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江泽民主席说,教育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只有加强综合管理,多管齐下,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年轻一代才能茁壮成长起来。家庭对学生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由于朝夕相处,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减负”后,如何动员家长的力量,共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是这样做的:   一、向家长作宣传,转变教育观念   一是,定期开展家长教育研讨活动。宣传教育方针和正确的教育思想,交流科学教育子女…  相似文献   

2.
<正> 在独生子女比重日益增大的今天,体育教师如能和学生家长经常保持联系,取得学生家长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支持,这对学校体育工作将会起到促进作用。那么,怎样争取他们的支持?我的体会是: 第一,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形式的学生家长会。学校各年级、各班每学期都要组织不同形式的家长会。体育教师要利用这些机会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向他们宣传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及学校对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要求等,提高家长对学校体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第二,要有目的地做好家访。一是访问体弱有病学生的家长。通过家访进一步了解学生的身体情况,向家长介绍有关体育治疗方法和作用,取得家长的合作,促使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早日恢复健康;二是访问重智育轻体育的家长。向他们宣传文化课与体育课的关系,体育达标对升学考试的意义:三是访问那些在体育活动中需要特殊照顾的学生的家长。让他们了解参加体育锻炼的意义及区别对待的措施,打消其顾虑,共同关心孩子的成长。第三,定期召开学校代表队运  相似文献   

3.
<正>一、争取科任教师的支持笔者的民意测验显示:对于孩子参加学校的体育训练问题,明确表示反对的家长占39%,表示支持和无所谓的分别占31%和30%,也就是说超过半数的家长是不反对的。但有73%的科任教师却认为体育训练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明确表示反对。科任教师的态度会严重影响家长对孩子参加体育训练的支持力度,这才是工作的关键点。科任教师对这项工作的消极态度,主要原因在于当前应试教育仍没有  相似文献   

4.
对永州市中小学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永州市中小学学生家长文化层次偏低、对"体育、艺术2+1项目"了解程度不高,但非常支持和需要"体育、艺术2+1项目",家长将学校、家庭和社会相结合作为学生接受"体育、艺术2+1项目"的重要手段;家长最想让孩子参加的体育项目是球类项目、艺术项目是绘画类项目。  相似文献   

5.
<正>1当前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1.1评价机制不全,教育观念转变困难重重在应试教育体制下,一切教育评价的着眼点都聚焦在学生考试分数的高低上。学校教育也只重视高分,重点上线率,忽视了育人。1.2家庭教育不当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因此,家庭的环境、家长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品质。家长的不良因素有:(1)有些家长本身品行不端、身教言教差;(2)只养不教,重养轻教;(3)两种极端,宽严失度;(4)要求不一,互相抵消。这些问题极大地限制了学生良好品德的行  相似文献   

6.
<正>教育要有爱,教师要爱学生,可以说每个教师都深谙此道。教师爱学生,既有如父母对孩子的亲情,又有如朋友间的友爱,"但教师爱学生,尊重学生是前提和基础",得到这句话,是来源于十余年前的一件事  相似文献   

7.
家长要给孩子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要忽视家长的作用,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至关重要。孩子在体校里学习、生活,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和教练在一起,教练在技术训练方面的经验很丰富,可以正确引导孩子的发展,但是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上未必可以照顾得很全面,孩子在这个阶段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模仿能力强,如果教练忽视了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很有可能会导致孩子的性格缺陷,甚至会使孩子养成很多坏毛病。家长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人,他们知道孩子的喜好,知道孩子的性格,只要能充分利用孩子的自身优点,  相似文献   

8.
朱煜 《中华武术》2009,(5):56-57
一、您好!我是一名普通中学的田径老师,部分学生参加体育加试,学生家长希望学生考试能得到好成绩,提出孩子在体育高考前是否需要吃或者注射能提高成绩的药物。我听说那些片剂和针剂是兴奋剂,对孩子影响很大。请问我应该怎么跟家长和学生建议呢?  相似文献   

9.
"十一"长假返校后,李老师的办公室里来了一位让她头疼的学生家长。这位家长对孩子十分溺爱,有几次孩子由于贪玩,很晚没写完作业时,担心孩子受老师批评,于是代为捉刀。几次下来,孩子养成了凡事依赖家长,不能接受批评,自私、  相似文献   

10.
<正>在训练过程中,学生的健康发展与进步,始终离不开家长的支持、配合。因此,教师应该经常通过各种方式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对此,笔者充分利用学生的训练日记与学生家长进行书面交流,使训练与管理变得更加高  相似文献   

11.
<正>体育教师在与学生家长沟通的过程中,不仅要尊重家长,而且要充分借助体育平台、多元化的现代网络沟通途径,建立与学生家长沟通的长效机制,加强与学生家长的  相似文献   

12.
立法最重要     
学生在学校上体育课受伤 ,从法律的角度看 ,学生和家长有权力起诉 ;但从情理上说 ,家长的做法欠妥当。孩子从三岁进幼儿园开始、直到高中毕业 ,由家长、学校及社会共同保护 ,学生每取得一点进步都会令教师、家长高兴。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不亚于家长 ,就象孩子的第二父母。常说 :“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也不愿意自己的学生受伤。但由于体育课的特殊性 ,不可避免会有偶发伤害 ,学生因此告学校就好比父母带孩子去公园游玩 ,孩子不小心绊着石头或踩在果皮上跌倒受了伤 ,由此孩子要将父母告上法庭一样 ,不知父母会有何感想?体…  相似文献   

