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留日教育乃甲午战后清末留学教育的核心.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对日本刮目相看,主张派遣学生赴日游学.留日热潮出现于1903年,1905年至1907年间达到顶峰.而此期间正是杨枢出任驻日公使时期,身为使日大臣,对留日教育影响极大:从数量和质量上推动了留日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留学史上曾出现过早期留美、早期留欧、清末留日、清华留美、赴法俭学等五个“波峰”,其中,清末留日是近代中国留学史上的“顶峰”。它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对这一“顶峰”出现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社会的政治思想影响做了评述,以深化人们对留日运动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留学史上曾出现过时期留美、早期留欧、清末留日、清华留美、赴法俭学等五个“波峰”,其中,清末留日是近代中国留学史上的“顶峰”。它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对这一“顶峰”出现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社会的政治思想影响做了评述,以深化人们对留日运动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在20世纪一二十年代之交,由于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和五四运动的推动,继赴西欧勤工俭学的留学运动,大批青年学子远往法、比、德、英等国学习之后,为了拯救灾难深重的中国,寻找中华民族彻底解放和富强的途经,一个研究苏俄和赴苏留学,探讨俄国革命道路、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和苏联革命经验的热潮随之掀起。这股热潮到20年代中期国共合作时和这个年代的后期,达到了极盛时期,并一直持续到30年代。通过这一二十年的留苏学习,为中国培养了数以千计的革命骨干,为赢得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马克思  相似文献   

5.
《留学生》2011,(7):12-13
民国初年,留日热潮渐退,中国留学运动转向到欧洲尤其是法国,而中国共产党内的第二代留学生亦以留法勤工俭学为主体。  相似文献   

6.
刘红云 《文教资料》2009,(10):86-88
清末民初的留日运动是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留学运动,然而却出现了留学史上的一种奇特现象--留日学生集体归国事件时有发生,达13次之多.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反对日本社会对留学生的限制和歧视,中国近代留日运动在战败中开端,留学生感受最深的自然是战败国的屈辱;然而日本朝野对留学生的歧视和限制却无处不在,强烈地刺激了留日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二是革命反清,追求民主共和.革命排满成为东渡日本的主要目的.留日学生成为当时中国革命活动中最活跃的一个群体.三是抗议日本侵略中国的暴行.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中国成为日本首要的侵略目标,促使了留日学生强烈的民族意识的形成,激起了他们投入到抗日救国运动中去.  相似文献   

7.
清末女子留学虽是清末留学热潮中的一小部分,但也是清末留学热潮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清末女子留学的人数虽然少、时间也较短,然而其对当时的思想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并有力地推动了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清末女子留日与师范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女子留日与师范教育华东师范大学谢长法1890年至1911年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二十余年,处于世纪之交的清王朝在资本主义文明的影响下,也出现了不少新事物,女于留学就是其中之一。清末的女子留学主要是留学日本,它时间虽不长,人数也不算多,然而却对当时中国...  相似文献   

9.
1902年6月,留日学生因要求进成城学校学习而与清朝驻日公使蔡钧发生冲突,引发风潮.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次较有影响的留日学生运动.这一事件发生于清末留日热潮形成初期,既是留日学生不断增多的结果,又是清末新思想与新观念逐渐成长的产物,而社会各方对此次风潮的不同反应,亦显现出清末新旧势力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同时,成城学校入学风潮揭开了清末留日学生运动的序幕,其斗争特点、目标以及方式等方面都对此后的学生运动产生了一定的示范作用.况且这次事件虽小,却牵涉吴稚晖、胡汉民、蔡元培、吴汝纶等多位在当时或此后名重一时的风云人物,成为他们人生经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并对其此后的思想和行动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20世纪初的中国曾掀起了一场赴日学习速成教育的高潮,而留日师范速成教育则是清末留学教育链条中的重要一环.学界对其虽有一定研究,但尚待深化.清末留日师范速成教育兴起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国内学堂师资的匮乏,二是地方督抚的推动.此外,不菲的游学费用及其自身的诸多弊端制约着留日师范速成教育的进一步开展,并成为其最终被废止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潘光旦﹃标准清华留学生﹄吕文浩引言大家都知道,近代中国的留学运动以19、20世纪之交开始的留日和清末民初开始的留美最为重要。在留美大潮中,育才范围之广、成才质量之高,无出庚款留美之右者。庚款留美生有好几种。第一种是1909~1911年的第三届直接留...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30年代中期,统治新疆的军阀盛世才为标榜亲苏态度、加强与前苏联的联系,从而争取其鼎力支持,先后派遣多批中国学生赴前苏联中亚地区留学。这一官派留苏教育活动不仅造就了中国人留学史上最为特殊的留苏生群体,而且对新疆的解放与发展建设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可谓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留学生》2006,(12)
为展示五六十年代留苏学子忘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为国献身的伟大情怀,勉励青年海外学子回国奉献报效祖国,10月18日,为期一周的"学子之路——留苏同学历史图片实物展"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开展,200多名留苏学长参加了当日上午的开幕式。据介绍,1948年,中国共产党派往苏联的21名留学生,是即将展开的新中国留学大军的先遣队。我国有计划、大批量地选派留学生工作,始于1950年,止于1964年。在此期间,我国先后向苏  相似文献   

