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包法利夫人》是法国文学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它和塞万提斯的《唐·吉诃德》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说塞万提斯的《唐·吉诃德》是对骑士小说的批判的话,那么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就是对浪漫主义小说的讽刺。  相似文献   

2.
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和哈代的《还乡》都属于环境和性格小说的范畴,两部作品中女主人公都因不满现实环境而进行激烈反抗,都以悲剧命运告终,但两位女主人公的悲剧命运却有许多不同之处.从爱情婚姻冲突模式、悲剧类型以及悲剧成因三方面分析两位女主人公的悲剧命运,希望让读者对两部作品及两位作家的创作思想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佚名 《教师博览》2005,(3):40-41
福楼拜与《包法利夫人》以熟人为原型“我就是包法利夫人。”当问到谁是小说《包法利夫人》的原型时,福楼拜这样答道。有人认为,这部小说是建立在一个真实的婚姻悲剧基础上的,即福楼拜父亲的学生欧仁·德拉马尔。德拉马尔丧妻后,与农场主的女儿德尔菲娜结婚。德尔菲娜相貌美丽,却性格古怪,有极强的社交能力。在他们结婚不久,德尔菲娜就厌倦了乡村生活。她花费在珠宝和服饰上的费用高得惊人,生活极尽奢靡,而且还与其他男人保持着关系。最终,德尔菲娜在27岁那年服毒自杀。有人认为,小说中那个饱受折磨的女人的名字是福楼拜在一次埃及旅行时突…  相似文献   

4.
爱玛是小说《包法利夫人》中的主人公,她短暂的一生是在不断追求理想爱情的过程中度过的。可她所追求的理想爱情一再破灭,最后在走投无路中死去。文章试图通过对爱玛与三个男人的爱情悲剧及悲剧原因的分析,使人们认识到爱玛的爱情悲剧主要是由社会、环境以及她自身的因素造成的,希望能给人一点新的启示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以往关于《包法利夫人》的评论,往往停留在对作品的社会批评上,并不能充分揭示女主人公爱玛的形象价值和作品的文学地位。从性格和性别的角度切入爱玛的悲剧,深入挖掘爱玛悲剧的丰富内涵,并从美学方面对其悲剧的美学价值予以分析评论。  相似文献   

6.
王硕 《文教资料》2013,(35):111-113
《包法利夫人》是19世纪法国文坛巨匠福楼拜的代表作,讲述了女主人公艾玛因不满足于生活的平淡而去追求理想的爱情,却一步步走向了悲剧.本文将对包法利夫人的一生进行综合分析,从四个方面探究其悲剧命运的根源所在,感受她的多情、理想、虚荣与幻灭,并从中得到启示.  相似文献   

7.
通过解析世界名著《包法利夫人》,分析女主人公爱玛一生为了追求偏激、虚荣的浪漫爱情生活而债务缠身,最后因无力解脱而服毒自尽的历程,并探析爱玛的悲剧是由其性格造成的。  相似文献   

8.
通过解析世界名著《包法利夫人》,分析女主人公爱玛一生为了追求偏激、虚荣的浪漫爱情生活而债务缠身,最后因无力解脱而服毒自尽的历程,并探析爱玛的悲剧是由其性格造成的。  相似文献   

9.
福楼拜的著名小说《包法利夫人》中的主人公爱玛因不满于婚姻的平淡而去追寻理想的爱情生活,她先是与人私通,被无情抛弃后,又与人偷情,后来也被遗弃,而她在追求所谓理想爱情的过程中,不仅耗尽了包法利的全部家财,也使自己债台高筑,在爱情的幻灭和债务的催逼下,只得服毒自杀。本文拟从爱玛对爱情的一生追求来探讨她这种理想爱情追求背后的悲哀,从而分析爱玛的爱情悲剧。  相似文献   

10.
欲望的悲剧     
范永梅 《学语文》2011,(3):64-65
这段时间,重新阅读了经典名著《包法利夫人》和《查泰来夫人的情人》,我用比较文学的理念和方法重新回味和研究这些名著,感到又是一重山水一重天。下面我围绕“欲望”这一中心词重新解读这两部作品。一、欲望——重新解读作品典型形象这两部作品的主要人物是两个女性:艾玛及查泰来夫人即康妮。  相似文献   

