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们国家幅员辽阔,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各地的情况千差万别。相应地,各地具体工作的开展也需要在国家大政方针的指导下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本没有错,但是,如果“因地制宜”得过了火,抑或打着“因地制宜”或“创新”等幌子,我行我素。主观武断,就会走向相反面,就会出问题。近年来。类似的情况不断出现在我们的新闻报道中,或出现在基层部门提供的新闻素材中,这里,我们且称之为“土办法”。  相似文献   

2.
记者这种职业,每天面对的是万花筒般的世界、万花筒般的事物、万花筒般的采访对象。如何在万花筒中捕捉最绚丽的画面,这就需要记者练就一双敏锐的“新闻眼”。有了一双“新闻眼”,表象中能看出精彩,看出本质和内涵;有了一双“新闻眼”,就会在有些同行对同一事物还处于淡漠状态时,你已经酝酿出一种冲动。 表象中看出精彩,就是在同样的题材中你的眼光高出一筹。或者这本来是个新闻,但有人是见多不怪,有人是不以为然,有“新闻眼”的记者在这种常态下却表现出了自己的独有眼光。以1995年中央级报纸的几篇新闻为例,《光明日报》…  相似文献   

3.
程丽 《青年记者》2007,(14):78-79
读者每天都会阅读到许多报纸,每当手中拿到一份报纸后,最先吸引他们眼球的莫过于版面中的新闻照片,有些照片新闻性强,生活气息浓,有价值且富有冲击力,往往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些好的照片被读者认可,给版面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见报后既有影响力,又有吸引力;既能留住读者的视线,又能对版面起到美化、衬托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7月4日,我在人民日报(华东版)上发表了一篇不起眼的小特写《悠悠党报情》。写的是兴化市农行开发区分理处职工钟金城,20年如一日收集3000多种党报,并于“七一”前夕举办家庭党报展览的事儿。第二天一大早,老钟专程赶到我办公室,握着我的手说:“您在文章里说我对党报的感情好比孩儿对待母亲这句话,深深打动了我的心……”  相似文献   

5.
《军事记者》2005,(4):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是今年“两会”热门话题之一。自然也是我们新闻宣传的主要内容。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军营.军队媒体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6.
在近年的“好新闻”评选中,我们有20多件作 品获山西广播电视奖,有2件获全国奖、回顾精品创作的经历,我们的体会是:用“心”想新闻写新闻,这里的“想”,并不是闭门造车、苦思冥想,而是理性的思考,是在积累中思考。通过思考,改变单一的思维方式,抓住心灵为之一动的瞬  相似文献   

7.
《新疆新闻界》1986年第6期上,发表过一篇《用眼睛采访》的短文,读了颇有感触。这里写一点自己的体会作为补充。一位老记者和我合写的《自治区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贸易洽谈会开幕》消息(载新疆日报1985年8月21日一版),在自治区首届好新闻评选中被评为一等奖,这是八十五篇获奖作  相似文献   

8.
有前辈说,新闻是脚板“写”出来的。意思是说,要多跑,多到事实发生的现场去。在这个前提下,我认为,新闻更是用眼睛“写”出来的。用眼睛“写”新闻,不是一览无余地看到什么报什么。而是要把你在现场的亲眼所见,有机地组合成一个个画面展示给读者,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的现场新闻才是灵动的、充满生气的。在人民日报社领导、总编室和记者部的支持下,三峡工程135米蓄水给了我一个尝试用眼睛“写”新闻的机会。6月1日起,在二版《来自三峡的报道》专栏连续刊用的12篇现场特写或通讯,是一次用眼睛“写”新闻的实践。1.用眼睛“写”新闻,精…  相似文献   

9.
10.
在综合性报纸里专门谈论饮食、营养的版面显得非常边缘。因为较之国家大事、体育、文化、突发事件、指令性报道等诸多重要、重大新闻,这个话题太小了。但因为它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正被认为是民生大事而受到重视,这对专门报道相关内容的媒体从业者,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跟踪前沿动态多媒体手段产生影响力当今,社会上关于饮食营养的所谓新提法、新认识层出不穷,普通人很难辨别其真伪。作为新闻媒体,在争议问题出  相似文献   

11.
苏杭 《记者摇篮》2006,(9):57-57
让硬新闻“软些、再软些”,寻求新闻的大众性、多样性、可视性的结合,已经成为现今新闻人的共识。在长期的新闻工作实践中,笔者感到,要达到新闻的“软化”,实现吸引力、感召力和影响力的增强,还必须有附着力、观察力和译制力这“三力”作支撑,从而真正实现“三贴近”。  相似文献   

12.
黄烨 《新闻窗》2013,(6):6-7
新闻战线广泛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坚持党的新闻事业性质宗旨,落实新闻"三贴近"原则,更好发挥新闻媒体联系党和人民纽带作用、增强新闻工作者使命感、光荣感和社会责任感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3.
新闻好写,写好新闻就不那么容易了。“抓活鱼”,才能捕捉到有价值的好新闻。笔者将其归结为“五官”采写法。  相似文献   

14.
姜赟 《中国广播》2015,(2):94-95
"一次不实报道就能让农民桔子卖不动""一篇虚假新闻足以阻挡上市步伐""一波走偏的舆论竟能导致社会不敢扶老人",可以说,正是这种"新闻雾霾",把社会生活空间污染了。而污染源头,则是从一些媒体人的心灵蒙尘开始的。  相似文献   

15.
新闻采访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做一名普普通通的记者并不难,但要做一名好记者却不容易。记者要时刻保持高度灵敏的新闻嗅觉.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这样才能抓住好的新闻线索,挖出好新闻。  相似文献   

16.
想到这个题目,完全是出于自己的感受。  相似文献   

17.
面临报业改革的新形势,部分媒体提出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应强调更加注重新闻图片的运用,以增加视觉冲击力,更加吸引读者的眼球.一时间"如今已进入读图时代"呼声甚高.确实,以往部分媒体尤其是一些党报上大量形式单一的会议消息,以及冗长的中长篇文章,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贴近读者的一大"障碍",在这种形势下,改变文字新闻报道形式迫在眉睫,比如运用"现场新闻"这种形式短小的新闻利器,便应更受文字记者重视,也就是说,大家应学会用眼睛"拍摄"新闻.  相似文献   

18.
新闻线索,就是成为新闻的某种事实所传递的信息,或已经成为新闻的事实所发出的信号。我曾用“搜集”法捕捉这种信号,收效不大,后改用排斥法,取得一定成果。  相似文献   

19.
在我们的新闻传播活动中,一般都非常重视对新闻人物语言信息的传播,以至于记者们在采访时总是给人一种边提问边埋头记录被采访对象谈话的印象。而对于人物非语言信息的体态语言信息,则往往不注意捕捉。这样造成的后果是,见物不见人,见事不见人,使新闻报道显得呆板、干瘪,不传神。所谓体态语言信息,指的是人们通过动作、表情、外表、服饰等,间接传递出的信息。行为科学家曾指出,“人们的所作所为比他们的所说所讲更为重要”。南振中同志在《眼睛在采访中的作用》一文中写道:“眼睛,是人身上灵敏的器官,它像一架精密的自动摄像机,随  相似文献   

20.
当下,市场竞争激烈,各家报纸纷纷举起走转改的大旗,探索新的形式,挖掘新的内容,力争把报纸办得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让读者喜欢。体验式新闻便是近几年继现场目击新闻之后出现的又一种新闻形式。特殊的时间、地点、人群,却上演着万千不为人知的故事。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