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抗战的特殊背景下,基于战争的现实诉求及对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杨东莼逐渐形成了系统全面、理论丰富的战时教育思想。杨东莼的战时教育思想是战争时期的一种非常态教育理念,他以抗战需要为起点和归宿,以教育、文化为切入点,统合了战争与教育的互助之效,对战时教育的任务、内涵、原则与策略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探究了争取抗战胜利之良途与教育出路之所在。  相似文献   

2.
吕振羽不仅是我国马克思主义新史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而且是杰出的老一辈无产阶级教育家。抗日战争时期,他在国统区创办了闻名遐迩的塘田战时讲学院,对国民族实行战时教育,为民族抗战培养了一批重要人才。新中国成立后,他奉命于东北从事教育工作,先后任大连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东北人民政府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东北人民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在他的教育生涯中,提出并实践了丰富而系统的教育理论,成为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开拓者。  相似文献   

3.
陶行知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抗日战争时期,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发展为全面的抗战教育实践。他的教学做合一和小先生制对中共抗日根据地小学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他的战时教育理念也给当今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以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是抗战教育实践家和理论家。他创办晓庄师范和育才学校的政治目的都是为了把日本从中国赶出去,把学生培养成抗日救国的小战士。他组织“国难教育”和“战时教育”以及出游欧羡二十八国都是在宣传抗日救国。他把“生活教育理论”运用在“抗战教育”上就是战时教育理论,即“过抗战的生活,受抗战的教育”,“民族解放大学校”,“抗战教学做”三个方面,并使这三个方面为中华民族的中心政治任务——抗日战争服务。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全面抗战初期,教育文化界人士以期刊杂志为阵地,从教育问题出发,掀起了战时教育思想大论争。此次论争建构了不同的战时教育主张,如维持学校改革论、彻底改革另组论、战时统制论、三民主义论、崇实主义论、民众解放论、生产建设论及调和论等;论争人员涉及范围甚广,呈现出民众动员、救亡与启蒙、生产建设与社会关系调整互动的多重变奏,形成一股战时教育思潮,并影响了国民政府的战时教育政策。  相似文献   

6.
徐莹晖 《生活教育》2015,(7):22-25,14
生活教育运动历经闽南、粤东的兴衰后,适逢抗战全面爆发,为适应战时生活所需,生活教育运动转为战时教育运动。以潘一尘为首的生活教育社同志辗转浙江云和,在浙南开展了短暂而又轰轰烈烈的战时教育运动,一方面推动了云和的抗日救亡,另一方面扩大了生活教育运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梅贻琦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被誉为清华大学的“终身校长”。在他的主持下,清华大学于20世纪30至40年代进入了“黄金阶段,”又创造了“战时教育的奇迹”。50年代后期,梅贻琦又在台湾新竹筹建清华大学,从而实现了他终身服务清华的夙愿。  相似文献   

8.
沈从文以"私交"的方式对抗战时期的云南文坛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他与云南文学青年交往,相关访问记和话剧观后感对云南抗战剧运起到了鼓励作用;他以书信的方式对战时云南文学青年提供独特的文学教育;他对云南回族作家白平阶的扶植与作品推介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抗战时期云南文学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9.
最近,听了一位青年教师的高三课。他引导学生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进行比较,在归纳总结时他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计划经济。笔者很纳闷,怎么能说它是计划经济,  相似文献   

