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俗话说人靠衣裳马靠鞍。连一匹马换上新鞍都会看上去有精神了,说明即是普通人,只要外表打扮一下,也能显示出与众不同的魅力。我的教育实践也证明:衣招鲜,最给力;外在力,就是生产力。一、因衣而异记得当老师的第一天,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成熟一点,我特意买了一套藏蓝色的职业装,将自己的年轻明亮包裹起来,将自己的活力魅力掩藏起来。教师行业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教师不看外表,看内在,看经验。内在战无不胜,才是真正的好教师。  相似文献   

2.
民间工艺"绝活"的失传已引起普遍重视,但教师专业"绝活"的丢失却还远未受到关注——近日读到一则新闻,说的是在哈尔滨市开埠100周年的时候,作为开埠时的老区——道外区做了一件让居民特别开心的事:将区内  相似文献   

3.
论“实践反思性”教师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教师教育中理论教育与实践的相互疏离,是影响教师教育质量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许多教师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已对此提出了许多富有洞见的理论与实践方式。本文从教师教育方法论的视角,提出"实践反思性"教师教育,并阐述其理论基础,进而具体叙述实施"实践反思性"教师教育的四条实践原则,以此对改进教师教育理论教育与实践相互疏离的现状,提高教师教育实效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教师是“社会代表者”吗——作为教师的“我”的困惑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当今时代是一个反思的时代、质疑的时代、批判的时代。这一点对于教育研究来讲同样如此。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这些年来我们对教育的反思不可谓不多、涉及面不可谓不广,但却忽视了很重要的一点,即对于教师的属性的反思。对于“教师究竟是谁”的追问。 事实上,长期以来,“教师究竟是谁”似乎一直都没有成为一个问题。不是吗?我们对于教师的“属性”似乎早已有了定论。这一定论在法律中有明确的呈示,即所谓“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  相似文献   

5.
成立教师教育学院是国家提升教师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张家口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成立四年来,承载了教师教育一体化的职能,教师教育改革明确了教师教育与学科教育归属,建构了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和实训实践体系,凸显了教师教育学院模式的课程建设、科研引领和服务基层等优势,但也面临部分困境特别是教师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方面,有待深入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6.
到医院看病,我经常忘带病历卡,总是重新买一本新的,用过以后就丢在一旁,很少思考自己为什么生病,如何预防疾病。这种经历使我想到了教育的问题。有时,我们也会忘了带或者是不好好保存教育的“病历卡”,经常犯老毛病,使教育教学工作低效,自身成长缓慢。  相似文献   

7.
周旭 《今日教育》2014,(2):12-15
有好教师,才会有好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让教改成果惠及每个孩子,教师在其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每个教师的改革行动虽然不易,却是成为“好教师”的必由之路;每个教师的改革行动看似微小,汇聚起来却是巨大的推动力量。时代在变化,社会在进步,孩子在发展,与之相适应的教育也必须改革。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的作用,是办好教育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汪强 《师道》2004,(3):40-40
记得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接班的数学老师是一个矮矮胖胖的女老师,其貌不扬,课上也没有什么精彩的表现。同学们都深感失望,因而上课时总打不起精神,对数学也渐渐的不感兴趣了。但有一天,我们都被她震住了。那是在学“圆”的知识时,只见数学老师双腿分开,半蹲着,唰地一声,在黑板上画下了一个非常标准的圆(课后同学们用圆规去量,几乎分毫不差),我们都惊呆了。此后,同学们在课间都模仿着老师画圆的动作,并因对老师的敬佩而渐渐的喜欢上了数学……  相似文献   

9.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卓越教师培养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一环。在"卓越教师计划"背景下,各种卓越教师培养模式不断探索更新。通过协同创建教师教育卓越实验班、协同完善教师教育"两段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协同开展教师教育"研学行思"式教学等实践探索,可以更好地促进卓越教师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教师教育的“破冰之船”:泛实践战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人首次提出的寻找教师教育出路、导引教师教育发展方向的“教师教育泛实践战略”,旨在实现教师教育范式的重构与转型。该战略也是基于多元整合的教师教育的现实需要,以实践为教师教育的辐射点,终结单向的知识、理论传授的培训模式,通过“三维”实践路径和“六元”活动范式,实现教师能实践、会实践、科学进行实践的现实目标指向。  相似文献   

