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与辅导员情绪劳动呈显著正相关,职业认同对情绪劳动具有正向预测力,职业理念和角色行为维度对情绪劳动及其各维度预测效果最强。职业认同与职业倦怠之间呈显著负相关,职业认同对职业倦怠具有负向预测作用,职业忠诚维度对职业倦怠及其各维度预测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高学历辅导员职业倦怠表现在情绪衰竭、去人性化和低个人成就感等三个方面.高学历辅导员具有较高的自尊、较强的成就动机、对自我价值感要求较高.产生职业倦怠的主要心理原因是违背真实职业动机、缺乏身份认同感、工作成就感降低、个人危机感增强.  相似文献   

3.
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其现实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使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情绪,本文就高校辅导员产生职业倦怠情绪的原因和表现形式以及如何克服职业倦怠做出了详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4.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调查显示,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情绪疲惫、去个人化、少成就感三个维度处于中等严重程度的水平,男辅导员的情绪疲惫程度显著高于女辅导员,重点本科院校辅导员的情感疲惫程度显著低于一般本科院校、高职大专院校的辅导员,但在去个人化和少成就感方面不同学校的辅导员之间无显著差异,研究生的成就感显著低于本科和大专生.教龄不同在职业倦怠的情感疲惫上有显著的主效应;月收入不同在职业倦怠的情感疲惫和成就感上有显著的主效应.  相似文献   

5.
情绪劳动会使乡村小学教师加速产生职业倦怠感。通过对娄底市465名乡村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探究情绪劳动对乡村小学职业倦怠影响水平和作用机理。以情绪劳动各维度为自变量,职业倦怠为因变量,通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发现乡村小学教师情绪劳动中的情绪伪装、情绪忍耐对职业倦怠影响显著。为提高乡村小学教师的情绪劳动管理能力,可从师资培养、就职学校、教师自身等途径进行分析与反思,缓解教师情绪劳动与职业倦怠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6.
当前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主要表现为情绪衰竭、自我效能感降低、人性化行为缺失、去个性化等多方面,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需要通过提高辅导员的职业认知水平、运用激励机制、帮助辅导员建立健全心理机制等多种途径,消解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7.
采用Maslach教师职业倦怠问卷和自编辅导员职业倦怠影响因素问卷对283名高校辅导员进行调查;同时,以162名高校专任教师为对照组考察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现状。结果发现:1)与专任教师相比,辅导员的情绪衰竭得分高,非人性化、成就感低维度上的得分低;2)工作年限为1~3年的辅导员在职业倦怠三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10年以上辅导员;未婚辅导员的职业倦怠显著高于已婚辅导员;3)4个影响因素与职业倦怠各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其中,工作负荷与压力、领导支持与认可对情绪衰竭有正向预测作用,领导支持与认可对成就感低、学生表现对非人性化有正向预测效应。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发现辅导员职业倦怠情况已经普遍存在,被调查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在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和少成就感程度较高。这表明新疆高职院校辅导员在整体上出现了比较明显的职业倦怠倾向。本文从学校和个人两方面着手,提出缓解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倦怠,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辅导员职业倦怠成因分析与自我调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倦怠主要表现有:职业行为症状、智力症状、社会症状与心理情绪症状.应从实际情况出发,探讨其产生的根源及职业倦怠的自我调适方法.  相似文献   

10.
于威 《辽宁高职学报》2011,13(4):92-93,109
职业倦怠是一种不良的情绪和精神状态,其对辅导员队伍建设、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院的基础性工作都会产生很多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生的成长与进步和学院的稳定与发展。本文以对某高职院校的辅导员进行职业倦怠的问卷调查数据为基准,对高职院校辅导员如何克服和应对职业倦怠进行了阐述,期待着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增强职业归属感。  相似文献   

11.
基于JD-R模型理论的角度分析,工作要求过高、工作资源缺乏是导致辅导员产生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要缓解辅导员的职业倦怠,一方面要通过调整工作要求,从而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活力,另一方面要通过整合工作资源,促进辅导员自我效能感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姚崇 《思想教育研究》2009,(Z2):166-170
高校辅导员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其倦怠状态直接影响到个人的心理健康、家庭和谐和人际关系;更为重要的是,在这种不良的情绪状况下,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研究表明:辅导员职业倦怠与辅导员工作满意感有显著相关关系,成就感降低越少、情绪衰竭越少、去个性化越低,工作满意感越高。  相似文献   

13.
采用教师职业倦怠问卷量表对高职院校辅导员进行调查,以揭示该类院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现状。调查结果发现,传媒类高职院校辅导员表现出中度情绪衰竭、低度人格解体和高度个人成就感缺乏等现象;同时发现,工作对象、工作定位和自身因素对辅导员的职业倦怠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职业倦怠是一种易在助人行业中出现的情绪耗竭的症状,本文通过调查和访谈,分析高校基层院系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现状与表现,努力寻找基层院系辅导员的压力来源与倦怠起因,并结合辅导员应对压力和倦怠的实际需要及成长发展的需求,探索思考高校基层院系辅导员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采用教师职业倦怠问卷量表对10所高职高专院校的78名辅导员进行调查,以揭示该类院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现状。调查结果显示:被测辅导员在情绪衰竭、去人格化、低成就感三个维度上的职业倦怠检出率分别为16.67%、6.41%、47.44%。三个维度在婚姻和学历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女性在低成就感上的均值显著高于男性(P0.05),而在情绪衰竭、去人格化维度上男、女无显著性差异。不同转岗态度与职业倦怠程度呈正相关。文章还探讨了职业倦怠的致因,提出了针对性的干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辅导员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因性别、学历和职称等的不同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法,修订了MBI-GS量表,通过三个彼此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研究,测量、分析了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状况。在探索性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提取出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和低成就感三个因素,并就各影响因素对辅导员职业倦怠的作用途径及其效应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应对职业倦怠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高校辅导员作为教师中一支特殊的队伍,因其特殊的职业要求、巨大的社会责任以及较高的公众期盼,辅导员队伍职业倦怠的现象凸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发展。从辅导员工作特性出发,初步分析了辅导员职业工作特性导致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并对如何干预、缓解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对策进行了讨论和思考。  相似文献   

18.
职业倦怠现象是助人行业中的常见问题,而高校辅导员因其职业特点,故此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本文着重探讨了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表现、归因,并基于心理健康调适角度,提出了缓解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目前,高校辅导员已经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由于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导致其处于一个有别于一般教师与管理干部的生态环境中.通过介绍职业倦怠的含义,从生态学角度探讨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并借鉴生态学方法提出创建完善制度、科学评价、良性发展的生态阈值,以恢复辅导员的和谐生态阈值,以期有助于辅导员职业倦怠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20.
随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断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备受关注,各类研究层出不穷,但以往研究多集中于高校辅导员的具体工作,关注精神层面相对较少,忽视了辅导员工作中的情绪体验。本文从心理学领域中关于情绪劳动的研究角度分析,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到高校辅导员工作是高强度情绪劳动,并根据情绪劳动的已有研究对高校辅导员的管理培养进行分析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