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背越式跳高落地过程进行了力学分析 ,测定落地时的冲击力和缓冲时间 ,计算了安全缓冲距离 ,讨论了影响安全落地的因素及制作缓冲设备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以沈阳市实验中学二年级12个班的全体女生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采用“逆向”教学法的实验组的优秀率、良好率、及格率以及平均高度均高于采用“顺向”教学法的对照组。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跳高是一项比较古老的运动项目,是学校体育教学、田径运动竞赛的主要运动项目之一。根据过杆姿不同,分跨越式、剪式、滚式、俯卧式和背越式。现在男、女的跳高世界纪录都是由采用背越式姿势的运动员创造的,但也确有一部分优秀运功员采用俯卧式姿势创造了优异成绩。因此其它几种姿势先后被先进的背越式和俯卧式姿势所取代。  相似文献   

4.
跳高姿势的演变及对潜入式跳高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文献资料为基础,分析了潜入式在跳高技术的演讲过程中的历史和现实意义,通过与其它跳高模式( 尤其是俯卧式和背越式跳高) 的比较,从生物力学角度对潜入式跳高动作的结构和技术原理给予评价。  相似文献   

5.
背越式跳高技术的新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建军 《体育科研》2002,23(3):20-23
80年代以来传统的背越式跳高技术划分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快速助跑、快速起跳的背越式技术的发展 ,从而牵制着跳高技术研究和训练的进一步发展。为此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对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录像解析 ,发现 :背越式跳高技术的关键环节——起跳阶段人体重心轨迹存在明显的差异 ,分析研究得出以起跳阶段人体重心轨迹曲线作为划分依据 ,以较直观的易操作的人体运动学指标——内倾角和屈膝角为划分标准 ,可将技术分为 :平缓上升型和波动上升型。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高二年级六个班的女生背越式跳高的教学实验,提出一套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与练习手段,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7.
对一个背越式跳高运动员来说,确定一条不仅符合运动力学规律,而且与本人的技术特点和素质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助跑曲线,这对于能否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目前我们的许多运动员,几乎都是凭着感觉和经验来确定助跑曲线,盲目性极大,因此,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为此,本研究课题的主要目的,试图探讨和提供一个既方便运用,又能根据运动员个人特点的确定助跑曲线的方法,以  相似文献   

8.
前言 背越式技术是目前跳高中最为先进的一种技术,它具有节奏性强、速度和幅度大的特点。目前世界大赛上取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均采用此技术,但在训练中它需要运动员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本人近几年选拨并训练了多名少年跳高运动员,经过系统训练,他们的身体素质和专项成绩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并多次在省、市、校田径运动会上取得较好成绩和名次下面就他们的训练谈以下几点体会,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学好原地过杆技术和助跑起跳技术后,再学习助跑起跳与过杆相结合技术时,往往结合不好,助跑过杆技术不能达到原地过杆技术那样的效果。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平台、斜台和杆上挺髋练习,对助跑过杆术的掌握,起着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跳高的最终目的是越过横竿,要越过横竿主要取决于重心的腾起高度与充分利用这一高度的能力。在重心腾起高度一定的前提下,过竿姿式不同与过竿技术好坏直接影响着运动成绩。尤其是背越式跳高,过竿姿式对成绩影响很大。但是,影响程度究竟多大呢?过去只能凭直观感觉来进行估计,并不能给予定量的说明。人体重心的位置取决于人体活动的姿势,人体运动时体形发生很大的变化,质量分布也不一样,人体的重心位置随之改变。例如:人体处于正常“立正”姿势时重心的位置高度大约在脐下3—5厘米,把手举起来重心位置就改变了。因此背越式跳高的竿上动  相似文献   

11.
这两年当中,在国外、国内我们看了大部分世界水平的男女跳高运动员的技术)除苏联)欧洲的、美国的、日本的都看过,现在把跳高技术分以下几部分讲: 一、助跑: 简单来说分两种: 1.第一种是跑的时候重心比较高,特别是最后四、五步重心比较高一些,落地是脚尖落地,后几步跑弧线的时候,频率比较快,起跳点比较远一点,速度比较快,另外迈步比较小,但非常快。起跳有一点向前的方向跳,不是只管向上,落地点比较远,特别是男的,从起跳点到落地点距离三米多。例如:第八届亚运会上,日本一男跳高运动员最后一次跳2.20  相似文献   

