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编制《初中生体育参与的应激来源调查问卷》,运用问卷对初中生体育参与的应激来源进行调查研究,探讨初中生体育参与的应激来源,并对性别和年级对初中生体育参与应激来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提出如何应对初中生体育参与应激反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城市街道体育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运用调查问卷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浙江省161个街道的社区体育工作现状进行了调查 研究,主要结论:1)组织领导机构比较健全,主管领导对社区体育工作比较重视;2)街道对社区 体育宣传不够;3)街道人均体育经费不足,经费来源渠道比较单一;4)街道内用于社区体育活动 的体育场地设施紧缺,但街道内学校和其它单位的体育场地设施却大量闲置;5)成人体质测定 站和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滞后;6)街道内开展单项和综合体育活动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3.
以自编"课外体育活动问卷"和王极盛教授编制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为测量工具,对农村乡镇中学留守及非留守初中生各1 200名,就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及心理健康状况分别进行了调查和测量及对比分析,以探讨课外体育活动与农村乡镇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表明:初中生整体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不足,留守生更甚;留守生心理健康不良倾向检出率为44.5%,明显高于非留守生的36%:留守生在性别之间及不同年级之间的心理健康水平也存在显著性差异,男生心理健康水平好于女生,初一、二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初三年级学生;留守生的课外体育活动状况与心理健康各维度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法、访谈等方法。对民工子弟学校初中生参与课外体育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校内课间活动有97.78%参与、班级组织体育活动有81.98%参与;有68.3%的民工子弟初中生参加校外体育活动;民工子弟学生参与课外活动主要是学校组织和班级组织;参与活动项目以趣味游戏、表演和运动队训练为主;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明确、积极性较高;男生参与课外锻炼的频率大于女生。  相似文献   

5.
《湖北体育科技》2019,(1):53-56
为探讨中学生体育运动参与和心理健康的相关关系,使用尹治国编制的《学生学校体育活动情况调查》问卷和SCL-90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对驻马店市某中学的320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20.0对有效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的结论如下:1)中学生体育运动参与程度偏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表现基本正常,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2)中学生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的参与在性别上都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学生心理健康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3)篮球参与度、乒乓球参与度与心理健康各维度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羽毛球参与度与心理健康4个维度(躯体化、强迫症、抑郁、偏执)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1.研究对象与方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8所大学66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2.结果与分析(1)对大学生健康的体育意识问卷结构效度的分析大学生健康体育锻炼意识各项目因子载荷矩阵序号项目名称因子1因子2因子3因子4因子5因子61锻炼次数0.7390.163-0.343--2锻炼时间0.7310.183-0.1720.198-3锻炼强度0.754-0.147--0.1424全面锻炼0.6350.2100.2010.1170.1550.1305渐进锻炼0.3210.1480.422-0.3020.2700.3796安全锻炼0.1500.2610.686-0.134-7针对锻炼0.4730.2000.5100.1…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研究课外体育活动对初中生情绪稳定性的影响,应用自编的《宁波市初中生体育活动问卷表》和《艾克森情绪稳定性测验调查问卷》量表对宁波市江东区4所学校426名初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应用数理统计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力开展课外体育活动能有利于提高的学生情绪稳定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学校要树立新观念,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从制度上来保障落实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工作目标;学校、社会、家庭要加强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宣传,让更多学生积极投入到体育活动中来等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40~59岁普通居民体育锻炼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河北省2400名40~59岁普通居民的体育锻炼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现场发放问卷2400份,回收2400份,回收率100%,剔除无效问卷23份,问卷的有效率为99.04%),了解这一群体体育锻炼的参与程度、锻炼目的、健身项目和场所的选择以及锻炼时间等方面的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文章提供了以下调查数据:1.每周参加一次以上体育活动人数我国判定体育人口的标准为:每周身体活动频度3次以上;每次身体活动30min以上;每次身体活动强度中等以上。统计显示,40~59岁成年人每周参加1次以上有益健康的体育…  相似文献   

9.
以仪征中学课外体育活动实行俱乐部模式的情况为研究对象.1.2研究方法1.2.1问卷调查法分两部分完成.第一部分结合我校课题组承担的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对江苏省约120所星级高中的课外体育活动情况进行了调查,发放问卷120份,回收问卷103份,回收率85.8%;第二部分,对我校3个年级随机10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000份,实际回收问卷995份,回收率99.5%.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广州市城区初中生主要静态行为现状及其与BMI的关系,为初中生防控超重、肥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儿童日常体力活动调查问卷(CLASS-C)对广州市铁一中学在校的且参加2016年国家学生体质测试的7、8年级共496名学生(男251名、女245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影响广州市初中生出现超重、肥胖的主要因素是休息日闲暇时的静态行为时间。在休息日闲暇时静态行为时间≥2h的学生中,不同性别的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均高于闲暇时静态行为时间<2h的学生。静态行为活动时间最长的是上网、看电视和玩游戏,最少的是乘车上、下学时间。结论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控制广州市城区初中生在休息日闲暇时的屏前静态行为时间,时间总量不超过2h/day,为今后防控超重、肥胖的发生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普通高校高年级学生体育活动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西安市 2 0所普通高校三、四年级大学生(男 3 2 9人 ,女 3 0 9人 )进行了调查 ,发出问卷 65 9份 ,回收 63 8份 ,调查结果分析如下。1 高年级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行为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 ,每周参加三次以上体育活动的高年级大学生比例 ,男生为 4100 ,女生为 3 700 ;每周参加体育活动三次以下的比例 ,男生 3 700 ,女 3 400 ;几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男 2 2 00 ,女 2 90 0 。说明有 2 / 3的高年级大学生能够参加体育活动 ,每周坚持三次以上的学生人数约占 1/ 3。同时 ,在每周参加三次以上体育活动的学生中 ,每…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体育理论、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角度,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初步探讨了“西北四省(区)部分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初中生体育活动情感”这一体育教育中的重要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初中学生体育活动的情感主表现为体育的社会交往、体育健身、寻求刺激、体育审美和体育献身等6个方面;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学生与普通学校的学生在6个方面的取向上既有共同性,又有差异性;而学生体育活动情感的形成和变化主要受学生的性别、年龄、居住环境、家长的职业及文化程度、体育活动积极程度和体育课成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为我们进一步开展西北四省(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体育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孤独与父母教养方式、体育参与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UCLA孤独量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和自编体育锻炼情况调查表对14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体育参与对大学生孤独情绪的影响。结果表明:(1)父母亲温暖的情感、理解与大学生的孤独有着显著的负相关;父母亲的拒绝、否认与大学生的孤独有显著的正相关;母亲的惩罚、严厉与学生的孤独呈正相关;(2)体育参与的程度与大学生的孤独情绪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研究对象:在西北地区农村乡镇农民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共设计两类调查问卷。一类是西北地区农村乡镇社会体育组织调查问卷;另一类是西北地区农村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调查问卷。发放问卷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21份,回收率80.25%。对收集的调查问卷所有数据利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分析1.西北地区农民对体育的认识(1)西北地区农民对体育作用的认识农民对体育的健身功、娱乐功能的认识较为明确,而对体育的政治、经济、教育等功能认识较为肤浅。这说明农民对体育的认识还停留在原始状态,即只知道体育的本质功能,而对体育的非本质功能,即体育的作用缺乏一定的认识。(2)对农村开展体育活动的认识大多数农民认为,在农村开展体育活动有必要,其中认为非常有必要的占五分之一以上,但认为“没必要”的人仍  相似文献   

