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国际政治经济学是国际关系研究中的一个新兴学科领域 ,它的研究焦点是全球范围内的国家与市场关系。本文以方法论为标准对西方主要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进行的归类与评介 ,评述了经验实证主义方法论的现实主义霸权稳定理论、自由制度主义理论和世界体系论以及历史主义下的考克斯与斯特兰奇的理论的内容和特点。  相似文献   

2.
潘广辉 《教学与研究》2003,39(10):73-78
现实主义认为,在国际无政府状态下,每个国家都面临着“安全困境”,均势政策能最有效地解决因权势竞争造成的国际冲突和不稳定局面。也有一些现实主义学者认为,安全可以不通过均势而靠优势强权而获得。理想主义则倾向于强调国际关系中各国的共同利益、共同价值观念和共同规范保证了国际社会具有和谐的本质,其关于国际安全的见解是世界政府论、集体安全论、自由经济秩序有利于和平论以及民主和平论。国际关系两大理论流派都不能单独回答现实中的国际安全问题和寻求一种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它们对国际安全的争鸣,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国际安全理论和国际安全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冷战后国际体系主要呈现两个显著特征:其一,体系内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大为扩展;其二,全球化的进程日益加快。跨国公司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迅猛发展,对国际体系造成越来越大的影响。这些影响是通过对以上国际体系的两个特征从而对国际体系施加影响的。跨国公司不是改变国际体系的力量,而是成为塑造国际体系的基本动力之一。跨国公司通过跨国经营活动,加速了资本主义体系在全球的扩展。  相似文献   

4.
暴力与战争自人类产生以来就一直存在,为防止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人类提出了许多国际秩序构想,其中"霸权稳定论"在当今世界影响最为深远."和谐世界观"在有关国际秩序的基本价值与基本观点两方面做出了完全不同于"霸权稳定论"的判断,因而具有现实性、科学性与进步性,并以此为遏制战争、维护和平和构建世界新秩序指出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5.
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芒德尔在国际宏观经济学方面做出了开创性贡献,主要是(1)创立了芒德尔一弗莱明模型,第一次较为系统地指出了各种经济稳定政策的效率依赖于国际资本流动的程度;(2)通过发展休谟的古典货币数量论,建立了一套货币动态学分析体系;(3)开创性地提出了“最优货币区理论”,为欧盟建立共同货币提供了核心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系统地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专业知识体系,是正确认识国际经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现象的基础。入门性的专业知识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梳理专业课程体系、奠定其他课程基础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此,可围绕"什么是经济学""什么是国际经济学""什么是国际经济与贸易""如何完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知识体系"等四个方面向学生传授国际经济与贸易的相关知识,这可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学习的基本框架和主要线索,同时构成了开设"学科导论"课程的基本缘由。  相似文献   

7.
“霸权稳定论”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它最初发源于国际经济领域,是关于霸权与国际经济体系之间关系的理论,后来被推广到国际政治、安全领域。霸权稳定论的基本观点认为霸权有利于整个国际体系的稳定,其理论实质是维护霸权国的既得利益,剥夺他国崛起的权利,我们必须坚决反对这种理论。  相似文献   

8.
使用何种形式的国际货币,是国际货币体系的最基础的问题,它关系到整个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影响国际政治经济和贸易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国际货币的产生、发展及现状的分析,揭示出国际货币演变的客观性和特点,这对于我国制定宏观经济改革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自从世界意义上的国际体系形成以来,大规模的战争和暴力是不同体系之间转换的基本形式.两极体系解体后,美国的霸权体系扩展到全球,国际恐怖主义暴力是当前体系转型中的能量释放,恐怖主义对国际社会具有极大的危害性,但不是国际社会的主流.国际社会的主流仍是国家间的竞争和合作.  相似文献   

