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雯 《甘肃教育》2005,(12):18-18
随着幼儿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家长对幼儿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教育、心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还要与家长交流合作,具备指导家长提高教育技能的能力。教师的教育观念也要由原来单一地关注孩子发展,转向不但关注孩子,还要关注家长;由指导孩子参与活动,转向指导家长帮助孩子发展。因为教师与家长的合作是一个共同受教育的过程,它能够帮助家长树立教育子女的信心,获得教育的知识和经验,能督促教师不断改进和修正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2.
从"新"开始从"心"做起——谈幼儿园家长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孝嫱 《教育导刊》2009,(12):47-47
实践表明,良好的家园关系能够产生最大的教育合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师,要架起家园之间的桥梁,影响和指导家长,参与家同共育。做好家长工作,不仅要从“新”开始,重视诸多“第一次”,为家长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同时也要从“心”做起,关注家长工作的细节,让家长感受到教师的用心。  相似文献   

3.
在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新接触一个班级,能被科任教师最先记住的名字,往往是“两头”的学生--优等生和后进生。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学习成绩反差大,仔细观察会发现,能主动与老师谈心说笑的大多也是“两头”的学生,而很少有“中等生”。美国教育家称中等生为“灰色儿童”真的很贴切。中等生学习成绩中等,一般都很遵守纪律,所以教师不会特别关注他们。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长期不受人注意的中等生会变得自卑、懒散、没有进取心。他们是最渴求关爱的,甚至于有学生为了让老师注意到自己,不惜做出违反纪律、伤害自己或他人的事情。所以,教师要针对中等生的不同心理及时给予积极的引导。  相似文献   

4.
功能 提供一种有效的,教师和家长喜欢的,容易管理的成长档案; 在教师观察、描述以及设计课程时影响其关注于孩子发展的里程碑或转折点;  相似文献   

5.
针对中职生的现状,作者提出教师要结合中职实际情况,认清中职生心理、生理发展的特点:生理基本成熟,心理还处在断乳期,因此,中职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未稳定。如果教师能全面了解中职生成长和教育经历,找出中职生的发展问题的深层原因。然后,教师再在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发扬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以学生为本,积极关注中职生积极的方面,淡化或漠视其消极和不好的方面。那么教师就可以以学生为本,使学生健康成长并最终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家长和教师都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过分关注。而这种过分关注体现在家长为了让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主动或被动地参与到家庭作业中,从而使得家长和孩子在做作业时主次不分。本文主要梳理做家庭作业时家长过度参与的表现形式,并提出改善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张金怀 《教师》2012,(32):20-20
寒假将至,孩子的假期学习又成了教师和家长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校园安全,牵动着广大家长的心,关联着家庭的安宁与幸福。如何建设平安校园?在推进素质教育发展的今天,家长、社会和领导对教育给予高度的关注,让学生和教师增添很多压力,怎样化解压力,维护校园安全,创造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9.
美国:规范和引导家长参与学校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家长教师协会(NationalnIA)的成立宗旨是,推动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及其管理活动,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和健康发展。为了鼓励和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从全国性的家长教师协会到地方各级家长教师协会都发起了一系列活动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设置家长参与的项  相似文献   

10.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和基础,家长和教师在学生的成长发展过程中都承担着重要角色,教师与家长建立良好关系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本分析了当前教师与家长关系中存在的问题,阐释了法律法规对教师、家长关系的规范,提出了建立和谐的教师、家长关系的五条途径。  相似文献   

11.
教育是促进生命成长的事业,学校是教师和学生生命价值得以提升的地方。在学校管理中,作为学校管理者,不仅要掌握管理学知识、人力资源学知识,还需要掌握管理心理学的知识。从·心理学的视角去观照学校管理,尤其要了解在每个教师和学生的内心有着自我成长、自我实现的愿望和潜能。学校管理者要学会关注教师和学生,而且是积极关注,这种积极关注是尊重、期待、欣赏、发现、移情,只有这样,给学校管理和教育一个情感的基座,才能真正唤醒师生的心灵,激发师生的潜能,促进师生的生命成长。由此,学校的生命得以发展,教育的生命得以提升,学校管理者的生命价值也得到延续和放大。  相似文献   

