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诗很多同学都会背,可为什么要背呢?我想很多同学都是被老师和家长逼的。其实古诗是很美,如果你懂得了它的真正含义,你不但会觉得它很美,还会帮助你学习写作文呢! 那这首诗好在哪里呢?这里面有孟郊真正的感情。孟郊小时家  相似文献   

2.
孟郊诗简论     
唐代诗人孟郊(公元七五一——八一四年)生前就颇有诗名,其名篇名句,至今犹传诵人口。但历来评论的人,常受苏轼说的“郊寒岛瘦”的影响,认为孟郊的诗“憔悴枯槁”“局促不伸”而加以否定。近来读孟郊诗集,觉得其中有不少同情人民、反映社会生活的好诗,特别突出的是,集中刻画了封建社会里穷愁潦倒的知识分子的悲惨生活,抒发了愤世疾俗之情,呼喊出正义之声。确有其独特的艺术造诣,不愧为韩孟诗派的杰出代表。金人元好问是鄙薄孟诗最激烈的一个,他说:“东野穷愁死不休,高天厚地一诗囚”。如果从正面来理解,这两句诗倒也概括了孟郊的生活和精神面貌,突出了孟诗的特点。在广阔的祖国大地  相似文献   

3.
知人论世     
小时候读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情意真挚,着实感动。孟东野存诗不少,但多倾诉穷愁之作;前人评定他与贾岛的诗为“郊寒岛瘦”,这是人所共知的。有一种说法,孟郊诗风凄苦似乎出于他的气质,由于他为人格局小的缘故。如《唐宋遗史》云:“孟东野有《下第》诗曰‘弃置复弃置,情如刀剑伤’;又再下第诗曰‘两度长安陌.空将泪看花’。其后登第,则志气充溢,一日之间,花皆看尽。进取得失,盖亦常事,而东野器宇不宏,至于如此,何其鄙邪!”(宋周紫芝《竹坡涛说》亦有类似说法)这种话是似是而非的。其实封建社会的读书人,对于科举中成败得失,几无不刻骨铭心,得之者如白居  相似文献   

4.
4月11日晴“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这首诗写出了万千海外游子,远离他乡的求学之人对母亲深切的思念和牵挂。是什么,让游子产生如此的思念和牵挂;是什么,让慈母连夜赶衣;是什么,让游子和慈母之间有浓浓的情意……  相似文献   

5.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是脍灸人口、万人传颂的佳作,字字句句,情真意切,催人泪下。诗中的游子正是孟郊以第一人称的自述。你看,慈母手中的织线,穿在儿子身上暖人心;临别时针针情,  相似文献   

6.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是我国一项基本的法律原则,我们用以审判的"事实"究竟是绝对事实(客观真实),还是相对事实(法律真实)?在司法实践中,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发生冲突时不能把两者对立看待,应在联系的观点下全面看待这两种真实。  相似文献   

7.
今天,老师给我们讲的是唐代大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学完这首诗,不禁浮想联翩。我想到了父母对我幼时的疼爱,儿时的关心,直到现在还在为我操劳着;我  相似文献   

8.
王林玉 《语文知识》2005,(10):32-33
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岁暮到家蒋士铨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晒旧衣周寿昌卅载绨袍检尚存.领襟虽破却余温。重缝不忍轻移拆,上有慈母旧线痕。这三首诗都以母亲缝制的衣服为题材,选取了一些典型的生活细节,借事抒情,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情厚意。孟郊,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省武康县)人,唐代著名苦吟诗人。他家境贫寒,屡试不第,四十六岁才中进士,五十岁始做溧阳尉。此诗是他任溧阳尉后去接年迈的母亲时有感而作。  相似文献   

9.
宋敏求所编《孟东野诗集》是今天所见一切孟郊诗集的祖本,其存疑诗亦复不少。其与聂夷中重出诗中,《劝酒》“白日无定影”和《君子勿郁郁士有谤毁者作诗以赠之二首》其二“日往复不见”两首,作聂夷中诗为是;其《怀南岳隐士二首》为僧贯休所作的可能性更大;《感怀八首》所述多有与孟郊生平不合处,其二、其六当为孟云卿之诗;与顾况重出的《婵娟篇》,却不可轻易否定,它可能是孟郊早年受吴中诗派影响,学习吴楚民歌的结果;《读张碧集》虽非孟郊所作,但孟郊推尊李白、主张风雅的一贯主张并不会因此而坍塌。目前辑补的孟郊诗只有《望远曲》与《观音岩》两首较为可信。孟郊共有组诗28题155首,宋敏求《孟东野诗集·后序》云得孟郊诗“五百一十一篇”,可今天所见各本均不足此数,原因很可能在于组诗的拆分计数上。  相似文献   

