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天鹏(1904-1982),名鹏,别署天庐主人、逍遥居士,广东普宁人。现代中国著名记者、杰出的新闻学者。1923年,黄天鹏进入北京平民大学新闻学系学习。1929年赴日,先后在新闻研究所与早稻田大学学习新闻学,他从撰写硕士论文《中国新闻事业》开始一发不可收,自编自著新闻丛书20多种。1949年赴台,从事新闻学研究与"宪政"工作。  相似文献   

2.
我国最早的新闻学杂志,当推1927年1月在北京创刊的《新闻学刊》。它由黄天鹏主编,北京新闻学会出版。该会由北京平民大学和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出身的记者所组成,他们在1927年1月成立学会之时,出版《新闻学刊》。该刊“以研究新闻学术、提倡新闻事业为宗旨”,从性质上看,确为纯真的新闻学杂志,所以黄天鹏在《中国新闻事业》一书中断定它“为我国有新闻学专门杂志之始”。这本杂志的撰稿人,如徐宝璜、邵飘萍、戈公振、黄天鹏、胡政之等等,多为当时享有盛誉的新闻学著名学者  相似文献   

3.
姜饶君 《新闻世界》2011,(4):116-117
黄天鹏是我国第一本新闻学术期刊——《新闻学刊》的创办人。研究他的编辑思想,要全面考察其新闻从业经历尤其是编辑经历,以及当时的社会文化状况对其思想形成所起的作用。本文在研究黄天鹏所办新闻学刊物和其所撰的新闻学著作的基础上,结合其在《时事新报》的编辑经历、留学日本的经历等,阐述黄天鹏新闻编辑思想的形成及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4.
唐红波 《新闻三昧》2006,(12):54-56
戈公振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著名的报人,是一位集记者、学者、社会活动家于一身的爱国知识分子。他的多重“角色”均以新闻为轴心,“与新闻事业相始终”(于佑任语)。戈公振一生编辑和创办了《东台日报》、《时报》、《图画时报》、《申报》等主要报刊,曾先后在上海的国民大学、南方大学、复旦大学等高等学校新闻系任教。他的译著《新闻学撮要》和《新闻学》、《中国报学史》等专著是中国最早的新闻学著作。特别是《中国报学史》被公认为中国新闻史研究方面的奠基之作。他还于1927年和1932年前后两次出国考察,总结出《世界报业考察记》、…  相似文献   

5.
作为近代新闻史上重要的报人、新闻学者和新闻教育家,黄天鹏以其著作之丰、新闻活动之活跃和全面,堪称我国新闻学的拓荒人。对其新闻精神进行研究,对近代新闻史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对于现代新闻工作者新闻精神的塑造也益处良多。  相似文献   

6.
黄天鹏对中国新闻学术研究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中国的新闻学术研究方兴未艾。中国第一位学习新闻学的留日生黄天鹏,有感于中国新闻学术研究“声势的浩大”,投  相似文献   

7.
段勃 《编辑之友》2011,(8):122-125
中国新闻学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30年代。1834年,《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刊登的《新闻纸略论》是中国报刊中出现的第一篇新闻学专论。1918年,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成立宣告了中国出现专门以新闻学为研究内容的学术团体。紧接着,戈公振在上海发起成立了报学社,黄天鹏在北京倡议成立了北京新闻学  相似文献   

8.
《新闻界》2019,(5):67-75
我国第一部外国新闻事业著作为何,其诞生背景、成书过程、内容特色及后续影响如何,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梳理。基于对史料的考论,本文认为1918年6月由包天笑编纂、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考察日本新闻记略》是中国第一部外国新闻事业著作。作为第一次团体考察外国新闻的直接产物,该书最早对日本新闻事业的现状进行了全面、详细的著述。其写作富于特色,在图文并茂、资料翔实的基础上,注重编纂和著述相结合,于新闻之"术"的观察中寄寓新闻之"学"的理论思考,尤为突出的是由日及中、比较立论的对照视野,开创了外国新闻事业著作书写的基本范式。《考察日本新闻记略》不仅是近代中日新闻交流史上的宝贵见证,而且对《新闻学》、《中国报学史》两部奠基性的新闻学(史)专著产生过直接影响,是中国新闻学史前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白润生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少数民族新闻学研究学者.他孜孜不倦,勤于探索,为我国民族新闻学的创建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迄今为止,他出版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报刊史纲》、《民族报刊研究文集》、《中国新闻通史纲要》等著作,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相似文献   

10.

