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割补法应当说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一种方法.因为在小学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等,就是采用的割补法.割补法包含“割”、和“补”两个方面.所谓“割”,就是把一个复杂面积或体积的计算,分割成若干个简单图形的有关计算;所谓“补”,就是将一个不易求出面积或体积的几何图形,补足为较易计算的几何图形,  相似文献   

2.
八、五代的都城五代是唐朝以后的一个特殊的时段。我们称五代,是因为它共有五个朝代,就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因为这五个王朝的国号在它们之前都曾被用过,所以都加上个“后”字。这是我国史书的正式称号以免与前面同名王朝相混淆。可是,这五个王朝都很短,最长的后梁,不过16年,最短的后汉,仅有4年,5个王朝总共加起来不过53年,平均每个王朝只10年多一点,所以把它们联在一起,称之为五代。这五个王朝持续时间及所选都城地点如下:后梁(公元907年~923年)——东都(大梁),西都(洛阳);后唐(公元92…  相似文献   

3.
唐朝是中国地方政区沿革史上的一个大变革时期。唐玄宗时把“府”加入到地方行政区划中来,唐太宗时设置的“道”和唐睿宗时变成正式建制的节度使辖区(方镇)在唐朝后期逐渐跃居州(府)之上成为地方一级政区,使唐代的地方行政区划逐渐由简单的州——县二级制经州(府)——县二级制最终转变为道(镇)——州(府)——县三级制。府、道和方镇(节度使辖区)成为地方政区对后世地方政区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五代历史的发展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明线,即动乱,包括藩镇动乱与禁军动乱,主要是藩镇动乱;另一条是暗线,即反动乱,表现为中央朝廷的削藩。在动乱与反动乱的矛盾运动中,五代历史逐渐地从动荡走向稳定,从分裂走向统一,终于形成了北宋初期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国家。  相似文献   

5.
平面组合图形的求积,一般是把一个组合图形变成几个基本图形,常用方法有两种:一是分割,用这种方法,图形位置不发生移动,分割后的图形也比较明显。这是小学数学组合图形求积的常用计算方法。二是割补,就是把一个组合图形分割拼补成若干个基本图形,根据已知条件,应用公式计算。本文以我省去年小学数学教材考试有关试题为例,谈谈割补法。割补法通常有平移、对折和旋转等几种形式。  相似文献   

6.
关于晚唐五代敦煌归义军政权的行政区划制度设置情况 ,两《唐书》、《元和郡县志》、《通典》等史书均无记载。本文利用敦煌文献中的零碎材料 ,经爬梳考校 ,分类排比 ,基本解决了归义军政权州一级行政区划制度的大致情况 ,弥补了传统史书记载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割补法”是在计算一些不规则的几何图形的面积时,通过对图形进行合理的分割、填补,使图形组合成一个或几个规则的形状,再计算面积的一种解题方法.通过“割补”处理,使运算简单,大大提高了解题效率.割补法是几何学的重要思想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迁移到解决物理问题中,通过对研究对象、物理量或物理过程的巧妙割补,  相似文献   

8.
五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短暂的朝代。对于五代的帝陵,史学界未见有过系统的研究。根据文献记载,五代之后梁、后唐、后晋均以洛阳为都,并有七位皇帝葬于洛阳。五代时期又有十国,史言南唐后主李煜和后蜀后主孟昶死后也都葬于洛阳。然而,由于历史及人为等原因,多数陵园荒废、位置难辨,因此有目的地对洛阳五代帝陵进行调查和研究,对于研究洛阳五...  相似文献   

9.
成德镇辖区变化反映的是唐朝廷与河朔三镇利益的争夺,其成因与朝廷试图控制河朔有关.成德镇是控制河北三镇的重要因素,其势力强则可以牵制幽州和魏博;若其实力过强,难以控制,朝廷则会缩小其辖区,增强其周边方镇.冀州、沧州、德州、棣州割隶成德,是朝廷意图通过增强成德镇,使河北三镇能相互抗衡,彼此牵制,以便朝廷控制河北.而易、定、沧三州另置义武节度,德、棣二州割隶横海军节度,目的又是为牵制骄横的成德镇.朝廷对成德镇辖区的调整,意在控制河朔三镇,河北稳定又利于朝廷稳控全国方镇.安史之乱后的唐朝仍能延续上百年与此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10.
“面积割补”常用于不规则多边形的计算中,它由两个方面组成。一是割——通过添辅助线把原图形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和四边形,二是补——把分割后的一部分图形移动到某个位置,使之与剩下的图形组合成一个与原图形面积相等的可以计算的图形,这样可使原来难以计算的问题得以顺利解决。  相似文献   

11.
后晋的一个节度使说: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尔.——《新五代史·杂传·安重荣》初中课本《中国历史》(第二册)(人教版)第10课五代是一个封建割据的动乱时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小王朝在中原一带相继交替.这些王朝统治的时间都不长,最长的后梁也不过16年,最短的后汉只有3年的时间.这个时期,许多藩镇和禁军将帅一旦重兵在握.就开始觊觎皇帝的宝座,教材中引用的节度使安重荣的这句话,真实地反映了这些人的野心,同时也为其在实现野心过程中的残暴行径作了很好的注脚.  相似文献   