12.
王翔 《体育教学》2001,(3):32-33
背越式跳高的技术教学,涉及到练习方法、练习手段的选用和各技术环节之间的衔接等。  相似文献   

13.
一、弧线助跑和背越式背越式跳高运动员必须在起跳中使身体绕纵轴转过一定的角度,并获得一定的绕纵轴转动的角动量,才能保证身体越过横杆时形成背对横杆姿势。从起跳脚着地到形成背对横杆姿势,转体的角度为90° 助跑角度θ(图一)。  相似文献   

14.
<正> 过去女生的跳高教材,从小学到大学,都是选用传统的跨越式跳高,学生学不到新东西,跳高成绩也无明显提高,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体的发育,造成跳高成绩停滞或下降,严重影响着学习积极性。尽管背越式跳高技术新颖,较俯卧式跳高容易掌握,而且在助跑方向及起跳等技术有不少与跨越式跳高相似,但是由于教学设备(如海棉垫等)以及教学方法缺乏,且易发生伤害事故等原因,使不少体育教师顾虑重重,对其可行性产生了疑问。为此,上学期我在所任课的初中三年级及高中二年级六个女生班中进行了背越式跳高教学的实验,试图摸索与筛选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与练习手段,以便使更多的学校在解决设备的前提下,普及背越式跳高教材。  相似文献   

15.
弧线助跑是背越式跳高技术的一大特点,多年来,国内外已有不少文章来探索最佳的助跑弧线。本文试根据国内外资料中所报道的优秀运动员的数据,用数理研究的方法对助跑路线中几个重要概念,谈些个人看法。一、弧线以几步为好背越式跳高的助跑步数一般在7-11步,其中有较长的一段为直线,因此弧线跑段不宜太长。目前的观点有以下几种: 1.三步圆弧线(西·海因茨《如何确定背越式跳高的助跑》) 2.三步圆弧线加一步立方抛物笔(韦国胜《用y=ax~3的曲线来衔接直线与圆弧的综合助跑路线》) 3、三步平方抛物线(杨津森《推荐平方抛物线助跑弧线》) 必须指出,仅仅三步弧线是有一些不足的。直线接圆弧线,曲率增加太快,给运动员的助跑后程增加了困难。以西·海因茨的圆弧线为例:其曲率半径为(?)-12  相似文献   

16.
跳高运动发展至今,背越式技术占统治地位的局面已经形成,当今的世界男女跳高纪录都是由采用背越式技术的运动员所创造。同时,背越式跳高技术的理论体系也已经建立。但背越式跳高的技术潜力在什么地方,并不十分清楚。关于背越式技术的研究表明,在一些问题上,专家们的观点并不一致。因而,了解各种观点,并认真研究,进一步完善现有的理论体系,必将有助于充分挖掘背越式技术的潜力,促进跳高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 跨栏是田径运动中技术比较复杂、节奏比较强,锻炼价值比较高的项目。通过跨栏跑教学,不但能有效地提高学生速度、弹跳力、柔韧性、灵敏性、协调性等身体素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背越式跳高的技术核心,从功能原理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为背越式跳高在训练中如何提高功率,利用能的转换,为解决跳高技术中经济性和实效性提供理论依据,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背越式跳高是一种难于掌握的复杂的跳高姿势。它看起来简单易学,但却常常将人们引向岐途。绝大多数背越式跳高选手,都存在着一经跳起便向横杆压去的毛病。原因在于运动员还不懂得如何把在弧形助跑道产中生的离心力充分用来做越杆的动力。针对这神情况,欧洲教练员把大量的时间用来训练运动员在横杆前只做弧形助跑练习,而不做起跳。站在放低了的横杆附近做原地越杆练习,对运动员是有帮助的。如果垫子很厚  相似文献   

20.
前言形成快速而适宜的助跑节奏是背越式跳高训练中十分重要而复杂的问题,为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所关注。心理学认为:"当引起两种分析器感觉的刺激强度相等时,感受性可以因互相作用而提高。有节奏的声音可以提高肌肉感觉的准确性"。在运动实践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