准。以这种估价和标准“重写文学史”,必然陷入思维的封闭性,审美的感性化和批评的隔膜感的审美误区。“审美文学史”论的偏颇在于脱离了我国文学实际,这种文学史并不能正确地和科学地描述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现象及其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2.
“五四”时期,瞿秋自在撰写《俄罗斯文学史》时,从现实主义批评观念出发,勾勒出俄罗斯文学发展的基本线索,并影响了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编写思路。因此,对瞿秋白研究文学史成果的考辨,不仅能够凸现瞿秋自在外国文学史研究上的地位,而且还能够追溯一种文学史撰写方式的发展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3.
学史理论是从学实践史和学实践中抽象出来的对学发展规律的种种见解。学史作为一种学术范型和大学课程在中国出现始于上世纪初,回首年学史之路,不难看出存在着一定的“学史八股”现象, 诸如学史观单一化,研究方法简单化、语言表述社论化等。因而亟须建构并运用多元化的,科学的学史模式理论和方法,指导学史的研究、述和教学。在学史教学中注意在大化视野中把握学史现象,树立以学现象把握的独立品格,引进多元化的参照系统,拓展思维空间等,从而使学史这门传统的大学必修课程在改革中获得新生。  相似文献   

4.
“文学史正义”属文学史观范畴,作为对给定语境的文学史述的观念预设,它实是一种有方法论效应的导向性研究框架,当它设定了楔入文学史的价值视角,也就会衍生出史家甄别与评判相关作家、作品暨思潮的尺度,就有怎样的文学史编撰。以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为例,讨论本土语境的现代文学史观;以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编为研讨平台,纵论当代文学史观;以陈寅恪、聂绀弩、王辛笛为典型,略论当代旧体诗创作与当代文学史述的重大关系,以及“文学史正义”对当代中国学界的启迪。  相似文献   

5.
中国当代学走过了50年的风雨历程,当代学史的写作了到了一个的转型阶段。今天,我们面临的当代学史写作现状是多元与多层的,这是一个好现象。但其中仍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当代学史如何选择“经典”本?十七年学应该如何评价?当代学史写作如何回到“学”与“历史”本身?这是摆在每一位当代学研究面前的问题与挑战。  相似文献   

6.
八十年代初,史铁生因特殊遭际而系身"心魂书写",这使他与历史语境、文学批评、阅读"惯例"、文学史写作之间长期存在紧张与突围的关系."人文精神大讨论"为史铁生与文学史之间的相互妥协提供了机会.史铁生成为"重要作家",是生存环境、文人"圈子"、文学"成规"与制度性环境长期排斥、导引与形塑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导语 1999年8月.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标志着当代文学结束了无史的历史。由于它是第一部个人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其治史理念与方法不同于此前任何一都当代文学史。这部书以客观、冷静、有距离的方式重现了当代文学的历史场景.赋予文学史写作以鲜明的学术个性.将当代文学史研究带进了学术化和学科化的时代.为当代文坛所激赏.不仅在当时反响强烈.也对其后数年的当代文学学术空间的开拓起着持续的引领作用。同年9月.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由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该书亦以独特的文学史观与述史方式体现出重写文学史的收获。其卓然的学术姿态在当代文学界引起广泛的注目并得好评,与洪子诚的文学史一起.构成当代文学学术天空上的双子墨座。2004年1月.由孟繁华、程光炜两位博士合著的《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是新世纪第一部有学术创生力的当代文学史著作,是一部吸收了“重写”经验而又富有学术想象力的当代文学史。它将文化和艺术的经纬交织.绘结出当代文学的历史地图,展现出叙事权力在建构历史时的魅力与超越品格。这三部当代文学史都以新的知识型构和不可拒绝的力量.进入大学文学教育,对于现当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来说.它们是破解文学史观与历史处理方法之间的关联的经典性文本。基于以上的认识。2005年3月.海南师范大学中文系2004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在指导教师毕光明的组织下.对这三部新型当代文学史进行了比较性阅读。并在“当代文学研究”课堂上就研读体会开展了讨论。参加讨论的有研究生颜水生、田文兵、廖述务、罗勇、王春艳、康艳琴、王海丰、张朝霞、邹艳琴、张燕等。下面是部分同学讨论稿的选登。[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钟嵘的<诗品>树立了设"品第"、"显优劣"的批评意识,综合采用了"溯流别"的历史比较方法、以人品看诗品的历史传记方法、用形象说诗的品喻方法、摘句为评等多种批评方法.  相似文献   

