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们教师的日常教学中,往往会受到“学困生”问题的困扰.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小了说,影响教学成果和班级的总体成绩;大了说,学生对学习产生厌烦,久而久之,对学校教育失去兴趣,最后就会流向社会.由于他们在知识基础上几乎为零,大脑空空,只有一双手去面对社会,处理不好就会滋生出一些社会问题.所以,这个问题需要学校、教师、家长共同重视起来,完成对“学困生”的转化,让他们的学习走向正轨,体验到学习带给他们的成功与快乐.  相似文献   

2.
当前,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学困生,他们的思想品德、纪律、学习成绩等都比多数同学落后一些。由于他们的存在,我们就不能不面对他们进行分析、思考,谋求解决的途径。笔者通过多年的探索实践,从学困生的成因和转化方面谈一点自己的体会。一、学困生形成的原因(一)缺少爱的呵护教学中教师没有对学困生照顾到或者被冷落了,被冷落的学困生对教师有反感情绪,逐渐对学习产生消极厌倦,既使是学困生有  相似文献   

3.
初中英语学困生情况较为复杂,有的学困生因小学基础较差,适应初中学习已经有了一定难度,因此,早抓、抓紧学困生的英语学习就成了初中英语教师面临的迫切任务。初中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学习主要还是依靠兴趣。只要对某门学科有兴趣,他们就会去努力学习。考虑到学困生中不少人对英语学习已经失去了兴趣,有的甚至还产生了厌学情绪,  相似文献   

4.
目前,关于学困生的转化问题是教育教学中的一大热点.在教学中遇到的学困生大部分由于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技能又差,致使对后续知识的学习产生了困难;由于他们成绩比较差,因此很容易对学习产生逆反情绪,久而久之就会失去信心.所以教师辅导和转化学困生就必须紧紧扣住信心和技能这两个因素.  相似文献   

5.
教师,被人们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最困难的莫过于对少数学习成较差,思想表现不好,甚至存在一定心理偏差的学困生的教育工作。对这些学困生,教师普遍的做法是,表现好了就表扬,做了错事就批评。然而学困生一般都有更强的逆反心理,如果对他们经常的批评训斥,往往会使他们厌恶老师,产生抵触情绪,尽管老师再苦口婆心,也收效甚微。我的做法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采取“挖掘闪光点,扶持起步点,把握转折点,促进飞跃点”这一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对学困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分析他们的内心世界,及时发现他们的变化,迅速采取有效措施,使他们不良的苗头在萌芽状态中消失,一步步帮助他们进步。  相似文献   

6.
一、提出问题 学困生的问题是世界各国教育界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需要深入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本文涉及到的学困生指的是与教学大纲的合格要求还存在一定程度差距的学生.研究学困生问题最后都归结到学困生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如何转化?大量的研究表明产生学困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忽略了教学反馈,特别是教师没有及时取得反馈信息,学生头脑中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导致进一步学习发生困难,继而形成恶性循环,从而与学习目标差距越来越大,慢慢地就会从学习略有障碍走向学习困难.那么如何在教师和学困生之间建立高效率的反馈通道就已经成了必要.  相似文献   

7.
处于高中时期的学生要面对巨大的学习压力,因为他们即将面临高考的检验.但是由于部分学生基础较为薄弱,在学习时很难跟上教师的授课节奏,成了班级中的学困生.在面对班级中的学困生时,教师要给予他们更多尊重和理解,并加强指导,让学困生融入学习的各个环节,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转变学习态度,提升数学成绩,更好地应对高考.因此,本文以“指导高中数学学困生提高数学成绩的方法策略”为主题来展开分析,先探究指导高中数学学困生提高数学成绩的现实意义,再提出指导高中数学学困生提高数学成绩的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8.
用“爱”开启学困生的心扉,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也是对每一位教师的基本要求.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对此深有体会,多有感触.在一个班级里,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心理特点、知识层次、团队认可等都有所差异.作为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对每位学困生如果不用真“爱”打动其心灵,就会出现消极的一面,敷衍和冷漠就会使本来就自卑的学困生心灵受到二次重创.这样不但会影响他们的学习,而且会影响他们的成长.  相似文献   

9.
学困生的转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它需要教师的细心、耐心及恒心。在此过程中,不能变的是教师这份情怀,对转化学困生的执着,对他们一定能够变好的坚定信念。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相信教师的这份良苦用心学困生能够体会,并能慢慢喜欢上学习,最终达到会学、乐学。  相似文献   

10.
一、英语学困生成因分析1.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困生缺乏学习兴趣,学习意志薄弱。英语学困生对英语知识学习表现为意志力薄弱,尤其对于英语词汇的记忆更是难上加难。有些学困生一遇到较难内容就会产生畏难情绪,缺乏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的意志和信心,他们对英语学习容易产生  相似文献   