11.
《包法利夫人》描述了女主人公一生为了追求虚无的浪漫爱情生活,最后因债务缠身,无力解脱而服毒自尽的过程。通过作者使用的叙事人称手段来探讨主人公悲剧命运,对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伟大著作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包法利夫人》中的爱玛·包法利、夏尔之母和艾洛伊丝三位女性的爱情悲剧、事业悲剧和人生悲剧预示着一个时代的悲剧。这种悲剧不是特例,而具有普遍意义,在中外诸多优秀作品中,都有这三位女性代表的三种典型化悲剧女性形象。除了被压抑的欲望、身体商品化和生与死的选择等悲剧色彩,也存在着女性解放、渴望自由的的呼喊。  相似文献   

13.
《包法利夫人》中的爱玛·包法利、夏尔之母和艾洛伊丝三位女性的爱情悲剧、事业悲剧和人生悲剧预示着一个时代的悲剧。这种悲剧不是特例,而具有普遍意义,在中外诸多优秀作品中,都有这三位女性代表的三种典型化悲剧女性形象。除了被压抑的欲望、身体商品化和生与死的选择等悲剧色彩,也存在着女性解放、渴望自由的的呼喊。  相似文献   

14.
居斯塔夫·福楼拜是法国19世纪中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同时是法国19世纪小说史上三位巨人之一。《包法利夫人》是他的代表作。小说取材于报纸上的一条社会新闻,作家借此用简洁细腻的笔调塑造了女主人艾玛的形象,在描绘了当时法国外省的生活画面的同时,对19世纪中叶法国社会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人物、对虚假的资本主义繁荣以至整个罪恶的社会制度,做了无情的鞭挞和揭露。当今社会仍然有许多像包法利夫人一样的女性,生活在自己编织的幻想中,以至于最后只能惨淡收场。艾玛的悲剧不仅仅属于她那个时代,属于当时的法国,它还可以给当今中国"艾玛式"的女性带来一定的思考与警示。  相似文献   

15.
《包法利夫人》是19世纪法国杰出现实主义作家福楼拜的代表作,主要刻画了一位年轻美貌的资产阶级女性——爱玛的悲剧命运,福楼拜在作品中倾注了自己的大量心血并注入了自己的思想和灵魂,从包法利夫人身上可以找到福楼拜的影子。  相似文献   

16.
房丽娜 《考试周刊》2011,(60):22-23
居斯达夫·福楼拜是十九世纪法国著名作家。《包法利夫人》是其代表作,被誉为世界十大文学名著之一,在法国甚至世界文坛获得普遍赞誉和高度评价。本文通过该作品中所表现的现实主义特征、创新性的描写独特的叙事技巧这三个方面来研究《包法利夫人》的艺术特色,从而证明了《包法利夫人》不仅标志着十九世纪法国小说史的一个转折,而且在世界范围影响了小说这个文学体裁在此后一个多世纪的演变和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7.
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不惟是对日益落入庸常的浪漫主义的反讽,更是对物质主义的鞭笞。艾玛悲剧的制造者商人勒合,以奢侈消费品捕杀了艾玛浪漫主义的心理诉求,以物品系统的无限取代了浪漫主义的自由,秘密构建了现代资本社会女性解放的迷人陷阱。  相似文献   

18.
凯特·萧邦《一小时的故事》是美国19世纪末著名的反映女性问题的短篇小说,小说成功塑造了悲剧主人公马拉德夫人的形象。马拉德夫人的悲剧命运主要表现在:长期处于悲剧之中却麻木不仁;家庭婚姻生活不幸竞不自知;期待的自由生活来临时却猝然而死。男权压制和软弱迟钝的个性是导致马拉德夫人悲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因其对于浪漫主义的颠覆的客观主义而广受关注。目前对《包法利夫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物、悲剧成因、社会批判、对作家性格、细节描写等方面。本课题拟从环境描写的角度对《包法利夫人》进行解析,作品中的环境描写在增加真实性、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寄托人物感情、反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预示人物命运、深化作品主题等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以此对作品进行全新解读,印证经典永恒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现代悲剧型小说中,鲁迅的作品是最有深度、最有力度的。所谓悲剧,在鲁迅看来,并非指那种非社会性的个人的不幸际遇。他认为创作悲剧型小说必须着眼于社会性,并表现出悲剧的历史必然性。在评论五四时期某些悲剧型小说时,鲁迅不满那些“咀嚼着身边的小小的悲欢”的作品。其原因就在于这些作品:其一,视野狭窄,“看这小悲欢为全世界”,没有深刻的社会性;其二,“过于巧合,在一刹时中,在一个人上,会聚集了一切难堪的不幸”,失去了必然性。什么是悲剧,鲁迅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提出了这样一个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