9.
梁启超 ,字卓如 ,号任公 ,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从小就有的乡村知识分子家庭的良好氛围培养了他深厚的古代文学功底 ,自身丰富的情感使得他在“不知天地间于训诂、词章之外 ,更有所谓学也”(梁启超《三十自述》合集·文集 )之十 ) 的空间中更迷恋于词章、唐诗 ,从而对诗歌培养出了一种天生的领悟力 ,并为他亲近诗歌传统埋下了伏笔。无论在他早期的“文学救国”的文学思想中 ,还是后期的文学史思想中 ,诗歌都占据着一种特殊的地位 ,在晚年 ,他虽然实现了想做一部诗歌史的愿望 ,但也留下了不可弥补的遗憾。早期的梁启超适应…  相似文献   

10.
成功的批评要讲究科学和艺术,要选择合适的批评方式,要多肯定,少否定,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和风细雨,灵活多样。  相似文献   

11.
钟嵘的《诗品》树立了设“品第”、“显优劣”的批评意识,综合采用了“溯流别”的历史比较方法、以人品看诗品的历史传记方法、用形象说诗的品喻方法、摘句为评等多种批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西方女性主义批评是20世纪重要的批评流派之一,它将矛头指向父权制度和男权中心文化,提供了一种基于女性价值的理解世界、理解生活的新方式,成为后现代语境下反主流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研究方法和视角。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的核心问题是妇女阅读、女性写作和文学史的重建,三大批评场域的研究,共同呈现了西方女性主义对父权逻辑的解构和自身理论的建构过程,对女性主义批评主体性的建构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惠香 《云南教育》2001,(21):14-14
如果把学生比作一粒粒铁屑,班主任就是一块磁石。因此,作为一个班集体的管理者和组织者,是否具备批评的能力,是班主任必备的素质之一。一、批评是班主任的义务和职责人生是个漫长的旅程。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尚未成型的成长期,言行需要有人指导、扶正,班主任无疑就是学生的引路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关键是如何体现教育的功能。教育需要批评,批评是调整人生步伐的自我完善过程,不同点只是必须借助别人的帮助来完成。因此,班主任有批评的义务和职责,通过恰当的批评帮助学生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如放弃批评或随便批评,就…  相似文献   

14.
2010年5月,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了杨剑龙先生的《后新时期文学与文化论》,展示了他近十年间对当代文学发展的阅读与思考。这是他《文化的震撼与心灵的冲突——新时期文学论》一著的姊妹篇。翻阅厚厚的两本书,不由得对剑龙先生的文学史眼光与当代批评意识赞叹,对其勤奋耕耘、敏锐的识见与准确的把握深为钦服。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辨析词义方法的浅析,以及在语文教育教学的用法,从而在语言环境中正确理解词语。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50年代以后,西方学史研究方法也开始了从现代、后现代到后殖民,开始走向意识形态综合分析的发展过程。学史家们在“杂取种种”的同时,为避免陷入机械他律论的误区而努力寻找“中介”,在学与社会化之间插入第三项,将学的外因转化为内质。对中国的学史家来说,需具有广阔的化视野和学术批判眼光,注意学史对象的适用性、可行性及方法之间的互补性,直至融汇贯通。  相似文献   

17.
批评是一剂良药,但是否良药都得苦口?批评是老师的苦心,但苦心是否能熬出不苦的药来?  相似文献   

18.
考证是清代学术中研究历史文献的基础方法。近世学者用于研究古代文学,使文学史研究成为一门兴旺的学科。在文学史研究中,考证从属于文学史研究基本任务,为历史地解析作品、建构文学的历史系列提供基本依据。考证重在证据,思维也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孟庆义 《山东教育》2002,(14):14-14
对犯错误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是班主任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本文就批评学生的方法提出十条供同行们参考。一、关怀批评。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批评。班主任批评学生时,切忌以教育者身份自居,居高临下,盛气凌人,而要以同志式的诚挚关怀与热爱的感情去感动批评对象,以引起批评对象感情上的共鸣,化消极情绪为积极情绪。一旦批评对象完全理解了班主任的善意,不但会把班主任的批评当成忠告,还会从心里产生一种克服缺点和错误的强烈愿望和力量,这就是关怀批评。关怀批评最忌偏心、成见。二、示范批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班主任…  相似文献   

20.
在文学史教学中运用社会心理学方法,是由社会心理的特点和文学史的本质决定的.这一方法要求:在讲授文学史流变时,把对文学史的分析和对社会心理演变的分析相结合;讲授某一时期文学现象和特点的时候,把对文学现象的分析与对这一时期社会心理的分析相结合;对作家创作进行分析的时候,把对其作品的分析与对他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个体心理的分析相结合。运用这种方法,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