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发展哲学在何种意义上是“哲学”的?发展哲学的“哲学向度”究竟体现在何处?发展哲学作为“哲学”所研究的核心问题或基本问题究竟应该是什么?对国内学者就以上等问题的不同回答加以检视和评价,是深化发展哲学研究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2.
主体和客体是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会产生积极的作用。为此,要搞清什么是主体?什么是客体?主体和客体之间有怎样的关系?主体和客体之间相互作用是怎样的?做到在主体和客体问题上,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3.
制度性文化建设:中国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制度性文化是制度建立的根基。从中国大学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要从根本上改革大学制度的弊端,迫切需要进行大学制度性文化建设,其基本途径是:重新审视哲学基础,重新思考中国大学理念,注意处理移植、创新与本土化问题,调适与整合中国现代大学的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4.
大学文化是社会文化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播、创新、发展、辐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发挥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此通过价值、时间和空间等维度进行阐述,从哲学逻辑辩证的视角进行研究和解决大学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并为大学文化发展的实践推进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关系到一个国家软实力和一个民族文明素质的提升,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把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一项重要内容,对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高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主力军,是建设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进程中,承担着光荣使命和崇高责任。中国人民大学作为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研究型、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被誉为我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这个命题曾经在我国思想界刮起过理论争鸣的“旋风”,随着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之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顺应时代的要求也有了“狂飙突进”之势,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否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否可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何以可能的?本文对此略谈拙见。  相似文献   

7.
人从哪儿来,死后回到哪儿去?这是长期困绕着哲学界的一个问题。苗族居住在深山大箐,用自己的丧葬文化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自己的回答。  相似文献   

8.
从大学文化的视角看大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大学的内在发展规律思考和探索建设一所什么样的大学、如何建设大学的问题,是我国大学发展与改革的关键。从大学文化的角度解读大学,提出大学是哲学的、大学是科学的、大学是文化的以及大学是艺术的。  相似文献   

9.
文化是大学之魂——对大学理念的再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理念是人们对大学的本质及其办学规律的一种哲学思考体系,"文化是大学之魂"是在我国悄然兴起的大学文化问题研究思潮深入发展的过程中提出的一种崭新的大学哲学观,包括大学文化本质观、大学文化使命观、大学文化精神观和大学文化价值观。它们是一个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和辩证统一的有机的整体,统一在"文化是大学之魂"之中。哲学既是科学的智慧又是智慧的科学,作为一种崭新的大学哲学观,"文化是大学之魂"中的"文化"是哲学意义上的文化,其核心是一种人文关怀和独立精神,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之魂"。基于这种认识,作为人才养成的重要基地和人类社会的知识权威,大学应当始终把"人的发展"作为大学教育活动永恒的主题,永远坚守以"象牙塔"为象征的大学固有的独立精神,促进作为"个体"的人和作为"整体"的人类社会得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与时俱进,止于至善。  相似文献   

10.
“大学是什么不是什么?”一直是人们探讨大学内在逻辑、理想追求的认识问题。匙学总是在不断地反思“大学是什么不是什么?”的问题中与时俱进。大学究竞是什么不是什么呢?本文从构成大学的基本要素:校长、教授、学生、校园和文化五个方面对此问题进行漫谈。  相似文献   

11.
哲学对于大学意味着什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哲学与大学的繁荣有什么关系?哲学与一流大学的建设有何关系?哲学与科学的关系在大学诞生之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大学自身如何看待这些问题?德国大学的事实,古典大学的某些传统,以及我们自己的事实,都能够说明一些观点。事实证明,自从近代大学不断发展起来,科学与哲学就有了它们共同的理想安憩之地,有了它们共生共盛共荣的最好家园。没有什么能够跟科学与哲学的融合更能说明无用之大用的,没有什么能够比大学更能理解这一点。  相似文献   

12.
铸造大学之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铸造大学之魂”是一个重大的哲学命题。“文化是大学之魂”深深地蕴涵在“育人是大学之本”和“科学是大学之根”之中,其核心是大学应当坚守的文化品位和崇高理想。主要凝聚在深厚的文化底蕴之中的大学文化是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形态,是大学赖以坚守文化品位和崇高理想、承担起历史赋予的重大使命的根本。铸造大学之魂,对于大学办学来说,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工作,应当与时俱进,持之以恒。  相似文献   