11.
正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使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更加热爱,对学生更是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但是在工作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个班级中,会有不同数量的学困生。这些学困生不是智力的问题,也不是生理和心理问题,但是思想品质、学习成绩、学习习惯等方面出现暂时落后。对于这些学生,如果教师稍不重视,他们就会成为永远的落后者。但是教师如果留意观察,用心对待他们,找出造成他们暂时落后的原因及他们的个性特点,  相似文献   

12.
英语作为初中教学阶段重要的一门语言类学科,对于农村初中生来说,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其中对“学困生”的教育是教师更加头疼和关注的问题,如何能够帮助和引导他们在学习上有所进步,跟上教学进度,并且使他们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是教师普遍关注的话题。本文就“学困生”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提高农村初中“学困生”英语学习兴趣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3.
一、注重与学困生沟通情感在日常教学中,有些教师常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或头脑中的思维定式去评价学困生,觉得这些学生根本就不是学习的材料,加之学困生对学习又实在缺乏兴趣,他们淘气、好动、易怒,这就造成了师生情感沟通的障碍。面对这种情况,我经常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地分析学困生的心理特点  相似文献   

14.
钱扣军 《考试周刊》2013,(10):62-62
<正>很多农村中学学生的父母外出打工,自己在家悠闲自在,无人管束,学习态度不端正,对学习不感兴趣,自然成为学习困难学生。如果任其发展,他们就会厌弃学习。面对这一现实,初中数学如何改变这一局面,怎样给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呢?一、学生情况分析学困生并不是一下子就成为学困生的,而是有一个过程。如很多学生是因为内容逐渐加深,不知所措,进而对学习产生  相似文献   

15.
<正>英语学困生的出现,是对英语教师工作的挑战和考验。只要英语教师有一颗宽容、坚定和自信的心,并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学习、改进,就一定能让学困生找到方向。本文从教学实际分析目前普通高中英语教学现状及学困生的成因,提出英语教师在面对学困生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用心去关爱他们;根据实际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教学内容,并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使英语课堂有趣、有效,从而让更多的学困生参与课堂。  相似文献   

16.
在教学中,学困生的教育经常是令教师头疼的难题。有些"学困生"表现得顽皮好动,纪律性差。其实他们内心比较空虚,自卑感强,但他们大多都很聪明,自尊心强。数学教师面对这些学生,首先要和他们交朋友,交心,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让他们喜欢上数学教师。其次让他们了解数学的重要性,之后通过了解他们的弱点,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针对每个学困生的不同特点,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7.
学困生问题是一个永恒的问题。解决学困生问题是教师的责任,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要用爱心、耐心、真心去面对他们。当学生体验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  相似文献   

18.
夏兰  彭兵 《生物学教学》2003,28(4):36-37
学习困难学生的存在是现实教育的必然产物。如何帮助和培养学习困难的学生 ,是每一位教师都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大多数情况下 ,学困生不仅在学习上有困难 ,而且他们往往有着复杂的心理状态。因此 ,帮助学困生 ,首先应该从“心”着手。1 心理辅导 ,拉近师生“心”的距离学困生的复杂心理状态 ,一般表现为 :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 ,缺乏自信心 ;害怕因成绩不好而被老师、家长、同学看不起。久而久之 ,就容易产生“习得性无助”。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把对学困生的心理辅导放在首位 ,通过理解、宽容、鼓励和表扬帮助他们找回自信心、树立学好的勇气 ,…  相似文献   

19.
“学困生”是指那些因学习上存在一定困难而产生厌学情绪,进而调皮捣蛋、惹是生非,但尚有一定潜力的学生。对这些学困生,教师要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利用鼓舞和激励的方法,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挖掘其潜力,使之端正态度,努力搞好学习。然而在实际教育中,往往有些教师对学困生的评价存在定型心理,产生厌弃和惩罚心理,忽略学生的优点,致使评价不当,造成了学困生转化的困难。那么,如何挖掘学困生的潜力呢?一、努力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从平时入手,从微观入手,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心态,及时发现和表扬他们的点滴进步,给学困生创造得到…  相似文献   

20.
“学困生”是指那些因学习上存在一定困难而产生厌学情绪,进而调皮捣蛋、惹是生非,但尚有一定潜力的学生。对这些学困生,教师要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利用鼓舞和激励的方法,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挖掘其潜力,使之端正态度,努力搞好学习。然而在实际教育中,往往有些教师对学困生的评价存在定型心理,产生厌弃和惩罚心理,忽略学生的优点,致使评价不当,造成了学困生转化的困难。那么,如何挖掘学困生的潜力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