12.
唐朝灭亡以后,出现了后粱、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史称“五代”。话说五代时期的后周,有一个大官叫周行逢。他一生做官奉公守法,廉洁正直,从来不以权谋私。他有个女婿,名字叫唐德。这个唐德与他岳父可大不一样,整天好吃懒做,无所事事。  相似文献   

13.
隋唐五代时期是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的重要转折期,先后经历了“州一郡一县三级制”、“州(郡)一县二级制”、“府(都、道、方镇)一州一县三级制”的演变。作为地方行政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行政区划的调整与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等活动密切相关,所以作为河套、关中地区重要屏障的鄂尔多斯高原的行政区划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与持续变化的边疆形势需要,真实反映了地方行政制度由二级制向三级制的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14.
《北梦琐言》志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梦琐言》是北宋初年孙光宪撰写的一部著名笔记。内容涉及面很广,包括晚唐、五代间的政治遗闻、士大夫言行、文学家轶事以及社会风俗人情等,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作者孙光宪在唐时曾为陵州判官,后唐明宗初,避地江陵,任高季兴荆南幕掌书记,官至荆南节度副使、检校秘书少监。宋初任黄州刺史。《宋史》及《十国春秋》对其生平事迹均有记载。本书是他在江陵时所作,因其一生活动主要在晚唐、五代,对此间事情了解甚多,再加上后唐时已写成此书,而且大多出于亲见亲闻,所以大部分是可信的。也正因如此,才为历代史家所重视,成为他们直接征引的材料,如《资治通鉴》等。但本书记载,亦有一些失实或与他书不同处,这样给资料的引用  相似文献   

15.
古代滨州,是五代时期从棣州分置出来的。滨州的建立,始于后晋天福六年(941年)在棣州的渤海县设立"榷盐务",后汉升"榷盐务"为"赡国军",棣州沿海一带产盐区成为后汉赡养国家政权最重要的财源地,后周显德三年(956年),升赡国军为滨州,割棣州的渤海和蒲台为属县,历经三朝终于完成了滨州的建置。滨州得以建立的真正原因是棣州沿海一带盛产食盐,封建统治者靠食盐专利、榨取巨额钱财以维持其统治,因此滨州才会在混乱的五代时期得以建立。  相似文献   

16.
一、元朝的行政区划和《元史·地理志》元朝除直属中书省的腹里地区外,分置十一个行中书省(简称行省)。除边远的个别行省外,这些行省都辖有若干路府州县。有的行省还辖有军(地方行政机构名)和安抚司(少数民族地区行政机构名)。路府州县的隶属关系有若干类型。路可直属于省,府和州也可直属于省(即直隶府和直隶州)。隶属于路的府,称属府;隶属于路、或直隶府、或直隶州的州,称属州。县可隶属于路,也可隶属于直隶府或直隶州,也可隶属于属府或属州、安抚司或军。路可以辖府,府可以辖州,州可以辖县,但路不一定辖府,府不一定辖州,州不一定辖县。路可能直接辖州,不用府作为中间环节;也可能直  相似文献   

17.
张欣 《文教资料》2014,(16):100-102
清末民初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在行政制度上也有所革新。民初,地方行政区划仍沿袭清代制度,实行省、府(直隶州、直隶厅)、县(散州、散厅)三级制,省和府之间设道,实为监察区,不构成行政区。民国二年,北京政府颁布《划一现行各省地方官厅组织令》、《划一现行各道地方官厅组织令》和《划一现行各县地方官厅组织令》、废除府一级行政建制,直隶州、直隶厅、散州和散厅一律称之为县。本文试图分析清末民初宣化府废府存县的原因,借以窥视清末民初地方行政废府存县的渊源。  相似文献   

18.
行政区划是将国土按不同区域和层级进行划分,以便于治理的制度.对于疆域广大的中国来说,行政区划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大多数时期也颇为有效.我国的行政区域原则上划分为三级,即省、县、乡.但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为促进城乡结合和工农结合,则打破条块分割,充分发挥城乡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实行市管县的行政体制.实行市管县的地方,就是在省、县之间增加一级政区,即实行四级制.另外,在有些自治区下辖自治州,州以下有县,也是四级制.这就使得我国现行行政区划和地方行政建制层次形成了三级和四级并存的体制.  相似文献   

19.
行政区划是将旧土按不同区域和层级进行划分,以便于治理的制度。对于疆域广大的中国来说,行政区划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大多数时期也颇为有效。我国的行政区域原则上划分为三级,即省、县、乡。但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为促进城乡结合和工农结合,则打破条块分割,充分发挥城乡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实行市管县的行政体制。实行市管县的地方,就是在省、县之间增加一级政区,即实行四级制。另外,在有些自治区下辖自治州,州以下有县,也是四级制。这就使得我国现行行政区划和地方行政建制层次形成了三级和四级并存的体制。  相似文献   

20.
阿坝州是5.12地震的重灾区,如何在加快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共建美好家园的关键时刻更加快捷、优质、高效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服务,是州内各级政府的当务之急。充分认识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重要意义,转变政府职能,创新举措,在灾后重建中实现行政效能建设的"五个突破",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有利于更好地服务灾后恢复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