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并波及到学校,学校德育的正面教育和社会负面影响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反差,造成学校德育产生了不少新的情况;而诸如科技发展、教育体制与生活方式的变革也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一些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3.
张振国 《甘肃教育》2004,(10):10-10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作为新的信息传播媒体,越来越成为师生获得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并对师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同时也成为学校德育工作一个新的重要阵地。  相似文献   

4.
5.
减负,减去了学生过重的不必要的身心负担,给予学生更充分自由的时间、空间去发展创造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其目的是要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然而,由于学生在这“多出来”的课余时间里出现众多的行为偏差,如沉迷电子游戏、打架斗殴滋事等,使得家长、学校、社会对此忧心忡忡。学生行为偏差的出现,封闭权威式的学校德育工作难辞其咎。 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过程中,新、旧体制并存,社会上各种新旧思想冲突和碰撞,各种矛盾混杂纷呈,整个社会都处于急剧的变革之中。这种急剧变革的社会现实客观上…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是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教育改革为德育工作提供了机遇,也使德育工作面临新的挑战。怎样加强德育工作以推动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怎样在素质教育中寻找德育工作的最佳定位?这是摆在德育工作者面前的问题。笔者认为德育工作要紧紧围绕素质教育这一主题来进行,以强有力的德育工作保障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一、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1.素质教育是德育工作的大解放大机遇。应试教育使德育工作教条化、书本化,素质教育主要是针对传统的应试教育而言的。尽管通常认为应试教育中也包含有某些素质教育的…  相似文献   

7.
周烨 《上海教育》2004,(2S):46-48
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德育工作被提到了重要位置。然而这些年来,尽管做了大量的德育工作,有时甚至搞得轰轰烈烈,但总体效果不甚理想。其中原因,值得思考。当前,在积极贯彻依法治国、依法治教战略的大背景下,如何依法规范学校德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在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大潮流中 ,部分学生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出现混乱。同时 ,一些不法商人受经济利益的驱使 ,争相向学生传播低级腐朽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 ,使学生思想受到侵蚀 ,导致一些学生客观上拒绝了现行的德育教育 ,同时给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和挑战。因此 ,学校的德育教育必须转变观念 ,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9.
陈德华 《上海教育》2003,(12B):52-52
教育要创新,必须把着眼点、着力点都转移到提高人的全面素质上来。要强调教育主动适应学生,而不是学生被动适应教育。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各种报刊媒体披露了不少与教育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如硫酸泼熊事件、马加爵事件、学生自杀事件、校园流血暴力事件等等,这些事件无不引起强烈的社会震动,无不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争论。在对这些引发严重后果的社会事件的讨论过程中,来自各方面的对教育的质疑之声不绝于耳,  相似文献   

11.
过去,我国的学校德育一向都是追求“完人”教育,并过分把思想政治教育当作学校德育的重点,德育内容也以说教为主。当反恩德育的不足时。我们会清楚地认识到:学校德育的最大失败就是忽视了学生的传统美德教育。如何在新形势下开展传统美德教育,我认为:  相似文献   

12.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推进德育工作与时俱进,是当前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所谓德育创新就是要树立新的德育观念,改革和更新德育的内容和方法,积极探索德育的新形式,为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服务。下面就如何推进初中阶段的德育创新工作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3.
学校德育的发现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学校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长期脱离实际,所创设的环境与氛围不适应学生的成长,要改变这一现状,首先必须实现教师间的通力合作,这是德育育的前提;其次,教师要时刻注意改造自己,即让自己适应学生,努力发现学生成长的一点一滴,只有这样才能寻求到德育的真谛。  相似文献   

14.
15.
在当前中小学德育实践中确实存在着对社会大环境的变化缺乏深入分析研究,对学生的心理、认知水平、想法需求缺乏了解,对德育教育的方法形式缺乏精心设计,经常出现的是枯燥无味、流于形式的空洞说教或隔靴搔痒做无用功的现象,甚至带来学生的反感情绪和社会的负面影响。针对这  相似文献   

16.
黄虹 《湖北教育》2006,(1):48-48
人是生命的存在,道德是人的生命展现的形式,因此,德育应该是围绕生命展开的教育,其最终是使人身心和谐发展。然而,长期以来,学校的德育语境中却鲜有人的存在,把学生当作白纸,由教师尽情描绘。这样的一种德育模式既脱离了生活又无视生命,其效果当然也与  相似文献   

17.
对当前学校德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学校德育,深受“人皆可以为尧舜”的人性善的思想影响,在德育目标方面总是倾向于把学生培养成圣人、完人,要求在各方面都达到至善的境界。在社会生活中倡导义理至上的原则,否定个人追逐利益的自我扩张能力,以个人绝对服从为条件来尊崇、维护个人不讲私利的正统价值观念,但实际上这种不食人间烟火的理想主义的道德教育只是乌托邦的教育。事实上“利人”时不一定非要“损已”。如果一味要求“损已利人”,好像不这样做就显示不出行为的崇高,那么社会整体利益并没有增加,只是内部的互相交换而已。而且利人者个人资源最终将被消耗…  相似文献   

18.
19.
<正>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在综合国力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而德育素质在诸素质中起着导向作用,德育的现代变革要求我们共同努力,构建植根于中国社会生活基础、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的德育模式。因此,在中小学构建完整的、全方位的、全员德育体系,是实现德育模式的基础,也是中小学当前首要的、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