10.
试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教育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教育事业受到极大摧残。为了维持正常的教育工作,国民政府颁布和实施了一系列的教育政策和措施,从而使我国的教育事业在战时不仅没有长期停辍反而有所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民政府的相关教育政策措施的合理性以及其在宏观掌控上所做的努力。文章通过分析国民政府"战时"教育政策以及在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上取得的成绩,以使读者对战时的国民政府教育有一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希望对现在的教育改革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1.
“战时应作平时看”的基本思想是保持教育的正规化,即现行学制、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基本不变,而不是将各级学校办成“战时短期训练班”。这一教育方针的贯彻实施,使中国教育的现代化进程没有被打断,并取得了一定进展;使战时高校科研继续发展,避免了人才断层,对中国的现代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陶行知先生不仅是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更是一位电化教育专家。他对电化教育深入探索,利用电教手段开展民众教育、战时教育,大力倡导电化教育,为我国电教事业的发展起了引导与推动的作用。本文对陶先生的电教思想进行整理解读,以期对当今电教事业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3.
抗战时期,在“战时应作平时看”的教育立法的原则指导下,国民政府一方面从抗日战争的需要出发,制颁一系列应急教育法规;一方面从建国的长远目标着眼,制颁一系列调整性的教育法规,教育立法由此进入应急调整阶段(1937~1945年)。这段时期的教育立法,既为战时教育提供适时的法律依据,又为下一阶段教育立法建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论陶行知的中西教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陶行知的中西教育观●董宝良对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中西教育观进行整体的全面研究,是很有意义的。因为陶行知的中西教育观是其教育理论研究和办学实践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他能在从事平民教育、乡村教育、国难教育、战时教育、民主教育和全面教育各次运动中留下教...  相似文献   

15.
九一八事变后,在侵略者铁蹄的蹂躏下,我国大片国土沦陷,万千家庭流离失所,无数儿童成了无家可归的难童。因此,难童教育成了当时我国战时教育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1939年7月,陶行知在重庆创办的育才学校,是一所战时难童学校。  相似文献   

16.
许椿生教授     
许椿生先生,1911年生于河北保定。1929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预科,1931年转入本科,主修教育,兼修历史。1935年毕业,留校任助教、讲师、副教授。195o年调河北师范学院。1956年调北京参与筹建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1962年完成工作任务后复回河北师范学院,任副教授、教授。许椿生先生博学多识,教学经验丰富,在长期的教育工作中成绩显著。教学之余潜心学术研究和编辑工作。早在学生时代,他的论文《大学教育系之课程》,就曾引起当时教育学术界的关注。抗战期间,与李建勋合著了《战时与战后教育》,这在当时是一部很有建树的战时教育专著。…  相似文献   

17.
陶行知先生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人民教育家,同时又是坚定的民主战士和大众诗人。他毕生致力于人民教育事业和民族革命运动,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立。陶行知先生从事普及教育事业,他推行过平民教育、乡村教育、战时教育、困难教育,创立了“生活教育”理论。而他始终将普及劳苦大众的教育作为自己为之奋斗的教育事业的中心。今天我们党已把全面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高度,所以进一步研究探讨陶行知先生的普及教育思想,对于丰富教育科学的理论宝库,全面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普…  相似文献   

18.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方面的内容,在抗战时期,陶行知的这一教育理论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并付诸实践,本文主要论述了陶行知在抗战时期所提倡的国难教育理论及战时教育理论,并结合育才学校的创立阐述了“国难教育”、“战时教育”同陶行知以往的生活教育理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战时须作平时看——国家动荡中的教育智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教育部制定了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战时教育总方针。在此方针指导下,抗战时期实行了内迁高校、设立国立中学以及贷金制度等措施。这些措施不仅保存了中国教育的命脉未因战事的发生而中断,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抗战的顺利进行,并对中国社会的长远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国历史上有两位伟大教育家,一位是孔子,一位是陶行知。毛泽东称陶行知先生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周恩来说他是“一位毫无保留地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江泽民同志也称他是“中国进步知识分子的典范。”“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社会学思想体系的内涵。他的《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我之学校观》、《中华民族之出路与中国教育之出路》、《创造是中国教育之完成》等是他生活教育理论的代表作。他从1927年起先后发动四个教育运动——土地革命时期的乡村教育和普及教育运动;抗日战争时期的战时教育运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民主教育运动。这些运动是他的生活教育思想的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