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高校扩招后大学生就业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高校扩招后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本在对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现状分析基础上,认为应从大学生就业渠道的疏通与拓展、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形成与优化、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改革与完善等方面入手,搞好大学生就业与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形成机制及现实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竞争机制的不完善,我国就业市场供需出现了失衡,大学生就业形势也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建设已成为高校的一种共识。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适应就业市场的综合能力,包括就业社会心理适应力、自主就业的能动力,以及职业发展的潜力等方面,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形成是主体与高校、社会人才培养要素之间互动选择的结果。一方面,高校要通过机制创新来克服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另一方面,高校内部组织要为培养个性化毕业生人才提供平台。可以说,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高校人才培养制度支撑和组织承载的综合体现。因此,组织设计和制度安排是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形成的关键,现实地看,互动共进模式则是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形成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3.
由于竞争机制的不完善,我国就业市场供需出现了失衡,大学生就业形势也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建设已成为高校的一种共识。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适应就业市场的综合能力,包括就业社会心理适应力、自主就业的能动力,以及职业发展的潜力等方面,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形成是主体与高校、社会人才培养要素之间互动选择的结果。一方面,高校要通过机制创新来克服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另一方面,高校内部组织要为培养个性化毕业生人才提供平台。可以说,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高校人才培养制度支撑和组织承载的综合体现。因此,组织设计和制度安排是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形成的关键,现实地看,互动共进模式则是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形成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4.
高校大学生就业诚信之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毕业生与就业市场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与此同时,就业市场中的诚信缺失现象也逐渐凸现出来。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人数的逐渐攀升趋势,引起社会和高校的普遍关注。如何正确理解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现象?如何正确评价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现象?高校应采取哪些积极的应对之策?本文谈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5.
Z世代大学生“慢就业”现象是多元化就业价值取向的外在表现。高校专业教育与市场供需之间脱节、就业指导工作机制与大学生就业需求之间存在差距、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与招聘岗位需求之间存在落差、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与激烈竞争环境之间存在错位是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从就业优先导向出发,高校要将专业教育、思政教育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全方位就业指导体系,提供坚实就业制度保障;搭建“互联网+”就业服务平台,提高就业服务实效;深化校企合作,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加强家校协同,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从而实现Z世代大学毕业生充分且高质量就业。  相似文献   

6.
我国经济体制已经由计划向市场转轨,建立成熟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配置作用是中国长期的目标。我国高等教育正式步入大众化阶段,高等院校教育管理体制开始向市场化转变,这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现今大学生就业面临一系列问题,而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要政府、社会、高校三方形成合力,整合各方资源,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就业体系。  相似文献   

7.
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高等教育开始走向大众化,再加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大学生就业市场逐渐形成,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边疆民族地区经济较为落后,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不够完善,使该地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显得更为突出。大学生自主创业是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一种有效方式,推广及加强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实践能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机率。现以广西为例,在充分分析地区现状及特点后,从各方面提出更好地促进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实践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高校团委作为联结共青团和大学生的基层组织,在促进大学生就业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与学生处等其他职能部门相比,高校团委在大学生就业方面具有较强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资源优势。高校团委应充分运用自身优势,促进大学生就业。从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给方面,应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并调整其就业意愿,从大学生就业市场的需要方面,整合社会资源,增加就业机会,从大学生就业市场匹配方面,提供完善的就业服务。  相似文献   

9.
以市场为导向迎接大学生就业挑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就业市场形势,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提高大学生就业率,不仅关系到大学毕业生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高校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本文对如何开拓大学生就业市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高校促进学生就业应该采取的措施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引起了多方的关注。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包括大学生就业市场和大学生的专业结构以及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切实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要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和大学毕业生四方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1.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呼唤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质量管理 大学生就业是目前全社会都在关注的一个突出问题。对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几年来人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大量分析,主要原因可能在于经济转轨给劳动力市场带来的供需矛盾,与经济结构调整不相适应,就业的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高校连续扩招,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仍然存在;高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不适应市场要求,高校就业制度改革以及落后的就业观念,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不完善等。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校扩招的毕业生陆续进入求职市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在不断增大。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的人才理念对大学生的就业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认为,高校要关注现代企业的人才理念,针对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通过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有助于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保障大学生就业合法权益,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促进大学生的充分就业.为此,政府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和财政投入,理顺政府各部门的管理机制,构建立体的就业市场体系,积极培育社会组织,建立和完善就业体制体系和监督体系,高校要形成良好的人才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就业形势发展至今,高校的就业工作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从办理学生毕业分配手续的管理部门,到对学生进行职业辅导、提供就业信息的服务部门,可以说,随着“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逐渐形成,“市场“的概念正在越来越深地浸入到高校就业工作当中。  相似文献   

15.
高校大学生就业市场营销发展新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大学生就业市场日趋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跃升为高校大学生就业市场营销,市场营销学已成为高校大学生就业市场营销的学科依据。社会的进步和就业市场的变化必然引发高校大学生就业市场营销的新发展,高校就业市场营销呈现出营销方式网络化、营销现场社会化、营销人员职能专一化、营销产品自主化、定制营销范围扩展化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6.
美国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各自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形成就业服务网络,其做法值得借鉴。我国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不健全的情况下,政府应加强就业工作的宏观协调、学校应加强课程体系的改革、学校与社会应共同建立互动的就业服务平台、学生在各方面的指导之下积极提高就业能力,从而形成积极的、全方位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等教育的日渐大众化,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现,结构不平衡、政策性障碍、供需信息不畅、就业观念陈旧等,都是大学生就业难的表象,而计划经济时代的一些就业观念、管理模式同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化配置要求产生矛盾,形成计划和市场两种机制同时存在的局面,成为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本文试用市场经济的观点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8.
当前大学生就业市场呈现出细分趋势.但高校大众化教育理念提供基本同质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培养的大学生缺乏个性,难以满足差异化细分市场的需求。立足大学生就业市场环境的变化,高校应形成以细分市场为导向的新的职业规划理念,尊重差异化,培养差异化,以细分市场的需求为标准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做到因材施教,培养有特色的大学生,使其更好地适应细分市场的需求。顺利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  相似文献   

19.
改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就业一直倍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尤其是随着每年大学毕业生的增加,大学生就业难的话题始终是一个热点.由于中国的国情和现行制度,大学生群体自身和家长,对大学生就业拥有很高的期望值,甚至把大学生就业当作家庭的全部希望.另一方面,随着就业市场的不断完善,就业的方式和市场的需求的多样化,大学生从单纯的就业转变要高质量就业,所以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在高校日益迫切和重要.虽然高校经过努力逐步在适应市场经济下人才市场的变化,转变了就业指导的理念和工作方式,但是就业指导工作还依然存在"行政色彩",就业指导还存在许多误区.本文拟针对目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高校就业指导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建设好大学生的就业网站,不仅仅是政府部门应该关心的问题,作为培养大学生的高校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在目前全国性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和就业网站信息体系尚未完全形成的时候,互联网却早已溶入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溶入了所有的高校校园,溶入了所有的在校大学生和毕业生,社会中介机构举办的人才网站如火如荼,但真正针对和适合高校学生获取校园招聘信息的网站却极少。所以,高校就业部门有责任和义务承担建设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