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是语文学习的传统经验.是儿童学习语文的必由之路。是语文教学之生命。所以,语文教学要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达到阅读教学的目标。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入和发展,“读”也越来越受到小学教育专家、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视。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应如何做到以读为本,发扬语文教学的优秀传统呢?  相似文献   

2.
本主要论述“厚基础,重能力”的教学理念在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中对基础较差的学习的意义。认为在什么层次上学习是决定学习方法的重要因素;肯定旨在帮助学生“学而知之”的“翻译”手段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语文学科是工具学科,被称之谓百科之母,是终身学习的基础,是从摇篮到坟墓的教育。因此,搞好语文教学尤为重要。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创新理念,达到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目标呢?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必须做到“五注重”。  相似文献   

4.
设计理念:人教版五年级同步阅读教材第二组安排的四首古诗词与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第二单元“思乡”之情的主题紧密联系,目的是引导学生将课内的语文学习在课外得以延伸、拓展和运用,使得学生感情进一步升华。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外阅读,课内展示”的教学模式,使学生通过读诗词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恋之情;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丰富语言积累。  相似文献   

5.
程惠娟 《教学随笔》2009,(10):34-34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一教学理念的提出,对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等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它使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教学用语也在悄然地变化着。这固然意味着小学语文教学对人本的回归、对学习自由的拓宽以及对个体的尊重。然而,在这些教学用语的背后,却有许多值得商榷的问题。下面就“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这一说法谈谈个人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设计理念 我国古代教育家苟子在《劝学》中早就提倡“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将这种传统的读书方法运用到今天的语文教学中,就是强调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体会,读中人情,读中感悟,从而受到熏陶和感染。  相似文献   

7.
顾成欢 《考试周刊》2023,(39):40-43
“读思达”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积极成果。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面临阅读难、理解难、思考难、分析难等实际问题,应用“读思达”的方式可以基于阅读、思考与表达,逐步解决学生古诗词学习的问题,同时也为教师开展古诗词学习提供教学思路和手段。“读思达”理念可以提升学生古诗词的阅读理解能力,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会合理地表达,能用恰当的方式展示出古诗词的情感和文本内容。  相似文献   

8.
课堂评价既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段.也是教学理念的缩影。恰当、真诚、公正的评价,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课堂情感的催化,学生个性的张扬。在新课程理念的冲刷下,许多“讽刺打击”、“漠不关心”等消极评价逐渐销声匿迹,然而,一些打着“多元”、“开放”旗号的“无错化评价”开始粉墨登场.并有泛滥之势,当引起我们的足够警惕。  相似文献   

9.
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的作用”,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取各种手段,让他们主动地去读,专注地读,兴致勃勃地读。从读书实践中“感受阅读的乐趣”,“感受语言的优美”,“向  相似文献   

10.
设计理念: 基于人文教学思想,本课设计坚持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追求古诗学习的人文性、个性化。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情怀,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读感悟。  相似文献   

11.
设计理念:《池上》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诗。教学这首诗,我力求体现“以读促悟”的教学理念,通过不同层次、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将朗读与思考、朗读与想象、朗读与积累、朗读与运用结合在一起,使学生能“读出意、读出形、读出味、读出神”,并最终达到诗境、语境与心境的巧妙融和。  相似文献   

12.
当下,在阅读教学中,“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以读悟情”“以读明义”这样的理念愈来愈得到教师们的认可,并在教学实践中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这对语文教学的发展无疑意义重大。然而,有的教师在努力践行这些理念时发生了偏差,在如何把朗读作为阅读教学的基本手段,在指导学生朗读与感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情感,提高学生  相似文献   

13.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语文教学中,要以读为本,这是有识之士在新课程实践中提出并经实践验证的有效课程理念。阅读是学生学习语言,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形成和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阅读还能够使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性情,发展个性,丰富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4.
张宁斌 《中学文科》2009,(15):19-19
根据新课程理念和新课标的要求,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在贴近学生生活的同时注重人文陶冶和思想启迪,注重问题情景设计和学生自主参与和整体实践。它一改往昔那种严肃的说教式面孔,取而代之的是活泼有趣的画面、优美动听的语言和贴近实际生活的场景。情景式、体验式教学成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主要方法。然而,我认为,采用传统的“读”、“写”、“问”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同样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学习的自主性,有效地增强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效。下面谈谈对这些方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15.
在课堂教学中,不论是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还是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都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学习风格是个体差异的重要方面。课堂教学中充分照顾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采用与之匹配的教学策略、手段和方法,可以达到活跃课堂气氛,融洽师生关系的目的,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6.
如何把握语文教学中的“纵向”与“横向”的问题?这听起来有些耸人听闻,其实是人人都在有意无意中实践着的、十分普遍而具体的总体教学设计思路问题。因为一种知识要转化为能力,既然不能一蹴而就,就得相机点拨,循环往复;一篇课文要学有所得,既然不能面面俱到,就需篇篇相生,彼此补充。教师的职责是带动学生一起织网造梯,使学生既知学习之“然”,又知学习之“所以然”,进而逐步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和世界观。为了实现上述教学构想,笔者在教学中遵循了两种教学理念,现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外语教学的目的是要在打好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的交际能力。实现这一目的,教学中既要改变观念,又要改变教学方法。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主动发现知识并积累知识。让学生主动参与语言知识的学习过程是英语课程改革的核心之一。将教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运用现代课堂教学理念进行教学设计,促进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张斌 《学语文》2007,(3):56-56
新课程改革已经在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推行了几年,尽管“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合作伙伴”“教师应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等教学理念教师都耳熟能详,但如何运用新的理念指导教学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经过几年的实践和观察,笔者认为语文课堂教学中以下几点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即“教学的根本宗旨是使学生得到有效发展,而不是某种固定的教学方式,更不是某种外在的形式。”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评课的视角与视点应是:能否让大多数学生甚至每一个学生实现有效学习、有效发展。学生的知识增长、学习方法的获得、技能的训练、智力的发展、情感的陶冶、意志的锻炼、价值观的形成,学生学习兴趣及其变化等都是课堂教学效果的实质所在。如果教学没有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不管教师讲解得多么生动,运用了多少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这个课堂教学最终是无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我在多年的初中英语教学中时时注意运用课堂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这一教学理念,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逐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一、运用情感教学创造良好的开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