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Previous research on student typological models has centered on undergraduates' general philosophies of higher education. This study focused on students' more specific views of the purposes of education, desired teaching-learning arrangements, and roles with faculty in academic decision-making. Undergraduates (N = 3,628) completed the Student Orientations Survey, and orientation scale scores were used in a multidimensional typological analysis. Five distinct student learner profiles were identified; coefficients of group homogeneity and between-groupF's supported the uniqueness of each group profile. Discussion centered on various implications for postsecondary institutions regarding the use of a typological scheme premised on student orientations and learning preferences.Presented at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Conference, March 28, 1978.  相似文献   

2.
Environmental attitudes depend on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that individuals attach to themselves, other people, or all living things. These distinct bases have been found to predict environmental concern, and may act 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eterminants of pro-environmental behaviours. We claim that examining the complex nature of value orientations and concern levels among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as well as the inter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se attributes could guide researchers and educators in Turkey. This study aimed (1) to explore Turkish elementary students’ ecocentric and anthropocentric attitudes, and environmental apathy; (2) to investigate their egoistic, altruistic and biospheric value orientations as well as their environmental concerns; (3) to examine relationships among environment-related attributes and (4) to determine the role of gender on these attributes. Participants seemed to be highly concerned and held favourable ecocentric attitudes. Furthermore, students with higher levels of anthropocentric attitudes tended to exhibit higher levels of environmental apathy, and those expressing biospheric concerns held lower levels of egoistic concerns.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girls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concerned about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d tended to value nature more for its own sake than boys.  相似文献   

3.
无论哪种教学模式,辅导教学都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本文从多媒体、授课艺术、精选例题、教学内容这些角度出发,探讨了如何提高辅导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如何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帮助学生正确求解习题,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等问题。以达到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辅导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参与教师教学评价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大学生参与教师教学评价是提升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大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具体体现。从问卷和访谈调查中发现,高校虽然普遍开展了学生评教活动,但在评价的时机、形式、内容、结果利用以及师生的认识和态度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高等学校应拓宽教学评价的内容,开辟学生参与评教的多种途径,开发适合各类课程的评价工具,使学生的评教真正有助于教师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5.
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高校毕业生对创业的积极性正逐步提高,对高校的创业教育也有较为旺盛的需求。但国内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存在诸多问题。社会和高校应该进一步认识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将创业教育作为重要的教育内容和目标。同时,高校应优化课程结构,加强大学生创业实践环节,并加强与企业界的联系与合作,以此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创业教育机制构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就业问题解决的有效途径,是推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也是大学生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从大学生创业的激励机制、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平台作用、开设大学生创业教育相关课程以及指导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实践等来构建科学有效的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7.
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对学生兴趣发展的鼓励,以及大学生的独立意识的发展,学生社团已经成为组成高校学生日常生活的非常重要的部分。但是高校社团的发展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本文以学生社团管理者的视角简要分析高校社团常见问题及其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有关高校社团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高校教师行为软环境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教师行为“软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极为重要。“软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抑制,就会对学生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而这种影响的最直接后果是危害学生的心理健康,甚至导致学生产生各种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9.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大学生就业制度之间存在着有机联系,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文中通过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大学生就业制度这一问题的分析,旨在寻求一种适应新形势需要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及与之相适应的大学生就业制度,以期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0.
影响大学生学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专业理想、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氛围、师生关系、家庭沟通、考核方式、网络和恋爱等因素。解决好大学生学业问题,可以通过加强专业理想教育,帮助学生制定成才目标;加强对学习过程的监控,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创设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建立学校、家长、学生定期联系制度;加强学生理性上网和正确恋爱的引导;建立学生学业预警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建筑类型学进行了大致的概述,并在历史文化街区的城市设计中引入建筑类型学的理论和思路,对成都文殊坊街区进行分析研究,尝试一种关于传统风貌保护和更新的概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诗歌是中国当代诗坛特有的文学现象.通过对其思想意义、文学意义和文化意义三方面的探讨,可以看出80年代大学生诗歌作为特定时空背景下出现的诗歌群体,它的形成与发展对中国新时期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具有丰富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13.
理论创新的特点及取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理论创新是客观辩证法发展的必然,理论创新的灵魂在于体现时代性,创新的动力在于它的实践性,创新的本质在于它的开拓性,创新的关键在于把握规律性。理论创新首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的创新,要坚持创新与继承的辩证统一,坚持科学的态度与科学方法的统一。坚持理论创新,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是时代的呼唤。  相似文献   

14.
再议大学课程的价值取向及其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两种取向论”(即“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和“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并没有全面地表达大学课程价值取向的现实,也不利于协调各种价值取向之间的关系。包括“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在内的“三种取向论”则改变了审视大学课程价值取向的框架,使不同价值取向之间形成了一个合理、整体的结构。协调大学课程价值取向之间关系的核心,是恰当地处理人的发展、社会发展和知识发展的要求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重要的制度保障和精神资源,和谐校园建设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推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内在要求和强大动力。实现和谐校园建设和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互动,要紧紧抓住把握发展支撑点、突出特色着力点、强化创新关键点、紧扣育人落脚点四个环节。  相似文献   

16.
阅读图书,可从认知、欲望和意志、情感和审美等角度,推动大学生人格经由趋真、趋善、趋美的途径,获得全面、均衡、统一的发展。要有效引导大学生读书,大学就必须提供一种以读书为社会准则的文化环境。校园读书文化,通过社会遗传和行为控制深刻影响主体心理结构,对大学生进行全方位的人格模塑。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学生参与政治的热情有淡化的趋势。高校学生党支部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必须加强党支部的培训和发展工作,改变工作方法,增强党支部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18.
刘佳 《大连大学学报》2009,30(5):142-144
在肯定翻译目的论提出的以翻译行为过程中的委托人的要求、译文读者的特殊情况以及文本的目的为翻译的第一准则的同时,从互文指示手段和文化互文两方面,运用互文理论对目的论所暴露出的不足进行研究。同时将翻译这一跨文化交际行为置于互文网络织体中,以迭到获取信息完整性,文本价值的历史继承性和传承文化兼容性,实现翻译在特定的“目的”映射下时间与空间、历时与共时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当今社会文化的特点和当今社会文化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探讨当今社会文化视域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高校学生评教倦怠现象及其归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惠君  耿辉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1,27(1):60-66,109,119
一分钟游戏显示我国高校出现了学生评教倦怠现象,学生评教倦怠主要表现为学生滥评和学生弃评。高校学生评教倦怠如疏解不及时,会引发诸多负面影响,如亵渎了学生应然的评教权利,遮蔽了学生已然的评教能力,降低了学生实际的评教效力,甚至强化了教师的抵制情绪。从学生评教实施前、学生评教进行中、学生评教结束后三个环节审视并探究导致高校学生评教倦怠的若干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