  新闻史研究只有建立在确凿的史实基础之上,有关论点才能信而有证。近读《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张振亭、陈玮《专业化与大众化:黄天鹏新闻思想及实践初探》一文,其中在叙述黄天鹏新闻专业化“思想与实践”时,有如下一些文字:“1927年元月,由黄天鹏、张一苇(即张季鸾)、王一心等发起筹备、创办的‘北京新闻学会’正式成立。该会由北京平民大学出身的记者和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出身的老记者们组成,1927年1月1日正式成立……学会成立不久就创办了我国第一本新闻学术刊物《新闻学刊》。该刊由黄天鹏任主编(张一苇主要负责经营,王一心主要负责文案),前后共出版8期。”①其中,将张一苇误以为就是张季鸾,则是犯了一个似是而非、张冠李戴的低级错误。因张季鸾在中国新闻史上乃大名鼎鼎的人物,故不可不辨,以正视听。  相似文献   

11.
书讯     
《新闻文存》汇集我国四种最早的新闻学译作与著作的《新闻文存》一书,已由复旦大学余家宏、宁树藩教授等人编注,中国新闻出版社出版。该书汇编了日本最早的松本君平著的《新闻学》、美国最早的休曼著的《新闻实用学》、我国第一本理论新闻学著作-徐宝瑛著的《新闻学》(191。年出版),我国第一本采访学专著-邵飘  相似文献   

12.
邵飘萍在办《京报》的时候,既编报,又采访,还挤出时间去大学讲课,撰写新闻学著作。一九二三年和一九二四年连续出版《实际应用新闻学》和《新闻学总论》两本书。前一本又名《新闻材料采集法》,全讲采访,是我国第一部采访学专著;后一本书,也用了不少笔墨论述新闻采访和记者修养。可以说,重视采访,注意收集第一手材料,是这位多才多艺的新闻工作者的特色。他认为,“报纸价值之有无、大小,与新闻材料之敏捷、丰富、真确与否,有最密切之关系”。因此,他提出:新闻记者应该以“探究事实,不欺阅者”为第一信条。这也是他从事新闻工作十多年  相似文献   

13.
关于本科新闻史教材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丽 《新闻界》2006,(4):122-123
从1918年10月14日“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宣告成立和1920年上海圣约翰大学在普通文科中增设报学系开始算起,中国的新闻研究和新闻教育已走过了80多年的历程。最早关于新闻史研究的专著是被公认为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奠基之作——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对外国新闻史的研究起步较晚,大约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今天,中国很多高等院校新闻专业的学生所使用的新闻史教材主要有下列几种:高等教育出版社:丁淦林主编的《中国新闻事业史》、张允若的《外国新闻事业史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方汉奇的《中国新闻事业通史》和《中国新闻传播史》…  相似文献   