15.
沿海、内地两市《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实施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自颁布实施以来 ,经过 5年的探索与实践 ,已经完成了一期工程任务并收到了预期效果。然而我国地域辽阔 ,各地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发展不平衡。了解东部沿海城市与内陆城市居民是否因经济及地域的不同而在全民健身活动中有所区别 ,这是我们科学、合理地制定 2 0 0 1~ 2 0 10年第二期工程任务的依据之一。因此 ,本文针对沿海与内地城市《纲要》宣传工作力度和效果、社区体育活动的组织条件、家庭体育、企事业体育以及居民的体育价值取向、体育行为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为实施《纲要》二期工程提供参考。1 研究对象与方法选择 18~ 6 0岁年龄段的城市人口作为研究对象。这是具有劳动能力的社会群体 ,能较有代表性地反映出市场经济活动中城市人口的思想意识、行为习惯的某些特殊性和倾向性。调查主要采用问卷的形式 ,选择了厦门与南昌两城市。通过居委会 ,向中小学 (学生带回家找家长填写问卷 )发放问卷 ;厦门发放问卷 12 0 0份 ,收回 10 37份 ,回收率为 89 15 % ;南昌发放问卷 140 0份 ,收回 1198份 ,回收率为 85 5 7%。调查问卷做主体为结构型封闭式的问卷 ;调查指标的设计...  相似文献   

16.
中学生体育活动兴趣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中学生能否积极地进行体育活动,常常与他们的兴趣有关。为了更好地开展学校体育工作,以便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体质,了解影响学生体育活动兴趣的原因,无疑是很有意义的。为此,笔者进行了本次调查。调查对象及方法调查了北安市三所中学(省重点中学、普通中学、职业中学各一所)的936名学生(男:49.7人,女:509人)。采用“体育锻炼心理问卷”、单独询问及观察法。调查结果及分析一、学生对体育活动兴趣程度的比较调查表明,无论男、女生,对体育活动特别喜欢和喜欢的均占多数,而讨厌体育活动的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的472名学生技术动作学习能力进行探索性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技术动作学习能力由心理调控能力、运动认知能力、身体运动能力和策略运用能力四个维度组成;(2)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验证了所建立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技术动作学习能力结构,并编制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技术动作学习能力调查问卷;(3)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技术动作学习能力的总体状况及一般特征,确定了学生技术动作学习能力综合评价等级标准。  相似文献   

18.
业余体育参与因子对大学生特质焦虑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中的特质焦虑量表(T-AI)和自编大学生业余体育参与调查问卷,对212名大学生进行测查,并对数据进行偏相关及回归分析,探讨大学生业余体育参与持续时间周、频度次、时间分、强度4个因子对特质焦虑的影响。结果显示,排除其他因子的影响后,持续时间周、强度与特质焦虑均呈显著性负相关,时间分与特质焦虑呈显著性正相关,频度次与特质焦虑无线性关系。持续时间周、时间分、强度因子对预测特质焦虑做出了贡献,三者能解释特质焦虑4.9%的方差。  相似文献   

19.
采用休闲体育活动问卷和WHO生活质量简表对芜湖高校园区的4所大学院校的498名学生进行调查。运用t检验、X2检验、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时间较少;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活动时间、频率存在差异性;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休闲体育因素与生活质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通过社会学调查,运用体育营销学的相关理论,对山东省8城市1 106名中年人体育参与的决策制定过程及约束因素进行研究,并制定了参与者消费行为模型.结果表明:中年人群体育参与决策的制定是较为复杂的认知过程,经历了问题识别-信息搜寻-评价选择对象-参与-评价5个环节.不同年龄段、文化程度、职业参与者对决策制定过程的认同率基本一致(X2=68.79,P>0.05;X2=82.37,P>0.05;X2=143.26,P>0.05).决策制定过程的约束因素经因子分析得到特征值大于1,累计贡献率为74.83%的3个因子,即:心理因子、社会因子、情景因子.参与者决策制定过程是参与者消费行为模型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