13.
大学:适应,保守,还是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曾有过对口、适应一类的说法,如适应社会需要等等。大学需不需要适应?大学适应什么?大学有保守的一面吗?它本保守,还是应当保守?大学还能超越吗?它又超越什么?大学究竟应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大学排名备受关注,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应该如何评价大学的思考。世界大学排名到底有多少? 他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大学排名需要遵循什么基本原则?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各大排行榜的相关信息,对各大排行榜进行评价,使大家能理性看待各大排行榜。  相似文献   

15.
高深学问及其构成的学科(专业)是大学存在的知识和组织基础.大学文化既是一种存在更是一种信仰,二者既有深刻联系又有质的区别.任何社会思潮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当大学文化缺失问题,特别是大学精神衰微现象成为时代关注的焦点并逐步进入到哲学领域时,大学文化哲学便产生了.从“高深学问”到“大学文化”是一个质的飞跃,以“大学文化”为逻辑起点,从整体上构建一个以“大学文化既是一种存在更是一种信仰”为核心的大学文化哲学的基本理论框架,是当今时代的强烈呼唤.其核心内涵是:大学的本质是一种以传承和创新文化为己任的功能独特的文化组织;大学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人文关怀和追求真理是大学应当坚守的“永恒之魂”;和谐文化的本质是一种信仰.当今我国大学的崇高使命是:坚持“中国特色,综合创新”的文化发展道路,创新和高扬当代中国大学精神,全面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大力增强我国大学核心竞争力,为实现中国特色大学理想和建设中国特色文化强国而奋斗.  相似文献   

16.
反思性教学的两个问题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反思性教学的落实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的开发。我们提出了两个关于反思性教学的“问题链”,一是观念的问题链,二是操作的问题链。反思性教学的观念,存在于“我为什么要反思—我什么时候反思—我反思什么—我怎样做就算是反思了”这个问题链中。反思性教学的操作,存在于“我做了什么—我的做有效吗—我的做自身合理吗—我还能怎样做”这个问题链中。  相似文献   

17.
大学理念是大学组织意识形态的表征,它对于阐释大学的组织性质和引领大学的发展方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从理论上说,大学理念应当是大学组织独特品性的真实反映,但现实却并非如此,外部影响无处不在。大学是历史文化的产物,更是文化的载体,大学组织在建构其理念的过程中必然受到其所处的历史文化的影响。基督教文明和儒家文化所代表的东西方不同的文化特质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影响和切割着大学组织的意识形态。大学也毕竟不是存在于真空之中,尤其是民族国家产生以后,国家政治制度的类型和社会时局的态势也以不同的方式影响大学理念的形成与表达。  相似文献   

18.
当前大学课程改革的几点反思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当前大学课程研究和改革的状况需要我们反思:大学课程的整合究竟是整合什么?加强人文教育就是要增加人文课程吗?怎样才能让课程保持"常新"?对现行的大学课程改革应有新的认识和思路。  相似文献   

19.
叶晖  吴洪涛 《高教论坛》2007,(3):149-151
大学教师究竟应该具备怎样的精神特质?本文在考查传统研究思路的基础上,对大学教师与公共知识分子之间的关系作了探讨,并从公共知识分子的视角阐述了大学教师的精神特质,以求更为全面的展示大学教师的精神特质,意在呼吁重塑大学教师的公共性。  相似文献   

20.
Evaluation of academic research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government efforts to steer public universities. The scope of such evaluation is now being extended to include the ‘relevance’ or ‘impact’ of academic research outside the academy. We address how evaluation of non-academic research impact can promote more such impact without undermining academic freedom and research excellence. Five questions on evaluation design are considered: (1) What should be the object of measurement? (2) What should be the timeframe? (3) How should non-academic users of research inform evaluation processes? (4) How should controversial impacts be managed? (5) When in funding cycles should impact evaluation occur? We conclude that non-academic impact should be selectively promoted and evaluated. This is how greater gains from research might be best captured without imposing misguided and onerous reporting requirements on individuals and institu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