14.
王新 《新闻前哨》2007,(2):14-16
20世纪80年代初,《吉林日报》、《人民日报》上刊登出自吉林省某局一名业余作者之手的假新闻——《钱被风刮跑以后》,当年还被评为全国好新闻,90年代被认定是一篇彻头彻尾的假新闻。2003年12月,知识出版社出版的《新闻采访写作——自学考试指导与题解》中,曾将其作为优秀新闻作品范文收入。2004年,北师大出版社出版的小学四年级教材竟然选它作课文。2005年6月8日至9日,中宣部等在京召开了“坚决制止虚假新闻报道座谈会”,7月6日,造假者“顶风作案”,出现了虚假新闻《山西左权县将建“新闻烈士陵园”》。《新闻记者》杂志从2001年起每年评选中国十大假新闻,泼杂志2006年中国十大假新闻新鲜出炉,包括小孩被肢解加上生姜等调料煮熟等等荒诞假闻榜上有名,过去的一年又是一个假新闻的“丰收年”。假新闻满天飞,令人防不胜防,稍不注意,受众就会上当受骗。由此可见:虚假新闻谬传之远。贻害之烈,人们决不可掉以轻心。  相似文献   

15.
戈公振先生长期从事新闻报业工作,是我国三十年代著名的新闻记者,中国新闻史学研究的第一个开拓者。一本30万字的新闻学论著《中国报学史》的出版,不仅决定了戈公振在中国新闻史学研究中的先驱地位,而且揭开了我国新闻史研究的新的一页。《中国报学史》的重要价值首先是在于她的系统性。该书按照时间顺序把我国从古到今的新闻事业作了全面的阐述和分析。戈公振为我们所勾勒的中国新闻事业史轮廓清晰明了,这正是由于其资料浩瀚,有史有论,内涵丰富殷实。  相似文献   

16.
《今传媒》2010,(6):4
安岗(1918年—),中国新闻记者、报刊主编、新闻教育家、新闻学者。原名安正元,笔名郑远,天津人。1936年参加革命,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安岗受党委派创办中共晋冀特委机关报《胜利报》。1941年7月,《胜利报》改为《晋冀豫日报》。  相似文献   

17.
复旦大学新闻系余家宏、宁树藩等四位同志,经过多年的标点、注释、简介,将我国四本最早的新闻学译著汇编成《新闻文存》一书,共348000字,已于1987年12月由中国新闻出版社出版。这是建国后继重印戈公振著的《中国报学史》以来,第二次绝版书的再版;也是早期理论新闻学与实用新闻学的首次重印。《新闻文存》所收录的四种新闻学著作,是日本最早的《新闻学》(松本君平著)、美国最早的《实用新闻学》(休曼著)、我国最早的《新闻学》(徐宝璜著)和《实际应用新闻学》(邵飘萍著)。日本松本君平著的《新闻学》,又名《欧美新闻事业》,1899年出版。据日本新闻学会前会长内川芳美教授1978年来华时介绍,此书在日本国内已成为孤本.在我国,自1903年上海商务印书馆翻译出版后,也已长期失传。新闻界人士只闻书名,未见其书,深  相似文献   

18.
侯磊 《军事记者》2013,(8):56-57
每一个新闻工作者都知道.新闻理论上的每一点创新都来之不易。而长江韬奋奖获得者、解放军报社《军事记者》杂志主编朱金平,长久以来不断致力于新闻理论的研究与创新。先后出版过《新闻发现论》《新闻记者论》《新闻编辑论》《新闻典型论》《论突发事件报道》《军事新闻摄影论》与《舆论战》等多部实用新闻学方面的专著.发表过100多篇新闻学论文与新闻工作评论。尤其是他在新闻理论创新上的勇气与突破,令人敬仰。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新闻     
继1992年《新闻知识》被列入全国新闻学十大核心期刊之后,最近,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这部大型精装工具书中,《新闻知识》再次被确认为全国核心期刊,在20个新闻学核心期刊中排名第七,排在前10名的还有《中国记者》、《新闻与成才》、《新闻战线》、《新闻与写作》、《新闻记者》、《新闻采编》、《新闻传播》、《新闻通  相似文献   

20.
记者与史官     
不少中外人士称记者为史官。如:一九三○年出版、黄天鹏编的《新闻学刊全集》中说:‘以现时言,新闻记者无位置,似乎颇小,但与昔之史官,不无相同之点’。一九八一年复旦大学新闻系主编的《新闻大学》中说,记者就是史官,史官就是记者,‘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