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关于此问题已有不少讨论,本文想从另一个角度来阐述自己对“有价值的数学”的一点理解,希望能起抛砖引玉之功,与同行们共研之。《数学课程标准》关于计算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改革方向是强化口算、淡化笔算。口算是否正确、迅速会直接影响到笔算,而且日常生活中大量地用到口算,其中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就是其中一例。而对于如何让学生熟练地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口算,许多老师除了教给学生口算的方法后,再者就是通过大量的有关练习使学生能“熟能生巧”。也许学生能达到老师所期…  相似文献   

2.
&;lt;数学课程标准&;gt;中关于计算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改革方向是强化口算,淡化笔算.以“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为例,许多老师在教给学生口算的方法后,往往通过大量的有关练习使学生“熟能生巧“.也许学生能达到老师所期望的水平,但训练是否“科学、价值高“,恐怕就没有更多地去深思了.……  相似文献   

3.
丁广川 《江西教育》2001,(7):107-108
课一开始,教师针对课前书写在黑板上的课题"□□50=150.×□0的口算"让学生读后: 师:谁来告诉老师,这句话表达一种怎样的意思?  相似文献   

4.
口算是数学教学的基础,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功.在实际教学中,有效地提高学生们的口算能力,培养学生们以口算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学生们数学思维,发展学生们数学能力的第一关.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尝试以"三化",即口算教学的直观化、合作化、变式化入手,就如何激活小学课堂中的口算教学,让口算成为学生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法宝".  相似文献   

5.
一、探究口算的方法,让口算的过程变得更生动1.联系生活实际,体验口算的价值口算频繁应用与生活中,有了情境,才会使口算焕发新的生命力,才会体现口算的价值和现实意义,也只有在情境中才会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提出数学问题。在教学"9加几"中,我制作了一个可以放10个桃子的盒子的教具,让学生数一数,这个盒子可以放几个桃子?然后创设了一个这样的情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程标准》中关于计算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改革方向是强化口算,淡化笔算。以“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为例,许多老师在教给学生口算的方法后,往往通过大量的有关练习使学生“熟能生巧”。也许学生能达到老师所期望的水平,但训练是否“科学、价值高”,恐怕就没有更多地去深思了。笔者认为,在“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训练题中,我们可以把它分成两类:一类是对后继学习有用的题,例如:“64+7=?”……另一类是对后继学习用处不大的题,例如:“65+7=?”……对于教师来说,在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训练中,尽可能地选…  相似文献   

7.
程洁 《教育艺术》2013,(11):40-41
学生正确迅速的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看起来很简单的计算,小学生却总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老师们感到十分困惑。如何减少学生的计算失误,避免学生的计算重复性失误呢?经过近些年的教学实践,我摸索出一些比较适用的方法,让学生走好"五步",计算失误明显减少,效果不错。一、加强口算训练,提高计算"精准度"口算是笔算的基础,是小学生进行数学计算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任何一道计算题,都包含着若干道口算题,比如,计算52-27这道题,包含着20以内的减法口算  相似文献   

8.
口算,是基本的数学能力,而口算能力是小学生一项最基本的素质.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口算能力差,势必会影响到笔算的正确率与速度,影响计算技能的形成.在小学低年级,学生在校60%左右的数学学习时间都在进行计算学习,在小学低年级培养口算能力,既是数学学习的重点之一,也是数学学习的难点之一,作为低年级的老师该如何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呢?一、口算练习,"说"算理,应清楚口算练习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毅力,培养学生不畏枯燥,  相似文献   

9.
游戏化学习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首先分析学生口算能力现状,得出影响学生口算能力和四则运算发展的因素,及教育游戏与数学教学融合的条件和要求。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尤其是人机交互认知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为研发寓教于乐的口算系统提供可能,计算机可成为口算的"陪练"。基于人机交互环境进行的游戏化学习集中了游戏的娱乐性、趣味性和传统教学方式的优点,将各种知识融于游戏之中,能有效实现寓教于乐,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新课程第一学段口算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20以内的加减法、100以内的加减法、万以内数的认识、表内乘法、表内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等相关口算内容。一、学生"口算错误"原因调查2009年1月和5月,我校根据教学进度的完成情况,组织了中心民族小学一至三年级6个班进行了口算能力的调查和达标测试,并对学生的口算达标测试成绩进行了分析,对这一学段口算内容学生出错的类  相似文献   