13.
学校课余训练中教练员的素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学校课余训练无论是中小学,还是普通高校,参加课余训练人数少,水平不高,整体情况呈下滑趋势,这关系到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和“奥运战略目标”的实现。出现这些情况根源何在?我们认为:除各级学校自身导向和管理工作有问题外,主要是缺少高素质的教练员队伍。学生参加课余训练的兴趣、目标、动力等等都与教练员有直接的关系,教练员起主导作用。在学校,尤其是在中、小学一般有运动特长的学生是愿意接受课余训D练,只要教师工作做得细,教练素质高,学生家长会支持子女参加课余训练,问题是教练员(教师)素质欠缺,…  相似文献   

14.
<正> 在“重智、轻德、弃体”的影响下,开展学校体育阻力很大,学校运动队的工作更是难以展开。训练、比赛与文化学习,教师、学生、家长与教练员之间,真是矛盾重重。学校运动队的运动员要学习、要训练、要外出比赛,文化教师首先担心:学生运动员训练、比赛占用了部分学习时间,不影响学习吗?!其次是家长们的担心:孩子们正处在贪玩的年龄,参加运动队“玩疯了心”,还能专心学习吗?!接下来是小小运动员自己,他们爱活动、羡慕那些为国争光的体育健儿,但想到家长和老师都喜欢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担心家长和老师不支持他们参加运动队的活动。而我们教练员最担心的是:学生运动员有思想顾虑,有精神压力,  相似文献   

15.
立法最重要     
学生上体育课难免会磕磕碰碰 ,遇到一些伤害事故 ,这就会引起学生、家长同学校、教师在医疗费、伤残补助费等方面赔偿的纠纷。按法院认定 :学校在一定范围内应对学生履行监护义务 ,监护人给被监护人造成损失的应当赔偿。按学校说法 :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管理 ,并没有法律明确规定学校与学生的民主权利义务责任究竟有多大?学校承担责任的比例是多少?学校经费捉襟见肘 ,对巨额赔偿学校、教师如何承担?我国法律的空白点还很多 ,象学校与受伤学生家长如何赔付的问题就是一个空白。只有专门就这一问题提议人民代表大会健全法制的有关部门 ,请他们…  相似文献   

16.
<正> 长期的工作实践,使我对怎样争取别人的支持这个问题悟出了一些道理。一、要争取别人的支持,首先需自重支持与尊重是一对孪生兄弟、难以分开。古语道:“自重者人重,自轻者人轻”,言简意赅地阐明了这个道理。旧观念下的体育教师形象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体育课被称为学校的小四门课程,这种情况下,谁又能支持你的工作呢?如今,体育教师和学校体育工作地位发生了变化,但我们有些同事却不够自重,上课时仍是“一把哨子、两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这恰恰应验了旧观念的“正确”性,我们自己在损害自己的形象,得到的不可能是支持,只能是轻视。自从我走上体育教师的岗位,时时刻刻都想着如  相似文献   

17.
<正>一、案例背景"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标语体现了现代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但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永远不输,几乎是天方夜谭。在体育课中,比赛输赢也是常有之事,许多学生却无法正确看待。如,课堂中的接力赛,看到别人赢了就放弃比赛,或埋怨队友速度慢,又或是指责赢的组犯规等;又如,技能学习时,那些不考试、不评分的项目,学生自主练习的积极性就低。如何帮助学生正确看待输赢、享受他们最喜欢的体育课,不让输赢的枷  相似文献   

18.
点子搜索     
一、加强教育是基础 小学是未成年人集聚的场所,学生的安全叫家长牵肠挂肚,让教师提心吊胆,成为学校和社会关注的重点。怕学生出事,有人就禁锢学生的手脚,这也不准,那也不准,弄得学生形同木鸡。如此因噎废食,小则误人子弟,大则误国人才。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学校、教师、家长都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帮助他们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增强安全、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能力,养成注意安全、关爱生命的良好习惯。 二、精心组织是关键 出操、集合必须全面考虑与之相关的安全因素,如人数、场地、进退场顺序、天气……此外还要有应对突…  相似文献   

19.
学校师生的生命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关心的热点问题。长期以来我们的家长和学校却只重视孩子文化知识的学习,缺乏对孩子有效的安全教育,以致他们缺乏安全知识、防范意识、救护常识以及逃生自救和应急救人的技巧方法。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广州市5所中学的学生家长、体育教师进行调查,了解并分析了广州市中学体育保险的现状。5所学校中学生已购买学生保险的只占30%。60%的家长和63%的体育教师认为现有的险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67%的家长和77%的教师认为现有的险种不能代替学校体育保险。并建议提出建立学校体育保险法规,政府宏观政策倾斜,加大宣传力度,引进竞争机制和设立专门的学校体育保险管理机构或部门等的发展广州市中学体育保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