14.
清末早期的留学教育对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具有重要意义。留美教育是留欧教育展开推动的基石,留欧教育是留美教育某种程度上的改进和延续。然而,不同的历史背景使得留美与留欧教育有各自鲜明的特色。文化背景不同的倡导者,越来越具体细化的留学目的及其准备工作,在中国近代化建设中不同角色的担当等都值得我们分析研究。当下,留学浪潮此起彼伏,跟风留学、低龄留学等现象成为大众焦点,各种国际班和形式多样的出国方式也给中国的留学教育事业带来许多新问题。本文通过对清末早期留美与留欧教育的比较,一则使读者对两次留学教育的具体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体认;二则通过分析,取长补短,并结合当今一些留学现象给出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15.
清末早期的留学教育对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具有重要意义。留美教育是留欧教育展开推动的基石,留欧教育是留美教育某种程度上的改进和延续。然而,不同的历史背景使得留美与留欧教育有各自鲜明的特色。文化背景不同的倡导者,越来越具体细化的留学目的及其准备工作,在中国近代化建设中不同角色的担当等都值得我们分析研究。当下,留学浪潮此起彼伏,跟风留学、低龄留学等现象成为大众焦点,各种国际班和形式多样的出国方式也给中国的留学教育事业带来许多新问题。本文通过对清末早期留美与留欧教育的比较,一则使读者对两次留学教育的具体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体认;二则通过分析,取长补短,并结合当今一些留学现象给出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16.
《留学生》2007,(1)
为了展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留苏学生忘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为国献身的伟大情怀,勉励青年海外学子回国奉献报效祖国,2006年10月18日,为期一周的"学子之路——留苏同学历史图片实物展"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开展。近200名留苏同学参观了当日上午的展览。据介绍,1948年,中共中央派往苏联的21名留学生,成为即将派出的新中国留学大军的先遣队。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年,开始有计划大批量地派遣留学生。1954年-1956年为派出高峰期,平均每年2000余人。20世纪60年代初,派遣人数逐年减少,1964年停止派出。历时十三年,中国向苏联选派了本科生、研究生、进修生、实习生共16000余人。本次展览分为"留学报国、振兴中华","期望、关怀、学习、奋进","中苏友谊,源远流长"等主题,展示了大量珍贵历史图片和实物,记录了五六十年代留苏学生在苏联学习、生活期间的点点滴滴。1954年-1959年,留学苏联哈尔科夫畜牧学院现年72岁的马任骝说:"看到这些图片和实物我很激动,又想起了在苏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领导层中的留学生群体分析(1921-1949)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921-1949年的中共中央领导层中,留学生占据着很高的比例和重要的地位,但是与北洋政权和国民党政权中的留学生相比,其政治留学的色彩甚于知识留学,堪称近代留学生大潮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中共中央领导层中的留学生由留日、留欧、留苏三个群体构成,他们具有不同的特征,在党内的地位和作用及在革命进程中的命运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8.
张泽宇 《历史教学》2004,2(12):19-24
20世纪20年代中国留苏学员中的托洛茨基反对派产生于大革命失败这一特定历史背景,其成员均由于对苏联和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指导方针的正确性产生怀疑而接受了斯大林的反对者托洛茨基的思想.他们在中国留学生中开展活动,针锋相对地反对苏联当局的政策,策动中国国内的托派组织建立并为其提供理论思想上的支持,其行为的不断升级最终导致苏联当局对中国留学生进行整肃,成为导致20世纪20年代留学苏联运动结束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20年代,国共两党在苏联的支持援助下分期选派了一批留苏生,以培养政治、军事等方面骨干,从而掀起了留苏热潮。但在国共合作破裂后,这股热潮即戛然而止,众多国民党员留苏生被遣送回国。随着归国留苏生人数的增加,建立相关留学生团体的条件也逐渐具备,以国民党员留苏生为主体的留俄同学会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并因其与政治密切相关的特殊性而产生独特、重要的影响。与此同时,依附于汪伪政权的"中国留俄学生同学会"也粉墨登场,为日本帝国主义与汪伪政权俯首卖命。  相似文献   

20.
甲午战争后,大批优秀的中国青年知识分子满怀救国之志,东渡日本留学,出现了一股留日热潮。这一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民族危机的推动、清政府的政策支持、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以及日本政府的政策吸引。当时人们把留学和救亡结合在了一块,形成了一股留学救国思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