10.
国际体系解构分析:结构、变迁与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西方国际体系理论纷繁复杂,学派众多,给人们理解国际体系这一概念造成了困难。本文提取了西方国际体系理论研究的不同观点,从国际体系的多侧面来解析这一概念,选取了国际体系的形成、结构形态、变化模式、稳定机制与变迁动力等几个变量进行了解构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国际政治中,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主要通过压力集团、舆论的建构以及独立行动等技术参与国际事务,并积极介入国际社会网络.除了西方学界已提出的"回飞镖模式"或"螺旋模式"外,某些以自由主义神学为基础的基督教和天主教组织,以及多宗教联合的组织还可能采用一种更主动、直接的参与方式.他们的超越性、权威性和有效性是其国际参与的优势,但作用的大小还取决于其自身网络的质量、利用网络的能力、干预的对象以及主流神学思想等.在其积极作用发挥的同时,他们的理念和资金来源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其陷入发展悖论.  相似文献   

12.
国际关系各行为主体的利益结构、实力对比、存在方式及国际政治系统稳定机制功能是影响国际政治系统稳定的内部因素。科技发展则是影响国际政治系统稳定的外部环境中至关重要的因素。当今世界存在的国际秩序仍是非正义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应致力于发展科技,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实力差距,重构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国际政治系统。  相似文献   

13.
论正义价值在国际秩序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秩序包括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的含义,是一个具有鲜明的规范性、功能性和目的性的价值体系,具有追求和平、稳定、安全和正义的价值取向。其中,正义价值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它不仅是国际秩序的道德法则,也是判断国际秩序性质的根本依据,还是对国际秩序的其他价值所固有的局限性和片面性的必要补充和修正。因此,正义与秩序不可分割,谈论秩序必须引入正义价值。那种认为正义与秩序彼此冲突的观点是错误的和有害的。  相似文献   

14.
国际强行规范是国际法中近几十年内发展出来的新兴理论,其目的在于重构国际法律规范体系,限制国家意志。尽管其有诸多缺陷,但其在现实国际法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何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是国际法学者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5.
浅析江泽民国际战略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在科学判断当今时代主题和国际形势的基础上,从维护世界的多样性、处理国际关系的最高准则、建立国际新秩序和外交政策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系统的阐述,形成了一套结构严谨、内容科学的理论体系。江泽民国际战略思想,作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成部分,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具有强烈的理论意义和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疫情加剧了"逆全球化"趋势,应将国际贸易"课程思政"纳入"国家总体安全观"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体系。该课程的思政元素在于:以习近平国家总体安全观应对国际资本与商品市场动荡;以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国际分配与转移理论抵制新贸易保护主义;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缓和贸易争端和地缘冲突;以哥本哈根国际气候大会提出的"中国主张"抗辩"中国病毒论";在"六稳六保"中加深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理解。利用疫情新鲜素材构建国际贸易"课程思政"更具现实性和说服力,有助于树立超大规模国家治理优势理论自信并成为构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受教育权的国际标准由多项具有不同法律效力的国际文件共同确立.受教育权国际标准的框架由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受益权、教育的自由权、不歧视与制度保障五个维度,初等教育、中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五个层次共同构成.其中有些标准要求国家立即予以实现,有些标准允许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渐进实现.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参与国际司法的困阻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以往对于国际司法制度和整个国际法治及国际组织的观念和定位在总体上表现是排斥的 ,其原因主要在于历史上屡受伤害的记忆和意识形态阻隔及文化差异等造成的困惑 ,因而形成了一种现实的参与困阻。中国在国际法治的遵守、执行和立法的不同层面上所表现的姿态是不同的。作为发展中的大国 ,中国要进一步融入国际秩序 ,需要在开放姿态、观念更新、理论创新和善于运用等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19.
使用何种形式的国际货币 ,是国际货币体系的最基础的问题 ,它关系到整个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 ,影响国际政治经济和贸易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国际货币的产生、发展及现状的分析 ,揭示出国际货币演变的客观性和特点 ,这对于我国制定宏观经济改革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国际法研究应注重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法研究缺乏实证使得国际法不像“法”,且影响其结论的可信性。中国国际法研究之所以缺乏实证,原因在于国际法体系不够完善、传统学术方法的影响及实践资信透明度不够。对于普通研究者而言,加强国际法的实证研究不妨从法条和案例的深度分析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