12.
发挥“家长开放日”在家园共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惠珍 《甘肃教育》2001,(11):13-14
家园共育是现代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家庭与幼儿园共同努力,密切配合,教师与家长形成共识,协同教育,实现科学育儿目标的教育过程,怎样搞好家园共育,也是幼教工作者关注和探讨的一个热门话题。“家长开放日”,是幼儿园定期邀请家长来园观摩和参加的教育教学活动。一方面,家长可以通过直观的方式了解幼儿教育的内容、幼儿在园的活动表现以及教师工作情况;另一方面,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相互联系、教师与家长相互沟通、家园相互作用、相互配合,形成教育共识。“家长开放日”既是连接幼儿园与家庭的桥梁,又是维系教师与家长的纽带。实…  相似文献   

13.
这样考试好     
“这样考试好!以后要多进行这样的考试!”这是参加课程改革实验“开放性考试”的学生、家长、教师的共同心声与愿望。2002年1月24日,广西玉林市课程改革指导小组各学科成员分赴各县(市)、区,对课程改革开放性考试情况进行调研。指导小组分别召开了学生、家长、教师座谈会并作问卷调查,共同研讨新课程教育评价和考试制度改革的具体问题,研讨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发展的教育评价体系。在调研中,我们感受到了学生和教师对新的考试方式的支持,家长对课程改革的关注,这虽然在我们的意料之中,但是还是让我们感动和感激,因为他…  相似文献   

14.
张英群 《天津教育》2013,(18):31-33
随着高考升学形势的不断发展,社会对高考的高度关注,学生和家长对上好大学的期盼,以及学校和学校教学质量的比拼,一定程度上使得毕业班教师的工作压力,学生的学习负担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强调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使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在语言和数理逻辑方面的发展,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已有水平面上的发展。我校的评价方式收到了以下效果:一是有利于学生看到自己的闪光点,达到有利于学生能力和自身素质提高的目的;二是分项考核和等级的评定使教师、学生、家长三方面都能明确学生在整个学期中的各项成绩如何,哪些需要努力;三是有利于全面评价学生,教师、学生乃至家长都参与评价,透明度高,能客观、公正、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情况;四是减轻了教师的压力。  相似文献   

16.
《学前教育》家教版“家长会议”栏目开办一年多来,受到了家长和老师的广泛关注。为了将幼儿家长们关心的话题以及在育儿生活中存在的困惑烦恼或者经验感受更好地传递给更多老师,拉近老师和家长的距离,增进老师对家长的了解,促进家园之间的合作,本刊也将定期综述“家长会议”,希望这些速递信息能为广大教师带来启迪。  相似文献   

17.
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开发幼儿潜力,关注幼儿全面发展己成为家长的共识。然而,只靠教师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教师、幼儿和家长三方面步  相似文献   

18.
现今的家长和教师普遍存在一个教育误区,就是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教师围着分数转,家长也围着分数转。其实分数并非孩子成长的支点,我们应把教育的主导放在如何发现和培养孩子优秀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做事的能力上。  相似文献   

19.
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有着多样性的表现,其成因也各有不同。教师要重视幼儿心理健康发展问题,用人本主义心理学倾听、理解幼儿个体的主观世界,可从高质量的陪伴、享受互动时刻;用"成长型心智",欣赏、鼓励幼儿;家园合作,促进幼儿社会性交往的发展;无条件的积极关注等四个方面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20.
在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沟通过程中,家长期望与教师专业能力实际情况的不同是导致两者之间存在分歧的原因之一。通过对A市135名幼儿家长对教师专业能力期望的现状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家长对教师专业能力期望存在合理和不合理之处。幼儿家长更注重与幼儿直接相关的专业能力,特别是教师与幼儿交往的能力,忽视教师与家长交往的能力;但由于幼儿家长固有教育观念的束缚、年龄和学历的局限、缺乏家园共育理念等原因,导致出现部分违背幼儿教育规律的期望。文章建议:幼儿教师广泛与幼儿家长交流沟通,关注幼儿家长的合理期望;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避免一味迎合家长;践行家园共育理念,指导家长配合教师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