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俗每年四月一日是所谓“愚人节”。在这一天,人们可以相互愚弄,不少报刊也趁机发表一些随意编造的荒唐故事,看谁上当,当然,较为负责的报刊会在第二天发表声明,澄清事实,同时津津有味地报道人们上当受骗的情况。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今年愚人节,我国一家重要的新闻机关竟遭到愚弄,连续播发了三篇外国报刊为愚弄读者编造的假新闻。第一篇是用英文播发的,说新加坡将大力发展国内民用航空  相似文献   

2.
每年的4月1日,是西方许多国家的人们最开心的日子之一,因为这一天是闻名世界的“愚人节”。这一天,人们尽可以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哄骗、取笑、愚弄别人。而且,不管这样做之后出现什么样的后果,人们也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现在这一节日也开始在我们中国流行,尤其是在大学生中间。愚人节又称万愚节,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关于它的起源,众说纷纭。其中,最为流行的说法认为愚人节起源于法国。  相似文献   

3.
季嘉 《军事记者》2002,(12):61-61
前不久翻看今年以来的《军事记者》时,勾起了我对步入新闻这一行的回忆。我在军校是学雷达专业的,后来改行当了两年指导员,接茬儿就搞起了教育,跨进新闻这一行,完全是个偶然。记得是1988年初,我在旅政治部当教育干事,当时科里的新闻干事探家了,科长跟我说:“小季,你兼管一下新闻工作。”我琢磨了半天———“管一下”,怎么“管”?还是先“干一下”再说吧。可到真要“干”的时候,才发现我对新闻一窍不通。这不是“赶鸭子上架”嘛!我只好硬着头皮上了新闻这个“花轿”。第二天,我突击看完了一本关于新闻基础知识的书,第三天就…  相似文献   

4.
前两年某大报在愚人节搞了几则“愚人”新闻,其中关于“博士可生二胎”一则,与计划生育政策相悖,搞乱了人们的思想,一时引起轩然大波,受到读者激烈批评。前不久某青年杂志又忽发“异”想,开出一个所谓“预透社新闻”专栏,并发布了一条“第一个犯有‘见死不救罪者’被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徒刑”的“预透”新闻。此“新闻”被多家不负责任或不明真相的报纸相继转载、广泛传播,在社会上闹得沸沸扬扬。法律界人士莫名其妙:我国尚无“见死不救罪”之立法,何来以此  相似文献   

5.
我的老伴袁秀英,今年75岁了,一辈子没进过学校门。但她却对《新闻爱好者》情有独钟。 1990年我离休后订了《新闻爱好者》,刊物上所登文章我篇 篇必读,从 而学 到了 不少 写作知识。10年来,我在各级新闻单位发稿千余篇,多次受到县、市领导部门表彰。我这个默默无闻的小学教师,成了全县闻名的“优秀通讯员”、“特约记者”和“老有所为先进个人”。 当我把市委宣传部颁发的“好新闻奖杯”捧回家时,老伴笑眯眯地说:“你得这荣誉,可是《新闻爱好者》的功劳呀!” 一天,我想找一本《新闻爱好者》查个资料,翻箱倒柜,竟连一本…  相似文献   

6.
四月的节日     
4月1日:愚人节 每年的4月1日,是西方许多国家的人们最开心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是闻名世界的"愚人节".  相似文献   

7.
传媒人才不等于新闻人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希光 《新闻界》2002,(5):23-26
今天,越来越多的中国大学的新闻院系把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为“传媒人才”,而羞于谈培养的是“新闻记者”。同时,过去新闻院系常常说是为“新闻机构”输送记者,而今天则改口称“为媒体培养人才”。今年春天在北京21世纪新闻教育峰会上,我曾就“传媒人才”(communicationtalents)一词请教几位美国学者,他们一方面对中国生造了这样一个西方没有的概念感到好笑,另一方面,则认为用“传媒人才”取代“新闻记者”对中国的新闻媒体的发展是危险的和有害的。新闻记者为什么不可以被“传媒人才”取代?这表现在二者对新闻媒体的不同理解和…  相似文献   

8.
早在1946年──我刚出生的那一年,新闻界前辈胡乔木同志就在延安《解放日报》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写道:“要谈作品之多同读者之多,从来没有一种文字形式能够跟今天的新闻相比。一张报上动不动就是上百篇,而一天世界上该有多少种日报?读者在世界上要用万万来计算,就在中国一天至少也有几百万。无论孔子、司马迁、唐宋八大家,谁梦想到过今天咱们这等好福气!我们生在新闻的时代,看着这大好机会,决不能白白放过。” 这一段充满新闻工作使命感、自豪感,文情并茂的论述,半个世纪过后读来仍使人感奋。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新闻事…  相似文献   

9.
“善用对比手法,实现新闻价值”。说实话,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很浮浅,只能简单地说说“一家之言”。一般说来,我们写一个人,一件事,往往如同写森林中的一棵树,要把“这一棵”写成“这一棵”,而不是另外“一棵”,需要一种发现其“与众不同之处”的能力,这是其新闻价值所在,也是实现其新闻价值的一条“捷径”。艾丰先生在《新闻写作方法论》中,把这种“对比”的方法称作“绿叶衬得红花美”,认为是提炼主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很有道理的。  相似文献   

