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多师范生在其角色扮演过程中 ,存在着角色认知不清、角色心理不稳定、角色追求功利化、角色冲突、角色情感缺乏等失调问题。解决上述问题 ,关键在于明确师范生的角色目标 :角色获得方式应是“自致角色”,承担角色的心态应是“自觉角色”和“不自觉角色”,角色规范的遵守应是“规定性角色”  相似文献   

2.
采用抗挫折心理能力问卷、大学生价值观调查问卷对445名师范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探讨师范生抗挫折心理能力与价值观的相关性,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参考。结果显示:师范生抗挫折心理能力与价值观总体上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意志品质和社会支持是师范生价值观的重要预测变量,维护传统、独立进取和社会同情是抗挫折心理能力的重要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3.
女师范生是师范生中的一个重要群体,作为未来的中小学教师,她们的心理状态不仅影响她们目前的学习生活,还会对她们今后的人生发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她们的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了解女师范生的心态现状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试论师范生心理教育能力的构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素质教育是在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下 ,为全面增强和提高受教育者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而进行的教育。心理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水平如何 ,将直接影响素质教育的质量。心理教育的实施有赖于师范生心理教育能力的提高 ,只有提高师范生的心理教育能力 ,才能切实保障素质教育的深入和普及  相似文献   

5.
师范生成长为专家教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而掌握、了解相关教师心理是其成长的重要认知动力.本文试就教师角色期待、教师的心理品质、教学效能感的影响因素、教师心理卫生等几方面阐述教师心理对师范生成长的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量表SCL—90对师范院校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多项指标的测验。结果显示:师范类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师范生与非师范生的心理状况存在显著差异;年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性别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且二者交互作用显著。并提出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及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的心理平衡失调是客观存在的 ,它已引起我们教师乃至整个社会的重视。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平衡失调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调适方法。  相似文献   

8.
加强师范生信息技术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皮社会的到来,师范生面临教育信息化的严重挑战,为迎接挑战,师范院校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师范生信息技术能力,师范生信息技术能力具体包括哪些方面,师范院校应通过哪些具体途径和方法切实加强师范生信息技术能力,本文讨论了有关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基于学科素养视角,构建贵州省高师院校师范生的创新能力理论概念模型,并以此编制贵州省高师院校师范生创新能力问卷。问卷包含七个维度: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教学实施能力、知识整合能力、信息化技能、创新理念、创新方法。验证得出:问卷信、效度高;创新能力理论概念模型与问卷结构呈现良好拟合状态。问卷可作为贵州省高师院校师范生的创新能力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10.
学习动机水平低是五年制师范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他们在学习态度、动机、意志以及自我意识方面存在较多的障碍,他们的能力低更多为学习动机不足所致。如何从五年制师范生的心理需求出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动机是一个关键。  相似文献   

11.
心理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水平将直接影响素质教育的质量。心理教育能力是现代教师必备的职业能力之一,培养教师的心理教育能力必须从师范生入手。目前的师范院校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存在着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课程体系滞后、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强调高等师范教育要突出师范特点,适应新形势下基础教育的需要,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基本技能上下功夫。政治系把这项工作当做一项系统工程,使之常规化系列化,坚持数年,长抓不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做法是:在常规教学活动中注重师范生基本功训练;通过学生兴趣团体加强师范生基本功训练;通过实践性环节加强师范生基本功训练;通过管理和政治思想工作提高师范生素质  相似文献   

13.
加强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师范院校的毕业生是我国中小学校教师的主要来源,在校师范生教育技术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决定未来我国中小学素质教育实施的成败。师范生在校期间应努力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高等师范学院应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师范生教育技术素质的培养,以适应和满足我国素质教育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4.
教育实习是师范生理论联系实际,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由学习向工作的“过渡”。在这个“过渡”中,第一节课上得如何,直接影响到整个实习阶段是否圆满顺利完成。笔者从分析实习生上第一节课“怯课”的心理原因入手,提出上好第一节课的心理对策。  相似文献   

15.
从多元文化融合视角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与民族文化的关系,针对师范生中华民族共同意识培育研究薄弱的现状,提出“一二一四”培育体系,围绕以学生为本“一个中心”洞察师范生德育实情,贯穿课程思政和实践育人“两条主线”,创建一个信息化培育平台,构建“知情意行”四维一体的培育模式,以促使师范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期对地方师范院校开展中华民族共同意识教育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6.
师范生教育实践是教师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当前我国师范生教育实践模式存在协同育人目标难达成、实践环节难整合、实践质量难保证的现实问题。“互联网+支教”服务通过搭建虚实融通的实践平台、整合跨时空的实践环节及衍生稳定的实践共同体,为师范院校师范生教育实践模式变革奠定了基础。“互联网+支教”以项目式学习框架为背景,整合职前教师培养、职后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教育者专业化目标要求,形成了虚实融合、专业引领和行为跟进三阶段循环迭代的师范生教育实践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师范生的主体性发展,是对师范生主动、积极的自我发展的诉求。课堂教学以师范生的主体性发展要求为前提,也是塑成师范生这一主体性的成长的主阵地。《师范素养修习》课程以"教学做合一"为核心思想,以中国传统的"学——思——行"模式为指导,尝试建构一种以所"学"、所"思"引领所"行",以所"行"验证所"学"、所"思"的课堂教学模式。模式有调整心理氛围、创设研修情境,自修致知——求疑辩难——学思相资,知行合一——事上磨炼——自律力行三个主要环节,依凭对话、讨论、反思、质疑等主要方法,对参与研修的师生双方的主体性成长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教师是反思性实践者,培养师范生初步的反思意识与能力非常重要。培养师范生的反思意识与能力,必须充分利用师范生受教育的经历,让师范生掌握反思的知识与方法,引导师范生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反思,发展起师范生的教育实践知识。  相似文献   

19.
对师范院校《教育与心理统计学》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教育心理统计学被列为教育系、心理系必修核心课程之一.近年来,由于计算机的迅速普及,教育心理统计学的教学水平和手段有了极大提高,学生对统计方法和技术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面临诸多挑战,在教学中,我们应顺应教育心理统计学教学的发展趋势,将其和中小学教育实际、计算机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进行变革,而且要对师范生进行有关教育与心理统计学的普及教育.  相似文献   

20.
心理失衡是正常心理失调而引起的心理紊乱状态,是心理不健康的预兆。但它不属于心理变态的范畴,只是心理由正常向变态过渡的中间环节(或前奏)。 心理失去平衡后;如果不能及时地加以调节控制,就会使人的感知、记忆、思维、想象、注意、情绪、意志、性格等心理受到不同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