11.
教师,请用好教育“病历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华忠 《师道》2005,(10):41-41
到医院看病,我经常会忘记带上病历卡,总是重新购买一本新的,用过以后也就随便丢在一旁,总不去思考自己为什么会生病,如何去预防疾病。这种经历使我想到了教育的问题,有时,我们总是忘了带或是保存好自己教育的“病历卡”,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成长、进展缓慢,有时会经常犯“老毛病”。  相似文献   

12.
不少教师习惯于做教育教学的实践者,诸如上好课,教育好学生等等,认为这是责任所担,情理所在,至于"参与科研",便不免要皱皱眉头,说"不"字了。原因不外乎两条:一是声称教师本来就很忙,哪有闲工夫做"高档事";二是怕,认为"搞科研太难,我干不了。"这样一来,教  相似文献   

13.
郑艳芳 《考试周刊》2015,(7):160-161
对于好教师的标准,角度不同,见解不同。在"衡水市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胜任力的调查研究"过程中,项目组成员对学生进行了访谈调查,了解到学生对好教师有自己的看法和需求,经过整理,学生眼中"好教师"需具备四种品质:有操守、有知识、有方法和有发展。  相似文献   

14.
策划人语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办好学校,教好学生,离不开好教师。好教师什么范儿?每个人心中大概都有一个既清晰又模糊的模样,可意会不可言传。奇怪的是,在分数依然几乎是衡量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尺的时代,分数排名、教学业绩却并不是评判好教师的唯一尺度。人们关注教师的教学业绩,更关注教师的人格修养、道德品行,以及教学业绩背后,教师是出于何种目的、利用何种手段。  相似文献   

15.
洪明  袁笛 《比较教育研究》2023,(5):94-102+112
基于“核心与高杠杆实践”的教师教育是21世纪美国教师培养领域崛起的一场改革运动,它要求弥合教育理论与实践、大学与中小学、教学方法课程与见习实习之间的割裂状态,同时也要避免教师教育学徒制有可能出现的缺少理论指导以及系统和规范培训不足的状况。建立基于“核心与高杠杆实践”的教师培养新体系,涉及教师培养中最为基础和核心的问题,包括“核心与高杠杆实践”的基本概念、判定标准、主要模式、实施路径和教学阶段等。这一取向的改革正在美国不少教师教育机构推行,如密歇根大学、斯坦福大学和华盛顿大学等,并得到了美国联邦和州政府的大力支持。它对于寻求教师教育行业内对实践教学核心问题的共同理解和构建教师教育的实践教育学具有重要意义。在复杂的教育实践中,这一取向的改革也遭遇了不少问题,面临着多方面的争议,其发展走向值得进一步关注和探索。  相似文献   

16.
某中学一名地理老师利用课间15分钟时间在黑板上画出一幅世界地图。一些网友觉得这是浪费时间,但大部分网友们都大加赞赏,认为老师就应该有一手“绝活”;有位网友说他自己正是被老师的某项“绝活”指引,才走上一条成功的道路。我认为,有“绝活”的老师极具个人魅力,能够征服学生的心,获得学生爱戴,更能增强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何为好教师?——论教师的道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们这个时代,好教师的标准是怎样的?我们的社会和教育怎样理解"好教师"?我们的教育本身是在促进教师不断优秀,还是通过一些拙劣的制度和无良的做法使得教师专业伦理的发展难以逾越一些障碍?作为教师,在现行的体制和现状下,我们是否追求做一个好教师?我们是否有必要思考何为好教师?  相似文献   

18.
“研究性变革实践”:教师发展的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性变革实践"中,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是相互缠绕、相互建构的复杂关系。"研究性变革实践"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教师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教师在"研究性变革实践"中的发展过程可分为:模仿操作性方法,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脱节阶段;理解教育变革内涵,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沟通阶段;渐入变革佳境,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创造性互动转化阶段。  相似文献   

19.
如何培养师范生的实践能力一直是教师教育的主要困惑之一。深刻理解教育实践的本质。把握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教育经验的密切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教育实践的本质不是“技术”,而是建立在道德基础上的“判断”;教育实践既是对理论的验证,也是对个体经验的提升;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应定位于实践智慧的培育,它需要创设合作、关爱、反思、挑战和召唤的氛围。把实践能力的培养仅仅定位于“实践技能的获得”,那就贬低了教育实践的品质,将教学实践狭窄化、程序化、表面化和僵化。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育人的内容又包括了育德、育心。心理健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要素,也是教师整体素质提高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与保障。据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最新调查显示:在中小学教师中,有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2.4%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如果教师自身缺乏健康心理,何以能够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