10.
崔晶炜  李经 《新闻界》2002,(1):36-38
一、总论反恐怖主义战争已经使美国电视网的新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是对“9.11”恐怖主义袭击事件发生前后的晚间和早间新闻进行研究后得出的结论。在“9.11”事件之前,早间新闻充斥着有关名人的报道和生活类新闻,这些内容甚至也成了晚间新闻的“重头戏”。一项名为“优质新闻”的研究项目显示,在“9.11”之后,这些新闻都让位于近十年来很难看到的传统的严肃新闻。现在,80%的晚间新闻内容都是有关政府、国内或国际的事件,而这一数字比数月之前提高了67%。而一度曾占据夜间新闻1/4时间的名人新闻和生活新闻,却…  相似文献   

11.
让消息唱好主角岳凤先正视消息的现状“泥牛入海无消息”。用这句俏语比喻时下新闻载体的消息劣、缺现象,并天戏虐之意。消息的劣、缺,可以从全国高层次的新闻评奖中得到印证。在全国首届“现场短新闻”的评奖中,荣获一等奖的5篇新闻作品,竟没有一篇消息。在第一届“...  相似文献   

12.
报道一年一度的“两会”,不仅是首都新闻界的一件大事,也被许多海外新闻单位视为当时的一个新闻热点。在20天的时间里,国内(包括台港澳)和国外共有250多家新闻单位的上千名记者集中在“两会”上,这还没有计入一些代表团的“自备记者”,而出席本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也才2700多名。“两会”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新闻大舞台,记者们都尽量在这舞台上发挥着自己的聪明才智,而回顾这一次报道的得失,对各自单位的业务建设,也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今年3月下旬。众多报纸都刊发了发生在四川的一条“新闻”《48岁乞丐要娶22岁女大学生》。这条新闻说,四川宜宾地区一任姓乞丐与一名女大学生产生了纯真的恋情,进而海誓山盟。“即使要饭也要供女大学生上完大学”。几天之后,事情真相出来了,这是一条假新闻。任姓男子确有其人。但他并不象新闻中说得那么美好、善良,而是一个经常诈骗。并且玩弄女性感情的人。此人在当地臭名昭著。同他“相好”的女人也很多,人们不知道其中是否真的有一位是“女大学生”。这是一则典型的假新闻,但却使很多媒体上了当。几天之后,报道过此事的媒体重新报道事实真相,引起读者很多议论。  相似文献   

14.
一、对预测新闻的理解 预测新闻是根据现实所掌握的情况和事物发展的规律,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件的预测和分析。 预测新闻不是无源之水,不是凭空想象和主观臆断。 预测新闻不是预报新闻,由于一些报刊作风的不严谨,会出现一些抢发的“预报新闻”。如:日报在头一天排版时就定好了“今天上午,××活动举行”。这是直接违背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同时也是十分危险的。因为“今天上午”,这个“××活动”完全可能没举行。而预测新闻是要从现有事实出发,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去推断下一步可能的发展变化。这里最重要的是,它告诉读者这是一种“推断”,而不是已经发生的事实。  相似文献   

15.
《新闻前哨》2006,(1):78-78
据《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浙江电视台钱江都市频道宣布,该频道将于近日推出一档大型日播新闻情景喜剧,这是国内首次将情景剧和新闻节目进行“嫁接”的一个尝试。据悉,这档节目365天每天播出一集,是一出融“说新闻”栏目和家庭情景喜剧为一体的电视节目新样式。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假新闻在新闻媒体的某些领域里有愈演愈烈之势,已引起新闻界的高度警惕。An/k开揭露的情况看,假新闻在社会新闻方面表现比较突出,而且大多出现在周末版、星期刊和一些社会综合性杂志上,这是假新闻演变的一种新情况。这类假新闻可称之为“新闻怪胎”。所谓“新闻怪胎”,指的是某些嫁接文学手法而虚构或条大的“新闻”,有的美其名曰“社会纪实”,不是新闻而貌似新闻,以新闻的面目在新闻媒体上招摇。常见的有这样几类:一是“代号新闻”,A省B市、甲公司丙经理、王女士李先生,情节有鼻子有眼睛,而所指代的人物地点全系…  相似文献   

17.
中秋佳节将临,我却想到了一个西方的节日。今年4月1日,西方愚人节,某报的“生活周刊”为此作了一整版的愚人节假消息报道。在这样一个发行量遍及全国的大报上如此推崇西方的一个节日,这在新中国的报刊发行史上未免是一  相似文献   

18.
“新闻线人”又称“新闻报料人”,有学把“新闻线人”定义为“通过提供新闻线索而从新闻媒体获得报酬的人”。在我国,“报料”最早兴盛于香港,称为“爆料”,这一词在内地首先为广东媒体效仿,并很快为北京、上海、南京、长沙、成都、深圳、武汉等地的媒体接受。而央视的焦点访谈则是较早受惠于“报料”的栏目,在其播出早期,依靠“报料”,挖掘出大量有重大价值的新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用生命书写新闻”的海南日报记甘远志,39岁在采访途中殉职,做了1000多天记,发表了1000多篇报道。他说:“新闻,是跑出来的。”“我在东方采访”,这是甘远志留给同事吕岩的最后遗言。  相似文献   

20.
一篇好的新闻稿,除了采访扎实写作镇密等基本要素,少不了在动笔之前研究研究,这就是“吹稿子”。一个常人眼里不值一写的“战士抓歹徒”,新闻干事带我采访了3天之后,我急着下笔,新闻干事连说不忙,往办公室一坐一杯茶一支烟师徒两人“吹”了一天“牛皮”,从社。大背景吹到歹徒扣动扳机的瞬间动作,从战士的勇敢精神到军队方兴未艾的精兵尚武,“吹”到半夜,才吹到抓歹徒毫发未伤靠的是过硬的军事技术,正靠在当时军队习武热上。师徒相视一笑倒头便睡。一周之后,《人民日报》、《解放军报》、新华社等十几家新闻单位先后发了一组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