11.
<正>学生在学习"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之前已经有笔算的经验,口算时往往习惯于将笔算的方式迁移过来,也就是进行"笔算式口算"。用"拆数连减法"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具有准确性高、速度快的优势。"拆数连减法"就是先将两位数的减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然后用被减数逐一减。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突破固有计算思维,感悟拆数法在口算中的优越性,具体可以按以下过程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2.
几年前我听了长沙市育才小学朱老师一堂数学课,内容是100以内不进位加法。朱老师用较少的时间讲完不进位法则以后,用了较多的时间,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进行练习。因此,这堂课的效果非常好,特别是练习的一些情节,至今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印象最深的要算是“开火车”了。即老师设计一些口算卡片,进行口算练习。  相似文献   

13.
<正>口算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口算能力的锻炼,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笔算、估算、简算能力。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口算尤为重要,有必要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进行口算技巧的指导,使口算速度得到一定的提高。在进行口算教学时,我发现学生的口算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1)口算速度比较慢。例如:应用凑十法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学生不能马上熟练运用。由于这个原因,学生  相似文献   

14.
<正>在一次赛课活动中,我听取了多位老师演绎的同一节课——"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同课异构最利于比较,对比之中最易于感悟。在实际听课中,老师们的过程设计都较为精妙,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但练习设计却有不同的味道,有的老师基于学生,立于教材,开放设计,巧妙沟联,这样的练习让人流连忘返;有的老师则就题论题,做完即对,毫无深度,不做延伸,这样的练习便觉索然无味。徐长青老师倡导的简约教学理念之一——"三不讲"原则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我们要通过开放的设计,有效的练习,让数学变得简单、好玩。下面,就这节课练习的几种不同设计谈谈自己的所见所思。文本教材掠影教材的想想做做(练习)共安排了7题。第1题为基本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口算方法。第2题是四组进位对比题,每组中第一个加数相同,第二个加数个位数相同。第3题则让孩子解决一道简单的实际问题。第4题以旧带新、方法类同的口算题。第5题先估后算、估算结合。第6题是学生运用估算和口算来  相似文献   

15.
孙健人 《文教资料》2005,(5):181-182
笔者最近对本校一至六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口算能力普查,发现当前小学生的口算能力不容乐观.就学生的口算差错原因,部分家长和老师以及相当多的学生,都惊人相似地归结为“粗心大意“.笔者不禁要问:“粗心大意“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相似文献   

16.
蕴伏:让"算法多样化"不再尴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理想中的"算法多样化"遭遇了尴尬。长期的笔算训练造成了学生相对一致的口算思路,举例来说:如44+25的计算,学生只会用"4+2=6(40+ 20=60),4+5=9,60+9=69"的方法口算。需要注意的是,能口算出正确的结果并不表示对其内在算理的明晰和掌握,学生能正确口算完全是因为笔算经验的迁移。口算方法的掌握必须建立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算理是说  相似文献   

17.
用“平均数”的概念进行口算训练,不但能深化学生对这个重要数学概念的理解,而且能促进学生口算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在低年级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口算训练呢?以下浅谈八种训练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星期一早晨是最忙碌的时候,学生周末回家的家庭作业还没有批改完,学校就要举行升旗仪式了。我正忙得焦头烂额,胖乎乎的小男孩晓灵站在了我的面前,有点语无伦次地说:"谢老师,你先把我的家庭作业批改了,我来改我们那组的家庭作业。"我有些纳闷:"这孩子,怎么想着帮我批改作业啦?""我从来没有帮老师批改过作业,你看姚雯帮老师改口算,刘茂佳帮老师改听写,我真的想帮你批改作业,您可以给我……一个……机会吗?"  相似文献   

20.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50-51页例4、"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3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2.使学生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感受探索、寻求口算方法的不同策略,体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获得根据已有知识、方法学习新内容的初步体验。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积极思考、交流、倾听,产生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初步培养与同伴交流、合作的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