10.
宋庆根 《小读者》2012,(5):27-27
唐代诗人孟郊曾写下一首《游子吟》,此诗精练朴素,感情真挚,历来为人们所传诵。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相似文献   

11.
孟郊诗有一种独特的表述方式,即统分结合,意象裂变.这种表述方式能给人以清晰深刻的印象,但也剥夺了读者的想象空间;这一表述方式既是孟郊性格使然,也体现了韩孟诗派的审美追求;这种表述方式既是对乐府诗表述方式的继承,也可能受到了元结诗的启发,对同派诗人以及晚唐诗人都有影响,宋人更把这一表述方式当作"孟郊体"的重要内涵.  相似文献   

12.
同学们,你们一定记得我国唐代诗人孟郊(751—814)写的《游子吟》这首诗吧:“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诗的意思是,慈祥母亲手里的针线,缝制了离家远行的孩子身上穿的衣服。孩子临行前,母亲一针一针密密地缝制衣服,  相似文献   

13.
在宋初八十余年时间里,宋人很少论及孟郊及其诗歌;至宋仁宗庆历至北宋末,学孟郊、论孟郊的逐渐多起来,相关诗风批评也随之而来,基本上确立了其“寒苦”的诗风特征;迨至南宋,孟郊诗始获得正确认识,“格致高古”、“古淡自足”,似为南宋人对于孟郊诗之印象。但从整体上看,宋人对孟郊及其诗歌的评价并不高,这一状况与宋人根于心性中和的诗学理想有关。  相似文献   

14.
藕断丝连     
细密缠绵的藕丝,很早就引起了古人的注意。唐代诗人孟郊,曾写过一首题为《去妇》的诗,诗是这样写的: “君心匣中镜,一破不复全。妾心藕中丝,虽断犹牵连。安知御轮士,今日翻回辕。一女事一夫,安可再移天。君听去鹤言,哀  相似文献   

15.
孙晋诺 《新读写》2023,(12):32-35
<正>诗歌鉴赏是广大考生感到非常棘手的一道试题,原因在于读不懂诗词。认真研读高考试题,可以启发我们如何读懂原作,如何绕开命题之“坑”。一、用庸情代替诗情诗是文学,再朴素的诗也与生活有一段距离,但命题者总会用一些平庸的解读来代替真正的诗意,而读不懂诗的考生往往把诗等同于真实的生活。因此,我们要谨防那些初读时比较切合自己胃口的地方。  相似文献   

16.
寸草春晖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每当咏颂起孟郊的这首诗,我眼前便会浮现妈妈忙碌的身影。我的妈妈是一位普通教师,她为我的成长付出了许多,在我4岁的时候,为了便于照顾我,妈妈离开了她毕业后从教7年的一所中学,跟着我从幼儿  相似文献   

17.
中唐诗坛,流派众多,名家辈出。在这群星璀璨的诗歌的银河系中,有两位诗风相近、并作联句之作,工力相敌的诗人——韩愈和孟郊,时称“韩孟”,又有“孟诗韩笔”之说。韩愈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当然早已为后世推重。而孟郊也曾以一首柔情似水苍凉蕴藉的《游子吟》而使千古读者心醉。毫无疑问,孟郊在中唐诗坛上应该占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事实也确实如此,历代以来较权威的文学中著作都很慷慨地为孟郊留下了一席之  相似文献   

18.
本质区别究竟在哪里?──如何正确认识田园诗尤志心初中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人选了孟浩然的一首五言律诗《过故人庄》。这首诗是孟浩然隐居鹿门山时所作的田园诗,表现了农家恬静的生活,反映了诗人不贪恋官爵而乐于田园赏菊的思想感情和对老友的深厚情谊。这首诗反映的诗...  相似文献   

19.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根据唐代诗人孟郊的一首诗编成的一篇故事。  相似文献   

20.
朱熹《观书有感》诗的写作时间究竟是哪一年,直接关系到对诗歌深刻意蕴的理解.有人认为这首诗写于 1176年,其实是虚构事实、误读历史材料的结果.因为这首诗在现代社会广泛流传,各种选本和教科书往往也予以收录,所以有必要对此进行辨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